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品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传世奇文,共同追忆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高度,将深沉的情感含蓄地寄托在对马克思伟大一生的高度赞颂中,全文短小精悍、深沉严谨,成为一篇经典文獻。
关键词:追忆;卡尔·马克思;一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三天后举行的葬礼上所致的悼词,全文仅有1251个字,但却以它深沉、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成为载入史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一、 伟大的友谊 含蓄的情感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共同理想奋斗了40年的亲密战友。马克思逝世,最悲痛的一定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伟大一生,最了解的一定是恩格斯,对全人类失去马克思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但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高度,将深沉的情感含蓄地寄托在对马克思伟大一生的高度赞颂中,用评价马克思对全人类和无产阶级革命做所的巨大贡献,来激励全世界的无产者,抒发对马克思无上的崇敬、爱戴和悼念之情。全文采用总分结构,起承转合,缜密自然,详略有致。文章开篇,恩格斯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高度肯定了马克思的重要身份和历史地位,接着连续用“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等讳饰的语言含蓄地介绍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逝世时的情景,深沉地表达了自己对失去亲密战友的无限沉痛和遗憾,将他不愿、不忍说出亲密战友逝世的消息以及万分惋惜、沉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 传奇的一生 经典的文献
在文章中,恩格斯用两个“对于”概括评价了马克思逝世对“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恩格斯以“空白”和“不久”来强调损失的“不可估量”,无可弥补,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突出了马克思对全人类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这种亲切自然、委婉含蓄、高度概括的表达,使追悼意味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作为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学术自成体系,学术理论内容极其丰富,他的革命实践有着十分广泛的领域。文章紧扣中心,分别以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两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由次到主,具体评价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始终站在实践的高度上看待科学理论,他认为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他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更强调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发现了两个重大理论规律,即“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研究论断揭示了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满足了人们“吃、喝、住、行”这些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国家观念、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等意识形态才借助这一基础发展起来,这一规律的实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这个伟大理论与“达尔文在有机界的伟大贡献”相媲美,强调马克思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飞跃,充分肯定了这一理论在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他敏锐地发现了当时社会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开创性地引导我们发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简单事实的真相。对于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意义,恩格斯用“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进行对比,凸显了一代伟人马克思的睿智目光和深刻思想,高度颂扬了他发现剩余价值的划时代意义和功绩。
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为“毕生的使命”和“生命的要素”,恩格斯高度赞扬这位革命领袖可贵的工作态度、顽强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以笔为枪,在多个国家办报出刊,发表革命檄文,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作为革命领袖,不顾艰难险阻,常年奔走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等各地组织革命工作,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这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见证了马克思近40余年被反动势力迫害驱逐,而过着漂泊生活的恩格斯,用“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高度颂扬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的革命气魄,他的一生都无私无畏的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恩格斯用概述的方式介绍了马克思在众多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的“独到发现”,并且每一个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赞颂了他的科学研究领域多、范围广、成绩卓越。作者用“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引出马克思的科学观——“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强调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用“衷心喜悦”“非同寻常”揭示出他不仅重视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由此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贡献。
三、 深沉的哀悼 理想的集结
文章结尾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恩格斯携着亲密战友未完成的伟大理想,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更不单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是通过追忆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战友,所以他传递出的思想感情是含蓄、深沉的,悲伤却不消沉,沉痛而不压抑。结尾照应全文,总结全文,蕴藏着恩格斯对亲密战友马克思逝世的无限哀悼,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结论,体现了恩格斯的心声,更是他代表马克思对全世界无产者发出的前进集结号。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首含蓄热烈的赞美诗,更是一曲深沉高亢的革命颂歌。在这篇悼念亲密战友的讲话中,恩格斯高屋建瓴,通过回顾马克思非凡的一生,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理论家和革命实践家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段“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将永远指引全人类为真理、自由和平等砥砺前行,义无反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佳佳,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市卫生学校。
关键词:追忆;卡尔·马克思;一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三天后举行的葬礼上所致的悼词,全文仅有1251个字,但却以它深沉、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成为载入史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一、 伟大的友谊 含蓄的情感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共同理想奋斗了40年的亲密战友。马克思逝世,最悲痛的一定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伟大一生,最了解的一定是恩格斯,对全人类失去马克思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但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高度,将深沉的情感含蓄地寄托在对马克思伟大一生的高度赞颂中,用评价马克思对全人类和无产阶级革命做所的巨大贡献,来激励全世界的无产者,抒发对马克思无上的崇敬、爱戴和悼念之情。全文采用总分结构,起承转合,缜密自然,详略有致。文章开篇,恩格斯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高度肯定了马克思的重要身份和历史地位,接着连续用“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等讳饰的语言含蓄地介绍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逝世时的情景,深沉地表达了自己对失去亲密战友的无限沉痛和遗憾,将他不愿、不忍说出亲密战友逝世的消息以及万分惋惜、沉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 传奇的一生 经典的文献
在文章中,恩格斯用两个“对于”概括评价了马克思逝世对“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恩格斯以“空白”和“不久”来强调损失的“不可估量”,无可弥补,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突出了马克思对全人类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这种亲切自然、委婉含蓄、高度概括的表达,使追悼意味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作为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学术自成体系,学术理论内容极其丰富,他的革命实践有着十分广泛的领域。文章紧扣中心,分别以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两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由次到主,具体评价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始终站在实践的高度上看待科学理论,他认为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他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更强调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发现了两个重大理论规律,即“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研究论断揭示了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满足了人们“吃、喝、住、行”这些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国家观念、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等意识形态才借助这一基础发展起来,这一规律的实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这个伟大理论与“达尔文在有机界的伟大贡献”相媲美,强调马克思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飞跃,充分肯定了这一理论在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他敏锐地发现了当时社会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开创性地引导我们发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简单事实的真相。对于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意义,恩格斯用“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进行对比,凸显了一代伟人马克思的睿智目光和深刻思想,高度颂扬了他发现剩余价值的划时代意义和功绩。
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为“毕生的使命”和“生命的要素”,恩格斯高度赞扬这位革命领袖可贵的工作态度、顽强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以笔为枪,在多个国家办报出刊,发表革命檄文,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作为革命领袖,不顾艰难险阻,常年奔走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等各地组织革命工作,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这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见证了马克思近40余年被反动势力迫害驱逐,而过着漂泊生活的恩格斯,用“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高度颂扬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的革命气魄,他的一生都无私无畏的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恩格斯用概述的方式介绍了马克思在众多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的“独到发现”,并且每一个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赞颂了他的科学研究领域多、范围广、成绩卓越。作者用“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引出马克思的科学观——“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强调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用“衷心喜悦”“非同寻常”揭示出他不仅重视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由此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贡献。
三、 深沉的哀悼 理想的集结
文章结尾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恩格斯携着亲密战友未完成的伟大理想,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更不单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是通过追忆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战友,所以他传递出的思想感情是含蓄、深沉的,悲伤却不消沉,沉痛而不压抑。结尾照应全文,总结全文,蕴藏着恩格斯对亲密战友马克思逝世的无限哀悼,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结论,体现了恩格斯的心声,更是他代表马克思对全世界无产者发出的前进集结号。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首含蓄热烈的赞美诗,更是一曲深沉高亢的革命颂歌。在这篇悼念亲密战友的讲话中,恩格斯高屋建瓴,通过回顾马克思非凡的一生,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理论家和革命实践家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段“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将永远指引全人类为真理、自由和平等砥砺前行,义无反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佳佳,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