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农化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衔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村容村貌的改善依赖于村民生活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增收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工业和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农业发展存在滞后,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不能有效地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建议中出台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建立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让新农村建设站立在风口浪尖。
据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6亿,其中城镇人口7.3亿,农村人口6.3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6.3%,而同期美国农村地区人口仅占其人口总数的2%,从事农业生产的更是不足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是生产水平落后的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农业与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农业高效稳定,民心才能稳定,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是必须的。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全面小康都要在农村繁荣稳定和农民小康的基础上实现。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思路、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积极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各地新农村建设如何继续前进,真正取得实效是至关重要的。
二、云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占省域的94%,耕地资源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尤其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极为落后。截止至2013年年底,云南总人口468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8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0%,城镇人口1897万人,占全省的40%。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收入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云南的经济情况。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农村人民拜托贫困,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从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尽管差距依然很大。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8798元,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2189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24.9%。到201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9089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6003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31.5%。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还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对比城镇居民还有很大差距。
(二)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乏力。农民的增收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但云南受地理环境制约可用耕地少,农民收入少且结构单一。现阶段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外出务工收入,受条件限制无法实施现代化农业发展,云南支柱产业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
(三)基础设施改善,但后续财政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周围的乡村,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云南省的地方财政交通运输费用从2007年的61.64亿元到2013年的547.47亿元,翻了九倍。公路里程从2005年的16.76万公里增长到2013年的22.29万公里。交通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农田基础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及设施老化、维护困难等都造成了农民灌溉难,看天吃饭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依然延续着靠山吃山的传统思维,不少山地的植被破坏严重,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村容的整治成效不高,村民的新农村意识淡薄,只关心自己的便利,杂物柴草随意放置,生活垃圾清理缓慢。
(五)省域内区域发展多元化。云南省地域广阔,人口平均密度低,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差距大,全省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和旅游驱动的三类城镇化区域,这就造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效率有显著差异。
三、云南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再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新农村建设也要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农村建设作为改变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只有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才能促进“三农“问题的快速解决,破除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为了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要从各个方面发力。
(一)趁新型城镇化之机,统筹城乡发展,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应以当前户籍改革为切入点,改变城乡关系,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渐破除城乡约束的制度链条。促进形成相对平等的选举、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境。
(二)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山区打破区域发展不均衡,也是提高山区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发展特色农业更有利于传承乡土文化和革新民主管理方式,改善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心,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新农村建设才算有着力点。面对云南省地形条件的现实,山区耕地稀少,发展大规模粮食种植不切实际,应该有效发挥山地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果树、中药等经济作物,可以给农民做技术指导甚至帮助农村提供销路,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还应该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方面多下功夫,设立加工厂转移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同时,还可以给农民带来增收。
(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取得农民的支持。当下新农村建设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甚少,这也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有关,有的地方只是在做面子工程,从外表看去村子的房屋街道都是新的,干净整洁,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又回到以前的杂乱无章状态。要想取得突破就得加强宣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激发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速城镇剩余资金的转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多融资渠道。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财政投入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结合当下的改革,应该逐渐探索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应用PPP等方式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再解决城市资金的剩余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财政投入继续加大的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应该更倾向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维护。
参考文献
[1]王学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为例[学位论文].硕士,2013
作者简介
刘跃超(1989-),男,汉族,山东临清市人,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学专业,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增收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工业和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农业发展存在滞后,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不能有效地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建议中出台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建立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让新农村建设站立在风口浪尖。
据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6亿,其中城镇人口7.3亿,农村人口6.3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6.3%,而同期美国农村地区人口仅占其人口总数的2%,从事农业生产的更是不足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是生产水平落后的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农业与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农业高效稳定,民心才能稳定,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是必须的。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全面小康都要在农村繁荣稳定和农民小康的基础上实现。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思路、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积极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各地新农村建设如何继续前进,真正取得实效是至关重要的。
二、云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占省域的94%,耕地资源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尤其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极为落后。截止至2013年年底,云南总人口468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8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0%,城镇人口1897万人,占全省的40%。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收入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云南的经济情况。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农村人民拜托贫困,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从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尽管差距依然很大。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8798元,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2189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24.9%。到201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9089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6003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31.5%。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还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对比城镇居民还有很大差距。
(二)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乏力。农民的增收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但云南受地理环境制约可用耕地少,农民收入少且结构单一。现阶段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外出务工收入,受条件限制无法实施现代化农业发展,云南支柱产业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
(三)基础设施改善,但后续财政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周围的乡村,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云南省的地方财政交通运输费用从2007年的61.64亿元到2013年的547.47亿元,翻了九倍。公路里程从2005年的16.76万公里增长到2013年的22.29万公里。交通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农田基础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及设施老化、维护困难等都造成了农民灌溉难,看天吃饭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依然延续着靠山吃山的传统思维,不少山地的植被破坏严重,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村容的整治成效不高,村民的新农村意识淡薄,只关心自己的便利,杂物柴草随意放置,生活垃圾清理缓慢。
(五)省域内区域发展多元化。云南省地域广阔,人口平均密度低,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差距大,全省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和旅游驱动的三类城镇化区域,这就造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效率有显著差异。
三、云南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再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新农村建设也要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农村建设作为改变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只有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才能促进“三农“问题的快速解决,破除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为了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要从各个方面发力。
(一)趁新型城镇化之机,统筹城乡发展,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应以当前户籍改革为切入点,改变城乡关系,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渐破除城乡约束的制度链条。促进形成相对平等的选举、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境。
(二)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山区打破区域发展不均衡,也是提高山区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发展特色农业更有利于传承乡土文化和革新民主管理方式,改善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心,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新农村建设才算有着力点。面对云南省地形条件的现实,山区耕地稀少,发展大规模粮食种植不切实际,应该有效发挥山地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果树、中药等经济作物,可以给农民做技术指导甚至帮助农村提供销路,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还应该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方面多下功夫,设立加工厂转移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同时,还可以给农民带来增收。
(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取得农民的支持。当下新农村建设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甚少,这也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有关,有的地方只是在做面子工程,从外表看去村子的房屋街道都是新的,干净整洁,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又回到以前的杂乱无章状态。要想取得突破就得加强宣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激发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速城镇剩余资金的转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多融资渠道。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财政投入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结合当下的改革,应该逐渐探索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应用PPP等方式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再解决城市资金的剩余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财政投入继续加大的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应该更倾向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维护。
参考文献
[1]王学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为例[学位论文].硕士,2013
作者简介
刘跃超(1989-),男,汉族,山东临清市人,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学专业,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