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图修测训练提高定向运动员的位置感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mh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定向运动中,位置感是一种隐性的技能,是基于熟练掌握定向地图进而灵活运用定向地图与现地对照后作出的一种判断。只有具备较强位置感,才能够凭借地物及地物间的位置关系快速判断并精准捕捉点位。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颇有实效的训练方法,即“修测地图训练法”。修测地图的工作本是由定向地图制图员等相对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制图员在修测地图时,常常会遇到底图上缺失部分现地地物的状况,即现地存在某些地物而底图上却没有。这时就需要在底图上补绘。制图员在定位某地物的准确位置时,除了利用专业制图工具外,一定会借助地物及地物间的位置关系以快速定位,而这一定位技能也正是我们的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
  一、功能价值
  在定向实践中,部分运动员在攻点时常常出现“扫荡”的现象,即在可能存在点位的区域不断“搜索”而不是精准攻点,既浪费时间,又挫伤信心。如果运动员攻点时能够熟练运用制图员的定位技巧,则会大大提高攻点的成功率和效率。因此,我尝试将“修测地图训练法”引入教学训练中,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
  二、操作方法
  1.现地有新增地物(如图A中被圈的1号位和2号位)而底图上尚处缺失状态(如图B),需要完成补绘。
  练习方法:在现地(图A)队员人手一张底图(图B),先观察新增地物(分别以点标旗代替)及附近环境,然后判断新增地物与周围地物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在现地虚拟“控制辅助线”(即目测后假想的控制线)的方法,确定新增地物在现地的位置(图C);最后在底图(图B)的相关地物间画出“控制辅助线”并在辅助线交叉点上做标记符号,完成新增地物的补测。精准点位位置就在两条相互交叉的“控制辅助线”的交会处(如图D)。其中“a线”为西侧地物北边缘自西向东的延长线,“b线”为两个地物直角点的连线,“c线”为东侧电线杆与西侧突出树的连线,“d线”为南侧与北侧两棵突出树的连线。
  2.现地有缺失地物(如圖E)而底图上呈完整状态(如图F),需要现场精准定位缺失地物的位置并完成补设(如图C)。
  练习方法:队员带底图(图F)至现地(图E)。先读图(图F),根据定向地图所提供的信息分析点位(地物)与周围环境间的位置关系,并在地图上画出“控制辅助线”(如图D),然后观察、对照现地,在现地找出与控制点位相关的地物,在现地虚拟“控制辅助线”的交会处精准设置点位(分别以点标旗代替)(如图C)。此训练手段类似于现场精准布置点位。
  三、建议
  1.训练毕竟不等同于修测地图,制图员修测地图时必须细致、精准,而对运动员而言则可相对“粗放”。所以,在具体操作中必须有所取舍与简化。在教学训练初期,修测对象多选择为“点状地物”,这样难度相对小,队员能够很快学会并上手;待其熟练掌握基本流程和方法后,再选择“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为修测对象。
  2.循序渐进,分阶段安排训练。在训练初期,对于需要补绘或位置纠错的地物,要有意识选择那些相对容易找到地物间位置关系的位置(或地物),比如本文中前面用作示例的“1号位”和“2号位”。待队员初步掌握基本方法后,再选择适当偏离地物间交会点的位置(或地物),增加难度,以进一步提高队员的技能。如图G中的“3号位”,其地物的圆心位置并不在a和b这两条控制辅助线的交会处。而根据这张地图所提供的比例尺,我们发现“3号位”在两条控制辅助线交会处的西北约2米处。说明运用虚拟辅助线定位的方法同样适用,只是要求更灵活。此法类似于“偏向瞄准法”。
  3.要求每名队员独立完成自己的全部操作(观察、判断、修测及补画等),之前相互间不得交流。待所有队员操作完成后,师生集中点评或相互交流时要求队员能够清晰说明其依据。
  4.教学训练过程中,部分队员抱怨找不到参照物来确定地物间的位置关系,且习惯于小范围及以个别地物作参照。其实,是其观察力和视野存在问题。当近距离(或小范围)内没有可以有效利用的参照物时,就需要适当扩大范围或利用更多地物来参照才可以定位。所以,观察范围的大小和选择地物的多少,需要临场灵活运用。另外,在具体操作时可适时“粗放”,但这应是在学会制图员精细定位技能后的“粗放”。因为在真正的定向比赛和活动过程中,“攻点”比“布点”更“粗放”、容易些。“粗中有细”,反倒效率更高。
  5.创造条件,组织教学和训练。当现地无变化且底图也是精准的情况下,教练员可有意识地把底图上的相关地物“抹去”,让队员带着有缺失地物的底图到现地独立修测并将缺失地物补画到底图上。将现地某地物故意搬移、偏出原来位置,要求队员根据定向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将该地物还原至正确位置。将定向地图上的某地物的位置故意画偏,要求队员根据现地该地物的位置,在原图上进行纠错并修正至正确位置。
  叠的高度作为落脚器材;在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安全第一,同伴需站在折叠小垫子两侧用手扶住折叠小垫子进行保护与帮助,练习者离开折叠小垫子时需要同伴手扶帮助,避免受伤。
  3.“空中飞人”练习
  练习目的: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敢于向高、向远处跳。
  适合水平段:水平三。
  练习规则:每次练习时需要先在折叠小垫子上站稳,同伴负责在旁边扶好折叠小垫子,练习者完成完整动作后,同伴才可松开折叠小垫子。
  注意事项:教师及时鼓励和调整折叠小垫子的高度,让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在高处向下跳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胆小,不敢向下跳,此时可让学生略下蹲,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慢慢地引导学生勇敢地向下跳,当学生克服心理恐惧后,再慢慢站高即可。
  三、软式撑杆跳远的拓展小游戏
  1.翻江倒海
  游戏目的:此游戏可发展学生的反应和奔跑能力,由于支撑跳远的运动强度不高,此游戏可增加练习密度。
  游戏方法:根据数字圆形垫的颜色,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分别为红队、蓝队、绿队,将圆形垫散落在场地周围,学生站在场地中间。教师哨音响起后,每组学生开始翻圆形垫,要确保自己队伍对应的圆形垫的数字向上,同时将其他颜色的垫子翻过来数字朝下,相同时间内,数字朝上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不能连续2次翻转同一张垫子。
  2.打地鼠
  游戏目的:帮助学生体会手臂快速挥臂的感觉。
  游戏方法:将5名学生分为1组,4名学生围成圆圈作为“猎人”,1名学生扮演“地鼠”站于圆圈中间,其中1名“猎人”手中拿1个圆形垫作为武器,将圆形垫向地鼠扔去,地鼠在圆圈内躲避,如果地鼠被圆形垫打中,则变成“猎人”,打中“地鼠”的“猎人”转换为“地鼠”,游戏继续。
  游戏规则:圆形地垫挥出后的高度不得超过“地鼠”的腰。
  [供稿单位:田联阳光(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小常,是我任教第一年遇到的“特殊”学生,他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患者,沉默寡言,总是低着头独自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偶尔用余光悄悄打量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基本不与旁人有任何交流。在课堂上,他总是双手捏着衣角一言不发,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害怕与老师有眼神交流,似乎周边所有的事物都让他感到无助。小学就读时,他的考试成绩几乎都是个位数,就连姓名都是依葫芦画瓢,毫无书写笔顺,如果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他根本不可能
体育教研员作为“体育教师的教师”,是各地体育学科教学教研的组织者和领头人。由于政府人事编制有限,各地市一般仅有1~2名体育教研员,却要负责指导辖区内几百甚至几千名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此外,还承担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培训工作,以及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宏观政策法规有关体育方面的研究和解读,为政府教育决策和督导提供建议及咨询。所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研
“技能改练券”是笔者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制的一种奖券,即在体育课上练习某项目时,如果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该项目的动作技术,并达到相应的发券标准时,学生就可以获得1张改练其他项目的奖券(表1)。巧妙地使用“技能改练券”,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在比较枯燥的体测项目上使用更加行之有效。  一、特例特办,结合记录表巧妙发券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
颈前伸是指人体从侧面观察耳垂过度超过肩峰现象(图1),颈前伸也是上交叉综合征的症状之一。颈椎从侧面观看存在轻度的C形,但过度的肌肉失衡,不良的颈前伸姿势使颈椎改变了正常的弯曲弧度,导致关节病变,病变后的颈椎就像一个斜方向即将倒塌的灯塔一样,过度向前延伸,失去了正常前凸的生理弯曲。  除了先天性的骨骼病变和外界硬力造成的开放性创伤外,如车祸或重物砸伤造成的颈椎错位等,由于长期不良身体姿势和肌肉失衡导
常州市天宁区小学体育钱亢教师发展工作室于2015年9月正式成立,工作室以“打造天宁青年体育教师的研究平台、成长阶梯和智慧中心”为宗旨,以培养“会做、会说、会写”的新一代体育骨干教师为目标,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1期课题“基于校本指导纲要的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研究”为抓手,围绕校本课程指导纲要的研发、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教学手段多元应用、教学行为诊断等方面开展教学优化研究。  领衔人探索多元的培养模式
一、合理分组,提升比赛兴趣  案例: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安排了往返跑比赛。教师将学生随机分成了4个组。在比赛中,能力弱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都赶超不了能力强的学生,而能力强的学生不用全力却已经遥遥领先。再次比赛时,学生的比赛状态发生巨大变化,消极和自大取代了积极向上,比赛也变得乏味无聊。  分析:案例中教师的分组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课前没有认真了解学生情况,课中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令优秀生和学困生都失去
为了帮助肥胖和超重的学生学好跪跳起的方法,笔者借助于小小弹簧床进行了探索。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跪跳起。”课的开始时我说。学生们看着我,用力地点了点头。练习开始了,我在巡视指导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A和学生B两个偏胖的学生正歪着脑袋,一脸颓势地站在那里。由于他们体重大,腰腹力量弱,协调性也较差,导致跪跳起时腾空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双脚落地,两只膝盖就已经重重地砸到垫子上了。于是我走过去摸着他们
第6集 水晶人风波  虫虫很担心丁老师会责怪他把小cool龙带进了教室。可奇怪的是,丁老师不但没有责怪虫虫把小cool龙带到了学校,反而对小cool龙特别好,并给小cool龙安排座位,给他发了新书,让他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小cool龙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泪水差点儿淹了五(1)班教室。  “小cool龙,你应该去花坛里哭啊。”虫虫指了指花坛。  小cool龙不明白虫虫为什么要让他到花坛里去哭,奇怪地
近年来,自从某校校长带领学生在大课间跳“鬼步舞”火了之后,各地学校大课间的“鬼步舞”“街舞”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2019年3月,天津某小学1000多人大课间齐跳“街舞”;4月,江苏某小学将“鬼步舞”引入课间操;5月,黑龙江某小学500名学生课间操齐跳“鬼步舞”;甘肃某中学学生课间操齐跳“网红舞”……  传统的课间操,如广播体操、跑步等,因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虽然参与其中,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