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近两年来,常听数学教师抱怨“这数学真难教!”“当数学老师是最苦的差事!”“学生真是太笨了,一点数学思维也没有。”……当然,这些问题也时时萦绕在我耳旁。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不禁扼腕沉思:是学生真的太笨了,没法接受数学知识?其实答案是令人心痛的,原因就出在我们这些数学教师身上。诚然,我们承认,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但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否就因此而放弃那些所谓的“笨学生”呢?在教学中我们是否尝试过此路走不通,换条路再走呢?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首先,做一个“懒”一点的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奥秘
我执教的是四年级数学,在学习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之后,我结合乘法分配律给同学们出示了这样一道简单计算题: 4.69×52 46.9×4.8。
出示题目后,我就开始提问,这道题目能进行简便计算吗?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反馈时,有学生回答:能简便计算,用乘法分配律。
我楞在那里,装作不可思议的样子:“想好再说,乘法分配律要有相同的因数才行,现在明明没有相同的因数呀?”
有的学生忍不住笑出了声,智慧之门在笑声中开启——
生1:老师,我反对您的意见,如果把4.69×52改写成46.9×5.2,不就有相同的因数了吗?
生2:把后面的46.9×4.8改写成4.69×48也可以。
我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这样。”
不难看出,通过一个“明知故问”的问答,“煽风点火”,促进了学生内在思维的暴露。教师“懒”了,学生就变得聪明了。
仔细想来,我这个老师,虽然“懒”了点,学生却更积极了。正是因为“懒”老师的出现,才引出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也更点燃了他们战胜自己的信心,才涌现出了众多的钻研者。其实,能够让学生掌握要学习的东西,做老师的“懒”一些又何妨?
其次,要做“笨”一点的数学老师,激发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老子《道德经》有云:“大巧若拙。”看起来“笨”的方法,往往即是“大巧”,正所谓“大巧若拙”。在数学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不妨“拙一点”,教得“笨一点”。 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帮学生“铺路搭桥”,一显教师“知之者”的魅力,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耐挫力下降,过分依赖教师。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敢于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就会激发起学生继续研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如:一次教学“24时计时法”。在学生给计时法起名后,我“傻呼呼“地问:“日常生活中多用12时计时法,那为什么电视上还要标19:00,而不标晚上7:00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着来帮老师:
“其实标‘晚上7:00‘也可以”
“不好,假如是外国人,看不懂中文怎么办?”
“那就英文、中文都标上。”
“这样就太长了,在画面上占了很大的位置。”
在学生的多番“开导”下,老师终于“恍然大悟”:“我懂了,还是24时计时法好,标上19:00,中国人、外国人都看懂,很简明。”
教师的装笨,给学生留下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在这种高涨、和谐的“互帮互助“氛围中,学生自己体验、揣摩着24时计时法的优点。
最后,要做一个“坏”一点的数学老师,讲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堂史来就异于其他学科,以枯燥单调为主,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老师多動脑筋。课堂上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思路已引不起学生对新知的欲望,不妨在他们不经意间设置许多障碍引起他们的探索精神。
一次授课中,学到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其中一个题目是这样的:“绿毛龟蛋的宽径是2.04厘米,那请同学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求出它的近似数。”我让同学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又给大家讲解,这位同学是这样做的 2.04厘米≈2.0厘米,我说前面的知识我们讲过小数末尾的“零”是可以省略的,我们可以写作2.04厘米≈2厘米,当时课堂没有多大的反应,有几个小声称是。这样课堂继续,没有人提出疑问,在期待中过了大半节课,等到让同学们改正错题的时候,终于有几个同学提出:老师,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就算末尾是零,也是不能省略的。我顿时恍然大悟状:“老师错了,你们说的对,老师改正错误。”我不失时机地说:“我们是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大家能认真听讲,及时发现我的错误,纠正我的错误。”果不其然,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们更加认真听讲了,看来我的“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往的时候,教师的考虑在前,安排得当。同学们因为习惯了老师的帮助,过于依赖老师的引导,懒散的习气逐渐的形成,自身能力也没有得到发挥,做事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而现在,一个“懒”老师,“笨”老师,“坏”老师的出现,将学生们的依赖思想彻底的消灭。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随着高中大学同学的相继毕业、深造,他们有的去了祖国的心脏,有的去了人间天堂。看着在春日中竞相发芽的小树苗,我在极其狭小的城市又找回了自己的天地,我还坚持我最初的梦想,做一个“懒”一点,“笨”一点,“坏”一点老师的痴心不改。
首先,做一个“懒”一点的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奥秘
我执教的是四年级数学,在学习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之后,我结合乘法分配律给同学们出示了这样一道简单计算题: 4.69×52 46.9×4.8。
出示题目后,我就开始提问,这道题目能进行简便计算吗?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反馈时,有学生回答:能简便计算,用乘法分配律。
我楞在那里,装作不可思议的样子:“想好再说,乘法分配律要有相同的因数才行,现在明明没有相同的因数呀?”
有的学生忍不住笑出了声,智慧之门在笑声中开启——
生1:老师,我反对您的意见,如果把4.69×52改写成46.9×5.2,不就有相同的因数了吗?
生2:把后面的46.9×4.8改写成4.69×48也可以。
我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这样。”
不难看出,通过一个“明知故问”的问答,“煽风点火”,促进了学生内在思维的暴露。教师“懒”了,学生就变得聪明了。
仔细想来,我这个老师,虽然“懒”了点,学生却更积极了。正是因为“懒”老师的出现,才引出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也更点燃了他们战胜自己的信心,才涌现出了众多的钻研者。其实,能够让学生掌握要学习的东西,做老师的“懒”一些又何妨?
其次,要做“笨”一点的数学老师,激发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老子《道德经》有云:“大巧若拙。”看起来“笨”的方法,往往即是“大巧”,正所谓“大巧若拙”。在数学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不妨“拙一点”,教得“笨一点”。 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帮学生“铺路搭桥”,一显教师“知之者”的魅力,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耐挫力下降,过分依赖教师。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敢于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就会激发起学生继续研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如:一次教学“24时计时法”。在学生给计时法起名后,我“傻呼呼“地问:“日常生活中多用12时计时法,那为什么电视上还要标19:00,而不标晚上7:00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着来帮老师:
“其实标‘晚上7:00‘也可以”
“不好,假如是外国人,看不懂中文怎么办?”
“那就英文、中文都标上。”
“这样就太长了,在画面上占了很大的位置。”
在学生的多番“开导”下,老师终于“恍然大悟”:“我懂了,还是24时计时法好,标上19:00,中国人、外国人都看懂,很简明。”
教师的装笨,给学生留下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在这种高涨、和谐的“互帮互助“氛围中,学生自己体验、揣摩着24时计时法的优点。
最后,要做一个“坏”一点的数学老师,讲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堂史来就异于其他学科,以枯燥单调为主,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老师多動脑筋。课堂上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思路已引不起学生对新知的欲望,不妨在他们不经意间设置许多障碍引起他们的探索精神。
一次授课中,学到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其中一个题目是这样的:“绿毛龟蛋的宽径是2.04厘米,那请同学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求出它的近似数。”我让同学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又给大家讲解,这位同学是这样做的 2.04厘米≈2.0厘米,我说前面的知识我们讲过小数末尾的“零”是可以省略的,我们可以写作2.04厘米≈2厘米,当时课堂没有多大的反应,有几个小声称是。这样课堂继续,没有人提出疑问,在期待中过了大半节课,等到让同学们改正错题的时候,终于有几个同学提出:老师,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就算末尾是零,也是不能省略的。我顿时恍然大悟状:“老师错了,你们说的对,老师改正错误。”我不失时机地说:“我们是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大家能认真听讲,及时发现我的错误,纠正我的错误。”果不其然,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们更加认真听讲了,看来我的“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往的时候,教师的考虑在前,安排得当。同学们因为习惯了老师的帮助,过于依赖老师的引导,懒散的习气逐渐的形成,自身能力也没有得到发挥,做事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而现在,一个“懒”老师,“笨”老师,“坏”老师的出现,将学生们的依赖思想彻底的消灭。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随着高中大学同学的相继毕业、深造,他们有的去了祖国的心脏,有的去了人间天堂。看着在春日中竞相发芽的小树苗,我在极其狭小的城市又找回了自己的天地,我还坚持我最初的梦想,做一个“懒”一点,“笨”一点,“坏”一点老师的痴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