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k78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本人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理论的要求,主要从:教师教学中质疑习惯,创设质疑情景,学生质疑思维训练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对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设疑;提问;质疑能力;方法
  2009年10月30日,世界级科学巨人钱学森走了,而钱学森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科学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等等的观点激起了教育界的深刻沉思。我们知道,要科学创新就不能“人云亦云”,须具有质疑意识。我国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部分明确提出:高中学生要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关键。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呢?
  (1)选择好的设疑时机。问题总是伴随一定的情景而产生。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面临凝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由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探究愿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卤素的性质时,我演示了氯水使红玫瑰褪色的实验后,提出问题:使玫瑰褪色的真正物质是什么?有哪些可能?学生经过回答总结后,得出四种可能:Cl2、HCl、H2O、HClO,继而提问:如何确定具体物质?学生很快形成了水没有褪色性质,其它物质可通过设计实验证明的结论,很快地解决了问题。
  (2)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具统摄性、概括性,能举一反三,广泛迁移的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能否突破该章节的重难点又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重点、难点处恰当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化学选修部分《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三单元醇、酚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学生经思考讨论后写出2个分子式: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乙酸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两者有何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学生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最后师生互动形成结论。这样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3)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疑。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教师提出问题的开窍性,美妙性,恰当性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如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在学生学习感到乏味处是关键,当学生受已有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新知识迁移处时关键。
  二、教师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积极的探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进行探究。如在苏教版化学2“燃料燃烧释放的热”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交流与讨论这一块中得出的结论:根据书本提供的数据则2H2+O2==2H2O,释放的能量为484kj,那么计算出1g的H2放的热量为121KJ,这与几种燃料的热值提供的H2放的热值为143KJ不相等,是否矛盾?是否书本提供的数据有误?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质疑思维方法的训练
  学生知识水平的局限和经验的缺乏,往往限制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发挥,所以我们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
  (1)反面练习反思法。在对疑难问题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在进行小小的再发现,再创造。在完成反面练习时,学生不但用正确知识和方法解决了问题,同时对知识点之间进行了比较、辨析、修订、改正,补充等工作,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的正确信息及总结的方法和掌握的技能会更深刻,更牢固。比如,在高三化学计算专题复习课上,可以设计几道错解的题,把学生平时常犯的错误编进去,让学生来判断解法的正确性,并找出错误的原因。这种训练方式的效果比一味地让学生做大量的计算题来得更好,印象更深。
  (2)知识迁移法。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例如,在高三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时,引导学生对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进行总结,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制O2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学生设计方案:①H2O2在MnO2作用下分解;②F2通入H2O中;③Na2O2中加水;④HClO分解,引导学生讨论哪个方案更方便,简捷,进行总结。
  (3)过程演变法。一个知识或一种理论的出现,总有它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种理论的演变到另一种理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疑点展现于学生,让学生参与分析,从而在解决疑点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新理论。如在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常见的烃一节有关苯结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设置问题阶梯,将原问题分解成递进的系列问题进行教学探究。教师提出问题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试根据苯的分子C6H6写出其可能的结构,学生画出可能的链状结构简式:CH≡C—CH2=CH2—C≡CH,CH3—C≡C—C≡C—CH3,CH2=CH—CH=CH—CH=CH2等等。教师提出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苯不能使溴水和KMnO4褪色,所以苯可能是链状结构,教师叙述凯库勒所思考的苯的结构,然后展示球棍模型,教师提出问题3:从模型来看,这个分子的结构是什么?苯的结构是否可能是这样?那它为什么不能使溴水和KMnO4褪色?教师进行总结后引出问题4:从模型可以看出苯分子中的碳链是没有差别的,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成键的呢?。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示范这些质疑的方法,学生就会在模仿中不断学会质疑,当然除了上面这几种方法外,还有逆向思维法、矛盾法、推理验证法、反问法等等。
  總之,学生的质疑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一点一滴的培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质疑的良好学习品质。
其他文献
俗话说:“安全猛于虎”,安全是人生命延续的重要保证,于是安全问题常常被大家提及,但问题却屡次发生,酿成悲剧,关键是人们对安全问题还不够重视或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中涉及的安全隐患较多,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安全教育问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既要夯实知识基础,规范实验操作(如对不同仪器进行加热的方法不同,给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幼儿园的体育玩具琳琅满目,如大型玩具、攀登架、钻洞等,它们吸引了许多幼儿参与,但这些玩具都是
摘 要:新课标明确要求到:“音乐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持久不变的音乐情感和操守是其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操;培养;实践策略  新课标明确要求到:“音乐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所谓情操,就是情感与操守的结合,是以某一或某类事物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情感倾向
摘 要: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但历史创新教学倡导教师从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转变。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 新时期,素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和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塑造。情景教学模式的提出可以较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学生能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有着独到的作用。加强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语文;应用分析;素质教育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和不断引入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是数学思维习惯、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学生学好数学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变革,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致力于以互联网的有利资源引导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课程考评四
大学体育教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灵活度,虽然为篮球教学留出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但是也导致课堂教学显得过于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文章从创新方面探讨了构建大
公司法有众多原则,而资本维持原则是其中之一,对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资本维持原则产生了一系列的局限性。 The corporate law ha
近来,延迟退休成为广大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在2008年就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但一直没有付诸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