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矿井开拓巷道揭煤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 :山西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合理开采矿山资源,提高巷道开拓效率,对巷道围岩裂隙进行探测分析,发现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比较严重,塑性区已变成松散区,巷道支护较为困难,通过对矿井开采方法、巷道准备与布置、施工技术以及支护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巷道施工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其他文献
针对连铸线大包回转台的结构特点结合离子风电除尘器高效除尘的特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无动力离子风静电除尘技术,该技术利用高温烟气本身的热对流作用作为烟气进入除尘器的动力高效地完成烟气净化,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能耗低的优点.
汉钢烧结厂自2019年1000 mm超厚料层烧结成功实施后,为确保烧结矿成分的稳定性,致力于提升含铁料中和混匀效果的研究.通过创新堆料工艺、优化堆料作业标准、循环物料配加调整、料垛料头料尾处置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含铁料混匀效果.
针对岳城煤矿2301(上)工作面端头悬顶面积大,相邻巷道控制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顶板深孔爆破卸压技术,结合现场实际确定了爆破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证明:爆破卸压后,支架平均工作阻力明显降低,工作面周期来压也趋于缓和,说明超前深孔爆破卸压减小了端头的悬顶面积,有效控制了工作面大跨度悬顶对支架所受载荷,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七一煤矿9105回风顺槽在掘进期间,巷道出现底鼓现象,最大底鼓量可达0.52 m,导致巷道成型效果差、巷道两帮插底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技术研究分析了巷道底鼓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底鼓区采取了起底、浇筑以及安装工字钢梁联合控制技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控制措施后,底鼓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针对煤矿井下2号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水压大、突水危险性高的现状,提出采用瞬变电磁法勘探+探水钻孔优化布置的方案,实现了对井下老空积水区域的精确探测.根据实际应用表明该组合式积水探测技术能够将探测精度提升到98.5%,将探测效率提升了68.4%,对提升井下老空积水探测精确性、确保井下综采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煤矿井下岩巷掘进速度慢、安全性差的问题,对影响岩巷掘进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多位一体的岩巷快速掘进工艺体系,并综合运用掘进设备优化、支护体系优化、爆破方式优化、劳动组织管理优化等方法,实现了煤矿岩巷掘进效率的提升.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快速掘进工艺体系能够将井下日进尺量提升34.8%以上,将井下综掘面的同时作业人员数量降低30.1%,显著提升了井下岩巷掘进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煤矿井下“刀把”状综采面综采效率低、煤炭回采率低、安全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井下旋转开采工艺.对综采面的结构布局、综采时的调斜比例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综采面液压支架的调架方式进行了优化.根据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新的旋采工艺后,将井下“刀把”状综采面的综采效率提升了41.7%,将煤炭回采率提升了29.4%,对提升特殊综采面的综采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矿井顶板探放水问题,基于传统钻探技术存在的问题、定向钻进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某矿井工作面地质、水文特点,设计了顶板探放水定向钻进方案,经严格施工后进行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探放水效果,表明定向钻孔在煤矿顶板探放水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为解决掘进工作面巷道成行效果差及锚杆(索)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掘进工作面红外激光指向全断面成形装置,对其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并进行现场试验.从试验效果来看,红外激光指向全断面成形装置运行可靠,适用性强,避免了巷道超挖欠挖问题,极具推广意义.
以国内某地首个采用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层数据资料,对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具体分析了系统设备的详情及其功能建设,探讨了智能化工作面所涉及到的各个系统之间相互配合机制,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以为将来相关公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应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