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教改中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成长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由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格。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动笔,以发现者的姿态和主人翁的意识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和自豪感。
  一、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导致精神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要求教师要注重课堂艺术。缺乏课堂艺术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一举一动,当场将学生的“一举一动”引入课堂的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之中。在新形势的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围绕教学目标编制问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同时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育效果,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自使用新教材以来,各位老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究教学方法,也初步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素质普遍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深切地感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较大的。新课程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我们要充分利用问题,利用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發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在课堂上不要采取填鸭式和满灌堂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课本上的物理规律、概念大胆质疑,并设法获得科学的结论。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质疑是错误的,我们也要好好珍惜,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打击。对一些本质矛盾隐蔽得较深的问题,教师可精心设计质疑的情境,让矛盾暴露地明显一些,促使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正确方法,要注重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但在愿望与现实,教材体系与学生认知结构,教师教学与学生考试等之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惑,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寻求突破”。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 对策  一、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1.教材问题  首先,由于实行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师生间的单维交流,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优势,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 “数形结合”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加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加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作为一线教师,如何系统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数学教学,是我
期刊
摘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科素质主要包括知与情两方面:知即认知,情即情感。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如何将学生情感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情感的良好形成,是广大教师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之一,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情感教育  积极情感作为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如何将学生
期刊
摘要: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逻辑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表现。高素质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人透过现象迅速抓住事物本质,清醒客观的认识世界,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决定作用,对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 历史思维能力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解和实践意  1、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解。当下对历史思维能力较通用的定义是:能够再认知和再现
期刊
摘要:如何上好数学习题课,是摆在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除了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把握好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关键,明确教学目的,还应注意设计教学过程。习题课教学和数学概念、公式、公理、定理、例题的教学及复习课教学构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三大支柱。高效的习题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习题课 
期刊
摘要:新课标力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无疑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开放式 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标力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无疑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如何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什么是“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  “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期刊
当前学生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缺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缺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与空间的问题。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阅读应运而生。探究式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初步阅读,筛选出一定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认真地阅读,积极自由地讨论,从而理解语言文字,掌握学习方法,学会阅读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要求教师要充
期刊
摘要: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健康心理  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对此浅谈如下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罗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呢?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