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让古诗词课堂“亮”起来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但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古诗词阅读教学为载体,笔者将多角度、多途径的寻求古诗词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话和学案导学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立志改变古诗词教学的瓶颈,期待建立更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对话;学案导学;课堂检测;高效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们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诗词中简洁凝练的语言、委婉含蓄的表达、意味悠远的境界、深厚长远的文化,无一不打动着我们。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词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人教版7—9年级语文教材共计选编了古诗词28篇,推荐课外古诗词背诵50首。尤其是推荐的50首课外古诗词,虽说只是要求学生能背诵即可,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教材推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古诗词知识对课外古诗词进行赏析、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背诵。但是,古诗词的教学确实非常不容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
  一、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现状
  纵观整个古诗词阅读教学过程,笔者发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会影响着课堂的进程,甚至是学生的思维。一堂古诗词阅读课上得好坏,也大部分取决于教师。但是现阶段在古诗词阅读这一教学中,许多的教师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将古诗词的教学等同于文言文的教学
  当前,不少教师在遇到一首古诗词的时候,首先就是带领着学生进行重点字词的理解,然后在理解重点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句子翻译。这样做不仅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字词的理解上,而且由于古诗词大部分都是采用借景抒情,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导致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理解感悟,但是学生仍旧“不知所云”。
  2.古诗词教学经常出现“无声”或演变成“一言堂”
  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尴尬。这种尴尬总结起来就是:教师没有针对学情去合理地进行教学的设计,或者没有放胆去让学生自主鉴赏。这样的情况下,古诗词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叫一位学生回答,学生“无声”;第二位学生也是如此;第三位第四位亦是如此……教师开始或心慌意乱或气愤不已,内心暗骂学生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在一片“无声”中,教师开始“侃侃而谈”,将自己认为的很重要的而且是学生应该要知道的知识点一股脑儿地倒给学生;而学生呢,在教师的“侃侃而谈”下,开始“奋笔疾书”,像打字机似的将教师所说的都打印在了书本上。
  3.只有“半桶水”的教师难以教出“一桶水”的知识
  大部分教师对于古诗词的素养都停留在学生阶段所学到的。不少教师在学生生涯中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诗词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整体素养并不是很高。工作之后,教师们大多难以静心学习,平时教学时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大多靠的是教师参考书或者是网上参考资料,所以对于课本中的古诗词往往是“一知半解”。教师都只有“半桶水”,又怎么能给学生“一桶水”呢?
  那么,面对这种种问题,当前的古诗词教学该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因为可以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文化素养,更是因为在我们的中考中会有古诗词的默写和古诗词的鉴赏这两种题型。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希望将课文中的古诗词当成一个“例子”,通过对这个例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学习赏析古诗词的方法,从而能够在考试的时候,面对这种题型能够更加有方法、有效率。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笔者将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本文就针对如何建立古诗词高效课堂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希望通过学习,寻求多种教学途径,改变古诗词课堂上学生“沉闷”教师“无奈”的现象,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小组合作交流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笔者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4人,或者让他们自由组合,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尝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进行赏析。每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余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并且帮助答疑。如果每一位学生都不能理解,那么就求助教师。这样一来,不单单是让课堂成为了“学堂”而不是“讲堂”,而且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了。
  例如,笔者在教授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时:改变了原本教师引领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词中的内容和情感。首先,笔者导入到这首诗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并且带着自我的理解,去细细地分析整首词;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个组的人数不能少于2人,不能多于5人,在组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质疑答疑;最后,由小组派代表对词进行讲析,并且说明重点和难点,而疑点呢就交由教师进行简答。
  采用这种形式后,第一小组总结归纳:“肠断白蘋洲”一句中的“肠断”一词,读出了悲伤、痛苦的感情。第二小组总结归纳:“过尽千帆皆不是”,从中看出了失望的情感。同时这一小组的一位学生提出疑惑:温庭筠是不是女的啊?第三小组总结归纳:“独倚望江楼”一句中的“独”字给人孤寂的感觉。第四小组总结说:这里写的应该是一个妇人,她的丈夫远在外地,她去望江楼是盼望着她的丈夫归来。第五小组急忙归纳道:“我组认为,这位女子早晨梳洗完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望江楼,盼望丈夫归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女子盼望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第六小组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小组:他们首先表示,他们小组所讨论出来的,其他小组都讲过了,不管是内容或者感情基本都是一致的。不过他们小组还发现一个地方,“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中的“悠悠”一词他们认为是指妇人等待的时间很长。这堂课讨论到这时,全班都沸腾了。其余组中没有轮到发言的同学的激情更是高涨,他们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等待时间长应该是从“梳洗罢”和“斜晖”两个词语中看出这位女子是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有的人说“悠悠”给人一种水一直不停地流,而人也将一直等待下去的感觉。   上到这里,笔者不禁拍手叫绝。之前一直都是教师在讲解时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学生的思维的碰撞下,竟然将《望江南》一词中的重难点都讲析了。笔者也不禁思考:之前笔者在课堂上所讲的其实都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而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却只字不提。至此,我将我原本想要讲的洋洋洒洒的大堆内容舍弃掉,只跟学生一起学习走近温庭筠。
  小组合作交流模式的运用,避免了教师提问、学生不答的尴尬,而且让课堂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了“小老师”,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同时让他们的探究意识逐渐地体现出来,掌握了赏析古诗词的一些方法。
  三、“对话教学”模式让古诗词课堂“闹”了起来
  被誉为“拉丁美洲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自我的对话、学生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对话。但是需要时时刻刻紧记的是:学生应是对话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例如,《渔家傲·秋思》一词: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自由朗诵《渔家傲·秋思》一词,从诗中你读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
  生(读),齐答:写了秋天的景物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哪些词句是在写秋景?
  生(找)读诗句
  师:刚刚同学们找到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诗句具体是哪个地方的秋景呢?这个地方的秋景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描写了边塞秋景的奇异
  生:大雁没有一丝逗留的意思,应该是说边塞的秋天天气非常寒冷
  生:声音也都是边塞特有的声音
  生:长烟感觉是烽烟,说明此时的边塞正在战争中。
  生:我觉得长烟不一定是烽烟,但是从“孤城闭”中看到了因为战争的原因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师:边塞的无论是天气、声音还是城市,都和词人的家乡如此得不同,是这样的奇异。那么情感呢?从词中去找找看。
  生:除了“浊酒一杯家万里”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可以看出的思乡之情外,我不能理解“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句,也是在写思乡的情感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帮助这位同学的呢?
  生:词语手册上说“燕然未勒”其实运用了典故。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师:因为还边患未平、功业未成,所以回家的日期遥遥无期,这表达了什么?
  生: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通过这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文本间的思维一再地进行碰撞,学生的发言也在这样的对话中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学生对于《渔家傲》一词的理解认知也在逐步地深入。同时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上“说得多了”、“动脑动得多了”,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提高了。古诗词的教学不再只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也敢于提出他们的疑惑、发表他们的看法,让古诗词的阅读课不再是沉闷的课堂,而是“热闹”起来了,变成了富有活力的课堂。
  四、学案导学课堂检测相结合让古诗词教学“高效”起来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运用,能够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情,对学生所能达到的基本水平和差异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难点,避免“学生希望你讲的你不讲,学生不希望你讲的你拼命讲”的情况的出现。同时一堂课是否高效?最终还是要看学生的检测是否过关。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不单单只是例子而已,无论是期末测试还是中考,都可能出现关于古诗词的名句默写或者是古诗词的对比阅读。所以对于古诗词的教学,笔者认为课堂检测这一环节是缺一不可的。
  如在教授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一诗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下发了一张表格——师生学习案,围绕学习案学生进行预习思考。
  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状况,将教学的重难点主要围绕在学习案中的第3、4、5三个问题上,整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这三个问题上,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最终解决问题。然后笔者留了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检测,题目是:一、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2)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3)作者细览泰山美景的诗句是——————,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二、测一测你的记忆力:默写该诗。
  通过学习案的学习和课堂的当堂测验,教师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对于古诗中难以把握的地方,着重去讲解学生不能了解且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检测环节的设置,也让整堂古诗阅读课变得更加得紧凑且有实效。因为检测机制让学生能够更专注地学习,更用心地思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对于语文教学中这块难啃的骨头之一——古诗词,要让学生喜欢,唯有教师首先要采用学案导学了解学情,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古诗词。其次就是要教师、学生都参与到与古诗词进行对话中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话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或者自由组合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读起来、说起来、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总而言之,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寻求多种教学途径,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阅读和鉴赏古诗词的水平,从而建立更为高效实用的古诗词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课程改革试验》NO.4 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3、《海盐教育》2013.4 海盐县教育局主办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健康合理的引导,小学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数学教师改变其传统角色,要求教师做知识的传递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基于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探寻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促进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都具有重要的
期刊
作为一个从“副课”转“正”的教师,对课堂气氛和教学内容的巨大差异,使我进入了艰难的调试历程。我始终认为所有的文化所有的知识都是互融互通的,我想用我的心理学去结合历史教学尝试一种具有自我风格的教学机制——自主互助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自学的愿望,对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是自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进入初三,班级里面很多中等层次的同学开始在成绩的两级中摇摆不定,如果成绩稳健上升,有可能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由好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他们,必须完全地了解他们,管理好他们,优化教育环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必须按照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班级工作的任务,班主任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建立班集体,当好本班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实施
期刊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如同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知识甘露的滋润,而这"甘露"的取得,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学生依靠读书去采撷。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更充分地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环节构成的。
期刊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谈谈我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一、选取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多媒体技术更凭着其自身优越的特点,越来越受我们教师的青睐,尤其是在我们英语这一学科中更据有无限的优势。师生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利用课件中音频、视频能为学生创设出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愉悦的学习交流,对语言的吸收、理解、迁移都起着助力的作用。让英语课堂变得多姿多彩,魅力无限。  一、多媒体
期刊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我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创新为目标  创新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设题质疑,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找规律,自主探究结论等,自己建立知识结构,建立逻辑关系,提高动手能力,最终让学生在追寻知识密秘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顽强品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
期刊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以问题的解决作为一节课的终结,作为学生这一课的学习结束。而我则认为,课堂教学的结束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课堂的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的空间自学、自悟、自得,我觉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孔子说过:“不
期刊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依据对课程理念的理解,积极探索各种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其中导学案导学教学策略在全国引起普遍关注,广大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实践着导学案导学教学策略,本文就新授课的导学案的设计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新知学习课导学案设计的思考  新授课的导学案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栏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新知导学→应用范例→应用尝试→归纳总结→疑惑反思”,下面就每一栏目内容的设计
期刊
作者简介:王为(1965-),女(汉族),北京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高级讲师,本科学历  摘要:应聘,是求职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是对用人单位的聘用要求进行回应的一种行为。《应聘》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中的第六单元,本文分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注重要求学生们掌握面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使之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参考教案,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