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教学四步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大块,也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代散文?笔者认为,我们在进行古代散文教学中,以下四个步骤必不可少。
  第一步:走近作者,贴近时代
  古代散文学习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作者与学者的距离太过遥远。时代的距离使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治世之人难以理解乱世之人的心态,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不相同,普通人与文人墨客的处世方法也有所不同,少年人与历经劫难的中年人、老年人的思路,也有很大的区别。更不用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红旗下长大的人的接受的教育与封建社会长大的人接受的教育有根本区别了。
  所以,做好古代散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带着学生走近作者,贴近时代。
  首先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首先要学生明确作者所在的年代,是治世还是乱世,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还是没落阶段,是一个君主开明的时代还是一个禁止言论的时代,是一个内乱的时代还是一个经受异族外侵的时代。其次是了解作者。特别是写作时候的作者,是少年人还是中年人?当时是意气风发还是经受过挫折后精神颓废?心腹之中充斥着的,是国破家亡的仇恨,还是仕途不顺的郁闷?作者一生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兼济天下”,还是道家的“及时行乐”?再次,要让学生了解当时人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人的直露、火爆的表达方式不同,古代散文抒起感情来,更加讲究含蓄,更讲究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一点。
  要让学生了解以上这三点,光靠教师解说,只能给学生一个粗略的印象,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背景,真正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态。要带学生去走近作者,贴近时代,笔者认为,有几个小办法。
  一、同类背景作品迁移。这个“同类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可以是同一背景下的电视剧电影片段,可以是同主题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学生很熟悉的类似时代。通过这种迁移,使学生迅速获得课文时代背景的印象。这种迁移,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同类作品”必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是学生现有知识建构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比较生疏的,就达不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了。
  二、同类背景作者迁移。这个“同类作者”,不一定是经历与作者完全相同的作者,而有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经历相同的作者。讲《湖心亭看雪》,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亡国之痛,我们可以联系《土地的誓言》,联系周密的《观潮》,通过与端木蕻良的热烈深沉激越的对比,通过与周密的疏淡压抑类比,从而使学生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步: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却不注重这一点。只要是考试不考的填空题,教师都不会去“为难”学生。
  “三分文章七分读”。“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标志就是书声琅琅。我以为,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凡是优美的散文,我们都应该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熟读背诵,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的一种整体的、直觉的、敏锐而又迅速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人在长期受到一定的语言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以及个人自觉不断进行语言积累和训练下形成的。与现代文语感的培养不同,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不可能在外部环境下下功夫,而只能够靠学生自身的训练行为。如何让学生去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有两个策略:一是扩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另一个策略就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尽可能充分利用学生手头有限的文言文资源。只有让学生熟读背诵,才能使学生逐步对优秀的古代散文作品感兴趣,有所体会,有所揣摩,甚至开始模仿,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
  至于让学生什么时候熟读,什么时候背诵,很多教师通常的作法是教师疏通文意后再让学生读并且背。我认为这样做,从统筹方法的角度来说,并不经济。最好的方法是在学生授课之前,就先给学生布置下熟读的任务。为什么?学生熟读之后,会对文章的含义不自觉的进行种种猜测,会不自觉地去阅读注解,在教师系统疏通文章之前,学生就对文章有了朦胧的理解。这种理解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是粗糙的,但是肯定会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也会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预习工作做好了,就会事半功倍。
  如何疏通文意?通常的作法是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或者叫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我认为,疏通文意的时候必须注意两个要点:第一,在字词讲解之前,必须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把握。在讲解之前,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这个文章大意的粗略理解。再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讲解。第二,在讲解重点字词时候,也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联系旧有知识,联系方言,联系成语,对字词含义进行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猜测。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安排下背诵任务,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步:角色置换,穿越时空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都是以字词分析为本展开的。对于文本背后的深刻含意,虽然也有接触,但是一向都不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很少人将文言文像现代文一样深入分析,将学生带领到文本的深处去,使其深入体会作者写文章时候的心情心境、思想感情、时代背景等等;即使有,也只是浅尝辄止。于是,课堂教学就成了“呈现——接受”模式,学生学习缺乏主体参与和投入的热情,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其实,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皆文辞典雅精美,内容意蕴深刻隽永。教学时,如果能运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文字的美学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深博大,感受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便能使文言文教学课堂变得活色生香,使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享受到充分的乐趣。
  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深入理解作者。我认为,在这个环节上,我们要做的不是分析“作者怎样做”“作者怎样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什么”“作者这样说表现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应该是“什么思想引导这作者说出这样的话”“什么思想引导作者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样的问题——总之,我们的分析,要深入一个层次。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我认为我们要善于探幽发微,即从细微处入手,对文章的遣词造句、细小的情节和次要人物等进行思考,挖掘它们与作品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即“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细微处设置一定的障碍就能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积极性。有这几个要点可以抓:首先是抓住文章中的不合常理之处,特别是不合现代人的日常行为作法的地方。作者所描写的景象,所记叙的事件,所用的字词,往往有些不合普通人作法的地方。我们就该抓住这些地方,深入分析,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在上《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样两个细节生发对文本的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而且更定矣,作者为什么还要出去看雪?而且是独自去看雪?他真的是去看雪吗?这样的人,天地之间也应该只有一个了,怎么居然还有两个?其次是抓住一些重要的字词,深入理会。古人讲究炼字,讲究言简意赅,讲究让一个字传达出复杂的意思。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字,让学生深入体会。再次是抓住环境描写。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天地,离开了环境,人物的活动就失去了根源。古代散文中涉及社会环境的描写成份可能不多,但是自然环境却往往非常多。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往往暗示了作者的心境或者心情。
  我们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不妨试试这个办法:让学生与作者进行角色置换,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用作者的思维来看作者所处的环境,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文中所包含的哲理。让学生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代替作者发言,代替作者观察身边的一切,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作者的语言进行表达。
  第四步:联系现实,反思自省
  清人乐均在《耳食录》里曾经记载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有一个女子从他兄弟处得到了《红楼梦》,废寝忘食读之,读到好地方,往往苦思冥想,甚至掉下眼泪。反反复复读了几十遍,终日以泪洗面,最终生病。母亲急忙把书烧了,女子却呼喊说:为什么要烧了我的宝玉、黛玉?从此精神失常,百治无效,最终病死。
  这女子之病,或者有《红楼梦》太过勾魂摄魄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女子自身。用宋人陈善的话,就是这女子不知道读书有“出入法”。
  宋人陈善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可以做我们教学的借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这表明文学作品中,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我们带着学生穿越时空,实现生本与文本的融合,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作家作者,这只是带着学生进入文本,只是实现了一半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将学生“带出来”,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更现实的角度来考虑文章内容,评价文章思想,得到新的感悟。说一句功利性的话,我们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只会“入”,不会“出”,那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书呆子。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书呆子。我们需要的是能站在社会现实角度考虑事情的新青年。所以,我们教学的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站在当代少年的角度,用当代少年的思维方式来反思作者的作为,反思作者的情感,反思作者所阐发的道理,深入批判,汲取其中的精华。
  总之,相较于现当代散文教学,古代散文教学有其难度。但是只要将困难分解,一步一步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困难必将转变为容易。
  
  陈慧燕,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末美国排华、仇华情绪愈演愈烈,华人在西方社会中备受生理和心理的折磨。华裔女性文学先驱水仙花勇敢地做出了与同时代人迥异的身份和文学道路的选择,她用文字记录华
吃相要文雅还有三个呢小胖和一对老夫妇在同一张桌子上吃汤圆。小胖嘴急,一口咬下去,溅起的汤正好落在了对面老爷爷的脸上,但他却没留意,继续吃他的汤圆。老爷爷只好掏出手帕
“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就 “If the structure is the skeleton of the language, th
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亦然,“画龙点睛”乃文章笔法之一。叙事或描写时,在关键处,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之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画
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要求作者跟上新的时代,跟上新的形势,论述自己所认识的新事情、新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要活跃学生思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老师必须摒弃封闭式教学,让作文
少数民族作家笔下塑造的众多的女性形象,均具有地母一般宽厚温暖的胸怀。本文通过对回族李进祥《带着男人去北京》、蒙古族扎·哈达《三杯班萨尔》、土族鲁玉梅《苍生》、维
政治课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总认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总认为只要读读背背就能应付,因而不注意、不研究具体的学习方法,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
择校现象一直存在着,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可以说,只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别,只要公民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只要教育资源不公平,择校就不可避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择校现象已成为冲击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热点、难点问题。“择校风”盛行之下,学校苦不堪言,社会、家长怨声载道。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有关部门出台了“就近入学”、“划片入学”
孙晓娅:大家上午好。以国际化视野打开中国诗歌研究的视阈和维度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近些年始终致力的工作。今天,能够在“蓝色”的氛围中与东欧杰出的诗人们跨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