对物理习题教学中“一错再错”现象的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习题教学中“一错再错”现象非常普遍.教师总是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认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少去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学生“一错再错”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教师的“教”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习题教学;一题再错;学生讲题;认知冲突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学生的错题,明明课堂上订正过,可为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原题仍有相当多的学生依旧错误不断.此时,教师往往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认为学生上课没专心听讲;课后没有认真思考,等等.而教师却没有从其它角度去深思 “一错再错”的原因?在教学中如何避免和矫正这一现象呢?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熟练、活化物理知识与物理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内化与外化的活动,完成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来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学生“一错再错”现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比较多.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教”与“学”角度去分析产生“一错再错”的原因以及矫治方法,有理论有实践.而“一错再错”现象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研究很少,笔者通过习题教学中一道常见问题与同行探讨.
  1 习题呈现
  原题 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可看作质点)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
  生1:首先对滑块m进行受力分析,滑块m共受到三个力作用,如图2所示.接着以长板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长木板共受到五个力的作用,如图3所示.长木板在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f的作用.当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就要改变,长木板与滑块就要分离.
  生2:我同意生1的观点.教材P61问题与练习就有这类问题,我是受其启发思考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只要推力大于它最大滑动摩擦力,物体就会运动起来,本题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所以,只要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两者就会分离.
  生3:我不同意生1、生2的观点.两题中的两物体接触面的物理情景不一样,一个面是固定的,而另一个面是可以运动的.虽然,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长木板的运动状态要改变,但此时,滑块也要运动起来,两者不一定是相对运动.也就是说,滑块与长木块之间所受的摩擦力不一定是滑动摩擦力,有可能是静摩擦力.
  2.2 利用认知冲突厘清迷思概念
  费斯丁格的认知失调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倾向,当面对认知冲突时,就会产生心理的失衡现象.为恢复平衡,产生旨在消除认知冲突的行为动力.教学中,利用“认知冲突”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很重要的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认知结构是可以变化和重新组合的,其变化过程可以表述为“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认识冲突,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按照生1、生2的观点,只要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长木板就会滑动起来.当两物体刚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两物体的速度肯定不相等,在这里我们取臨界的情况,认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等,由于它们的初速度相同,经过相等的时间,所以加速度也相等.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则有F=(M m)a1;以滑块为研究对象,μmg=ma2; a1=a2;解得F=4N;也就是说,只有力F大于4N两者才有相对运动.当力F小于4N小时,滑块与长木板一起向右加速,此时,不存在相对运动,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是静摩擦力而非滑动摩擦力.当力F大于4N时,两者之间才会有相对运动,此时,两者的加速度不相同.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生:有.当我们将一个小物体放在物理课本上,现对书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当力F较小,它们一起向右运动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当力F较大时,两者才会发生分离,小物体就会落在水平桌面上.
  2.3 习题教学巧变式,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物理习题教学,旨在让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物理知识,并能体会题中蕴含的物理思想与方法.但如果习题教学仅仅满足于此,会阻断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容易产生思维定势,造成思维僵化,这就是物理学习“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怪圈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教师通过改变题目中的条件,物理情景等多种途径及时给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1)如滑块、长木板及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1大小未知,假设地面不光滑,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要使它们发生相对运动,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
  (2)如滑块、长木板及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1大小未知,如果将力F移到滑块的右侧,如图4所示,要使两者有相对运动,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如果长木板与地面有摩擦,其结果又如何呢?
  3 及时巩固 药到“病”除
  习题教学通常要通过应用,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在认知方法上来引深,以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将着力点放在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上,促进学生认知状态质的变化.
  (2013年江苏高考 14)如图5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m1=0.5kg,m2=0.1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取g=10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总之,导致学生解题“一错再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多些包容与鼓励,少些埋怨与训斥.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缘由,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所在,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提升学习的兴趣.毕竟学生只有在“尝试—反馈—矫正”中逐步探索,才能一步步地接近真理.
  参考文獻:
  [1]陈 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朱铁成.中学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心智模型是一种存在潜意识中的思维定势,对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有很大影响,了解学生的心智模型可以深入理解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结构,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一节重要的规律课,应用范围比较广,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二段诊断法和非结构访谈法研究了高一年级学生关于动能定理的心智模型.结果表明,学生的心智模型具有多
摘要:“能量”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贯穿整个初中教材的始终.而“机械能”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学好“机械能”,对以后学好其它形式的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初中学生,往往认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不具有能量,所以,设计好实验,例举生活中的有关机械能的大量实例,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关键词:能量;机械能;说课  作者简介:梁天骄(1993-),男,黑龙江宾县人,大学本
摘 要:课堂既要有探究性,又要高效完成课时计划.为解决这一矛盾,分别以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为例,建构课堂探究模式:先面上建构多种探究方案,再就一种具体制定探究步骤,以期学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受到训练.  关键词:高效课堂;探究模式;分层次递进  1 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及困境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全体学生主动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
摘要:通过“魔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置讨论,为后续实验的猜想做好铺垫;通过有目的的照镜子,再次前置讨论,选择好实验器材,设计好实验;在分组实验中,通过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借助彩带和多媒体帮助学生得出像与物的对称关系;通过前置讨论,探讨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在学生的自我总结中,知识得到强化,思想得到升华. 
近几年,新课改的春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盎然的生机。新课程对写作教学要求: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若要达到这新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当代儿童在劳动方面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如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认知匮乏、劳动技能下降、劳动意志薄弱等。究其原因,既有历史传统对劳动和劳动教育存在偏见的影响,也与受当代应试教育冲击以及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忽视有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如何让学生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培养未来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是苏南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近
期刊
从受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三方视角,针对从小学到大学四个阶段学生的早期校园欺凌经历、应对方式及态度进行调查.调研结果显示:校园欺凌在各学段普遍存在,小学更为明显;校
摘要: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一项评价机制,课堂观察除了可以用来反馈学生真实学习境况,也能作为桥梁来評估教师专业技能.本文结合笔者课堂观察的实践体会,通过调查问卷,对比、分析学生期末成绩及教师满意度平均分,归纳提炼课堂观察对教师专业培养的有效性影响,为今后高中物理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课堂观察;专业技能;平均分;满意度;信度分析  作者简介:吴文肖,男,贵州遵义人,教育硕士,中学物
摘要:初中物理也比较简单,但其中有些知识点也比较难理解.有的教师对其中的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不一定很透彻,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有大部分物理老师是由中等师范毕业,通过函授学习而改教物理的,即使有的教师是刚从本科院校出的大学生,他们对这些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不是很准确、很透彻,所以在给学生讲解过程中,也就讲不透彻,学生也只能囫囵吞枣,不能达到“悟理”的效果,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是在基础教育中物理成
摘要:热学内容是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抓住热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复习:1、利用图表总结知识突出重点;2、采用比较复习法突破难点;3、结合社会热点精心设置习题;4、通过典型习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只要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就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教学过程最优化,进而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