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
  《爱的教育》,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历经近十年时间写成的,仅在意大利就印行了一百多个版本,销量近千万册,成为意大利无数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范本。《爱的教育》以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为主线,记述了主人公——四年级男孩安利柯一学年中所经历、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间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写给他的话,以及老师给学生抄写的每月故事。作者亚米契斯大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他们颂扬爱的美德和高尚心灵。作者力图在每一篇日记中都充分反映和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每一章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原版自1886年问世,被译成数百种语言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是意大利第一部培养社会新一代的真正教科书,给意大利和作者本人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正如法国人为《小王子》而骄傲一样。世界各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精彩书摘
  1.现在的世界中,无论何人,没有一个不学的。你想!职工们劳动了一日,夜里不是还要到学校里去吗?街上店里的妇人们、姑娘们劳动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还要到学校里去吗?兵士们做完一天的勤务,回到营里不是还要读书吗?就是瞎子和哑巴,也在那里学习种种的事情;监狱里的囚犯,不是也同样地在那里学习读书写字等功课吗?
  2.驼背的耐利,昨日也在看兵士的行军,他的神情很可怜,好像说:“我不能当兵了。”耐利是个好孩子,成绩也好,身体小而弱,连呼吸都似乎困难。他母亲是个矮小的妇人,每到学校放学总来接她儿子回去。最初,别的学生都要嘲弄耐利,有的用革囊去碰他那突出的背。耐利毫不反抗,且不将人家以他为玩物的话告诉他母亲,无论怎样被人捉弄,他只是靠在座位里无言地哭泣。
  3.现在,我们美丽的朋友来了——初雪下来了!昨天傍晚已大片飞舞,今晨积得遍地皆白。雪花在学校的玻璃窗上,片片地打着,窗框周围也积了起来,连先生也搓着手向外观看。一想起堆雪人呀,摘檐冰呀,晚上烧红了炉子围着谈有趣的故事呀,大家都无心上课。
  4.先生有时受不住小孩的淘气,不觉举起手来,最后还是用牙齿咬住了自己的手指,把气忍住了。她发了怒以后,非常后悔,就去安慰方才骂过的小孩。她也曾把顽皮的小孩赶出过教室,赶出以后,自己却咽着泪。有时听见家长责罚自己的小孩,不给食物,先生总是很不高兴,要去阻止。
  同类图书推荐
  《夏洛的网》: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夏洛会怎样救它的朋友呢?
  《大森林的小木屋》:在这本书里,罗兰以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冬天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白雪,还有小木屋里温暖的火光、妈妈做的可口点心、爸爸的悠扬琴声,都是罗兰最甜蜜的童年回忆。
  亚米契斯于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他從小喜爱军旅生活,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解放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并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后来耗时近十年写出了他最著名的小说《爱的教育》。1908年3月11日,他在博尔迪凯拉病逝。
其他文献
有人说童年是美好的,是自由的,是一片净土,我赞同。只是现在的我已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晕头转向,关于童年这本书,我无暇翻阅,任由时间将它尘封。  即使如此,我却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一棵榕树。它好像很老了。大概有四五层楼高,顶着一个大大的绿冠,皱巴巴的树皮将它粗壮的树干包裹着,它的“胡须”垂了下来,像它的纱衣。远远地看,它就像一位战士。  桃花盛开的时候,它也抽出了些许新芽,绿绿的、嫩嫩的。调皮的孩子们
1. 你不知道的下元节(栏目:视线)  唐宋时期,每逢下元节,道观会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百姓则在家中先祭祀祖先亡灵,焚“金银包”,然后再祭拜下元水官,以祈求水官消解困厄。由于传说大禹后来被封为水官大帝,因此各地的大禹纪念场所也常在下元节举办祭祀活动。家家户户张灯三夜,蒸麻腐包子,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还有扎彩船,在河中巡游等水上户外活动等。  2. 越冬(栏目:视线)  西风一起,庄稼就东一块西一
因为爸爸工作忙,每次家长会都是妈妈参加。上周正好爸爸休息,碰上学校开家长会,所以爸爸第一次参加了家长会。不幸的是,这次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所以老师在家长会上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我。爸爸回家以后,狠狠揍了我一顿。其实我之前就已经知道错了,也想改正自己不细心的毛病,但爸爸就知道打人,我现在气得不想改了。  ——榕 儿  许多时候,爸爸妈妈是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并不是年龄到达了一定的数值,就自然地知道了该
作文话题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中提到:人活在现代生活中,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毕淑敏用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的精神空间,那么,你有没有精神空间呢?你若给自己构建精神空间,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失误作文  我的三间精神小屋  李 强    ①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
始终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还记得妈妈给我买的第一本书《蘋果树上的外婆》,我读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跟着安迪一起享受外婆带来的种种奇妙的经历,甚至痴痴地望着院子里的苹果树,希望也有一个这样另类而神奇的外婆来到我身边。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此,我的生活再也离不开书的陪伴。  我觉得,读书是一场心灵旅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花在学业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不管多累,我总会抽出些时间去读书。每天奔
AIP是“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如今它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日渐风靡各国海军并大有引领常规潜艇发展之势。  常规动力潜艇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必须经常上浮至海面“呼吸”,即在通气管状态下使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这样很容易被对方雷达侦察到,同时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时的噪声,也极易被对方水声器材探测到,因而大大增加了常规动力潜艇的暴露率,使其生存能力受到严重的威胁。  AIP中
导语:  央视的《朗读者》感动了无数观众,不仅是因为文章感人至深,更在于朗读者声情并茂。可以说,感动和朗读共存,泪水与节目相伴。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而与朗读有关的故事更令人难忘。  几十年来,我一直喜欢朗读,每当看到一篇好文章,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朗读,使我忘记了周遭的繁杂和聒噪,身心變得平静和清澈起来,沉浸在文章的美丽意境中。  我喜欢上朗读,还是在孩提时代。记得那时刚上学,一天,父亲看
《背影》从1930年以来,不断被选入各个时期的不同版本教材之中,真可谓是一个奇迹。描写父子之爱的文章众多,为什么偏偏《背影》如此地撼动人心呢?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隔膜与错位让爱无法传达,将人心蒙住,甚至超过那冰冷的三寸棺椁对爱的阻隔。因此文学作品中互相不理解、互相隔膜或者历尽苦辛之后才体会到的爱,往往更让读者心动难忘。《背影》
我叫刘同。33岁。  如我这个年龄的人,大都经历过青春的迷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我怎样假装潇洒、佯作镇定,心里总还是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  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  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的力量,在你一个人的时光里,让你成为自己世界的建造者。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人们具有共鸣的话题:孤独,用33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山居笔记》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