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自私的巨人》中的生态美学意义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2005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私的巨人》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童话中具有丰富意蕴的故事之一。本文从“有机体—环境”互动关系和生态审美教育的视角出发,以巴金的中文译本为文本细读分析叙述主体,探究此篇童话的生态美学意义,分析作家王尔德是如何通过文字帮助人类审视自身,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培养生态审美观的。
  关键词:《自私的巨人》;有机体—环境;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02
  0 引言
  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对现代工业革命进行反思与超越的产物,其基本理论内涵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的美学观”[1]。它以人、自然、社会为研究对象,深层探究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者的生态审美关系。美国生态美学家约瑟夫·米克强调,生态美学在伦理方面的态度,主要是生态中“有机体—环境”关系;海德格尔则具体提出了场所意识、诗意地栖居、四方游戏说等基本范畴;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主要代表阿诺德·柏林特从探索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从审美层次论述了场所意识,与海氏的生态美学理论相互辉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态美学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挖掘有机体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同时也以审美的情感关怀现实的人生。这种全新的哲学理论在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童话《自私的巨人》中可见一斑。
  1 《自私的巨人》中生态美学意义体现
  作为19世纪唯美主义集大成者,王尔德致力于在作品中追求极致的美,提出“生活模仿艺术”。1888年发表的《自私的巨人》饱含王尔德诗性唯美主义思想,得到了文学界的一致好评。翻看以往对王尔德童话的研究,大多从童话本身的写作特点、童话中的唯美主义特征、童话语言特点以及话语特色等方面分析研究。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探究《自私的巨人》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意义,分析王尔德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以及他是如何将卓越的生态智慧与之融合,从而帮助读者培养更加深刻的生态审美观的。
  1.1 花园的繁荣与凋谢对应“有机体—环境”的互动
  在《自私的巨人》中花园和孩子是一个“有机体—环境”的命运互动共同体。花园花儿“繁荣—凋谢—衰败—复苏—再次繁荣”的过程与孩子息息相关。
  巨人外出访客,花园成为孩子的世界,一派春意盎然;巨人回归,无视美景,愤怒地赶走孩子,花儿逐渐凋零;“当花园充斥着寒风、冰雪、冰雹时,自私的巨人孤寂地坐在窗前,盼望着天气变好。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花园带来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得到”[2]。历经数载,孩子们从小洞里偷爬进园子,花园开始复苏,梅花雀在巨人的窗外歌唱,树木都开始用花朵为自己装饰;凡有孩子之處,都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巨人终于领悟到美好的花园需要孩子们与之互动共存才能繁荣,他由衷欢迎孩子来花园玩耍,花园的春天重新归来。
  历经“繁荣—花儿凋谢—再次繁荣”变化的巨人花园是有机体和环境互动变化的结果。由于巨人阻挡了生态系统中“有机体(孩子)—环境(花园)”的联系,成为阻挡春天降临花园的罪魁祸首。这里的自然环境(花园)只有“孩子”这个人类有机体存在,并与之互动,才能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欣欣向荣,成为完整的共同体。王尔德通过对孩子与巨人花园的童话描写,以小见大,阐明了生态美学中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宗旨。
  1.1.1 场所意识
  “场所意识”是由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生态美学概念,该理念为与人具体的生存环境和此时的感受密切相关。而柏林特从生态美学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出发,针对“场所意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好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温馨舒适的居住感,而恶劣的环境则与其相反[3]。
  王尔德将“场所意识”的描写深嵌在《自私的巨人》中。在童话的缘起部分,他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阳光明媚、充满鸟语花香的花园。“这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在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在秋天结着丰富的果子。”[2]但是,自私的巨人回归后,不愿分享这份美景,或是因纯粹讨厌孩子而驱逐他们,并且立下了“不准擅入,违者重惩”的警示牌以捍卫自己的花园主权,从此花园便不再被春天光顾。历经多年寒冬的巨人,期盼着美丽春天的降临,终于在春色满园的时候,幡然醒悟将警示牌撤除,让花园再次成为孩子的乐园。
  由此可见,无论是孩子还是自私的巨人,都向往长满柔嫩青草的春天。萧条清冷的冬天多以反面示人,让人不舒服。王尔德致力于描绘灵动盎然的花园美景与孩子的互动,旨在告知只有当有机体和环境相互融合时,自然与人的关系才会更加密切。
  1.1.2 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从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中提取出“诗意地栖居”,并赋以哲学意义来探讨生态美学内涵和基本范畴。他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旧审美观念——多注重赏心悦目的现象,转向追求实现如何审美地存在。
  “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自私的巨人》多次描写了自然与孩子的互动,以此表达只有人与自然相亲相爱、和谐共处,才能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美好愿望。巨人赶走孩子们后,“春天来了,乡下到处都开着小花,到处都有小鸟歌唱,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旧是冬天的气象,鸟儿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再没有小孩们的踪迹了”[2]。花园中数年的寒冬也让巨人期盼春天,所以即使看到孩子们偷偷进来,坐在树枝上,仍觉得梅花雀的歌唱如此动听。“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便都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温柔地把膀子搭在孩子们的头上摆动,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而且大笑了。”[2]在王尔德唯美的笔触下,自然充满了爱与同情。
  花园里热闹景象的描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单纯与和蔼。书中孩子们不仅唤醒了巨人的花园,也唤醒了巨人的灵魂。这里的栖居,是孩子在巨人花园中的生活发展状态;所谓诗意,是通过与花园中生命体的融洽相处获得的身心自由与解放。王尔德用文字向读者展现孩子们是如何凭借他们的温柔和纯真改善周围环境的。他通过巨人与孩子的童话叙述来表达对诗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诗意地栖居”就是孩子与巨人认识本我、找寻自我、达到超我的精神家园。   1.2 巨人的悔悟——倡导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巨人的自私源于其对其他生命体缺乏亲和的人际关怀。故事开头,在康沃尔的食人鬼朋友家待了7年的巨人并不关心自己的花园,归来后,尽管知道孩子们喜欢自己的花园,但因为自私的本能不愿分享而驱赶孩童,并且竖警示牌,筑高墙,这说明巨人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心,缺乏爱人之心。此时,缺少了孩子的花园折射出缺少真善美的社会,俨如一座死城,毫无生机。当然,自私的巨人开始并不知道花园寒冬不灭是因为少了孩子的生机和活力,直到知道花儿盛开和梅花雀唱歌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才开始悔悟。
  巨人推倒花园围墙,象征着与孩子们的隔阂消失,原本自私自利的巨人也完成了人格的蜕变,从开始时拒绝爱,到故事结束时,他被花园里孩子们的爱包围着,进入天堂。巨人通过向孩子们开放他的花园,解除了精神上的束缚,打开了他的爱人之心。表面上,巨人帮助孩子进入花园玩耍,实际上,孩子对巨人的感化使巨人开始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最终跟随上帝进入天堂。这说明巨人通过环境切换受到了间接的“教育”,也寄托了王尔德希望上流社会能够俯身聆听弱者的疾苦,让弱势群体得到重视与关注的和谐社会愿望。《巨人的花园》以爱为基调,以生命为中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和尊重生命,这完全符合生态美学要求我们高度关注与尊重其他生命体的理念,为教育广大读者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范本。
  生态美学倡导的新型人文精神有助于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生态危机不仅是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究其根本,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突与异化,人伦关系欲化,使社会大环境中的人际关系面临着许多挑战[4],但人类需要的精神世界是充满人际关怀的。无论是从生态角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理念都是“亲”与“和”。“亲和”的世界观要求我们明白生命的关联性以及高度关注与尊重其他生命。人与社会的生态审美关系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美学的思考,予以教育启示,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学会关注其他生命体,重塑和谐共生的社会共同体。正是“亲”与“和”让自私的巨人改变,最终构建了和谐的生态环境。
  2 《巨人的花园》对于生态审美的教育意义
  生态审美教育以“诗意地栖居、场所意识、参与美学等最基本的生态存在审美观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获得欣赏自然的审美能力,培养生态审美素养,以及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5]。
  在《巨人的花园》中,王尔德用诗性唯美的文学语言热情地为大自然唱赞歌,每一处的自然描写都能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巨人灵动盎然的花园一直是孩子们向往的天堂,“园子最远的一个角里有一棵树,枝上开满了可爱的白花,树枝全是金黄色,枝上低垂着累累的银果,在这棵树下就站着他所爱的那个小孩”[2]。巨人临死前望见了那棵小男孩(上帝使者)所在的布满了金枝银果的树,金色是上帝的光芒,象征着对上帝的信仰与敬畏;巨人死后身上布满白花,白色象征着死亡,同时也象征着上帝的圣洁。《圣经》中爱与救赎的主题紧密呼应生态审美论,主张从人与自然相处的灵感中反思人与自身,净化人的精神世界,塑造纯真的人格,最终获得人与自然和谐的终极目标。
  海德格尔注重探索人的生存及其与真理的关系,在他看来,艺术和人的“此在”诗性地审美生存是真理的正确导向[6]。认识自我一直是哲学存在论的永恒主题,人最先察觉到的是原始本我的存在,人源于自然,人只存在于与世界对话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中,人类依赖于环境是人性完整的前提。人通过与自然中有机物、无机物的接触认识到自我,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形成的“爱”“亲”“和”指导着自我去监督本我的得失,最后实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实现了人格化上的超我,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整合。
  要端正生态审美态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是首要前提,生态审美观要求我们融入自然之中,学会欣赏自然的美。自然不仅仅有物质的美,更具有审美的潜力,需要人类去发掘。其次是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审美方式,发展与环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要求国家、社会和个人自觉保护大自然,珍爱动物。生态审美观要求我们培养一种自然的审美态度,异于人类中心主义,我们需要尊重其他生命体,建立与自然平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结语
  在高科技与物质生活的背景下,人类容易被快节奏的生活打乱步伐,从而忽视生态审美教育,感到精神空虚甚至迷失自我。这种片面的生活方式损害了生态环境,同时也阻碍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王尔德《自私的巨人》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启示我们要回归自然,在个体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呼吁生态美回归,以感性方式表达对利益至上、喧嚣世间的勇敢抗拒,从美学角度重新出发关注自然和社会,构建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現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5-16.
  [2] 王尔德.快乐王子集[M].巴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4-29.
  [3]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6.
  [4] 张涛,王益锋.生态美学视野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建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4-16.
  [5]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99.
  [6] 牛梦鸽,牛秋实.生态美学与自然:文学语言的诗意结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6):65-71.
  作者简介:田林丹(1999—),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钟艳萍(1971—),女,江西赣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盛娇(2000—),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施文艺(2000—),女,江苏阜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将对历史城区的更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历史城区正面临着城市文化转型的挑战。本文研究历史文化街区旧建筑的改造,聚焦文化视角下有关建筑活化利用的理念碰撞,分析此类旧建筑在现代化变革过程中保存原有风貌和追求合理用途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使历史文化街区重新获得内生力。  关键词: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街区;旧建筑;活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张謇一生办了370多所学校,对南通近代教育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广为人知的有通州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狼山盲哑学校、伶工学社、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等,它们是南通近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南通校园建筑文献史料的分析以及现场的调研,探讨南通近代校园建筑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学校校门以及校园内建筑的外在形态总结出南通近代校园建筑的特征。  关键词:南通;近代校园建筑;
摘要:《觉醒年代》是一部讲述新文化运动到建党这一时期思想流变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如何用镜头展现思想的变化、精神的觉醒,是导演张永新认为的最大创作难点。本文通过分析《觉醒年代》中的隐喻机制,探究其价值观传达功能,从而为理解《觉醒年代》提供新的维度。  关键词:《觉醒年代》;电视剧;重大历史题材;隐喻机制;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
分一分:小朋友,请你用三角形标出图中的食物,用圆形圈出生活用品,用方形标出玩具.rn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是危险物品?请用红色笔画上×.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园林营造研究中,相对于景观平面构图的设计探究,有关游人体验园林时的观感运用研究不多,少量相关研究也仅仅着眼于听觉,嗅觉常被忽略,对香花植物景观应用的研究较为稀缺。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几种香花植物应用方式,探究香花植物选择和应用策略,对香花植物配置时需注意的要点进行说明。  关键词:香花植物;嗅觉景观;园林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
摘要:红色主题纪念馆是一个承载红色革命历史和珍贵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展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本文从空间陈列布局设计、色彩视觉设计、光环境设计、多媒体技术设计等方面进行红色纪念馆空间展示设计方案研究,并展望增强对中小型红色主题纪念馆的设计建设、交互式展示设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趋势 ,旨在方便观众准确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文化和理想信念,使我国的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和传承
摘要: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践调查法对贵州省校园足球实践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贵州省校园足球体教融合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政策法规的实践性引领缺失、普及层面体教融合滞缓、竞技人才培养输送链狭窄、校园足球赛事体教融合体系缺位、优质资源共享效益低、体教融合监管体系短缺等问题。同时,为有
摘要: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环境中人口居住和活动并产生联系的物质场所,是社区中地域文化承载与传播的载体之一。本文基于目前的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形式,分析其中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及发展策略,从理论层面、具体实施手段等方面,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设计思路作进一步探究,提出当今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认同改造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想法。  关键词:微更新;社区公共空间;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苏州园林更是一颗璀璨明珠。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将分散的园林细部串联、呼应与互动,是应运而生的、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分析其令人惊叹的造园四技“抑”“借”“漏”“框”和意蕴丰富的造园特点,在有限的空间内追求广袤无垠的自然原貌,传达主人的精神图景与审美情趣,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境与价值内涵,也为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提供了借鉴。
摘要:传播体验的逐步升级让大众对媒体艺术的审美水平显著提高。TouchDesigner(视觉设计工具)的出现迎合了目前大众市场的需求,它的高互通性、高集成性等优势让其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多媒体艺术编程创作工具之一。运用TouchDesigner生成互动装置,给予了互动装置艺术更多的创新形式与发展空间,有利于传播新型交互式编程技术,让我国在数字媒体与交互式编程设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