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有着60多户人家,坐拥五桂山脉、面朝伶仃洋的普通小山村。若不是影响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年轮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出生在这里,至今恐怕还鲜为人知。
走进翠亨村,只见农田环绕,山林苍翠,鸡嬉鸭闹,水流潺潺,古老淳朴的村落里,一幢中西合碧的小楼独树一帜,跃入眼帘。这正是孙中山的故居。
导游介绍说,楼门正中的光环下原来雕绘的是一只口衔圆形方孔钱的蝙蝠,这是民间传统的吉祥装饰图案,称为“福在眼前”。中山先生却将蝙蝠改成一只西方的飞鹰,让人称奇。
据说,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在南洋经商,寄钱回家盖房子,26岁的孙中山参考西洋建筑,自己动手设计、画图、督建了这幢“奇形怪状”的小楼,在族人中引起喧然大波。
旧时民居讲究坐北朝南,或大门朝东,图个紫气东来,但中山故居却坐东向西,屋内还开有多扇窗户,在当时从不开窗的厅堂墙上也有一扇窗户,所有窗户都打开,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楼上楼下兼有走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有小门,大大违背了当时传统建筑封闭保守的习惯。
小楼建成时,许多人来看,看了人人摇头叹息。一位年长的风水师当即指出,小楼四通八达,既破财又不吉利,孙中山先生却笑言反驳道:“空气流通、精神愉快就是大吉大利!”
小楼的整体外观是红墙白柱,画有白色边线,楼房上下层各有七个赭红色的装饰性拱门,完全是西式建筑的风格,但进入楼内,却是青磚墙、木雕椅、供神台、长对联,完完全全变成中国明清时的古代民宅,让人惊叹不已。
屋里还有孙中山先生当年开的医方和行医用品。孙中山12岁时就在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后又到香港学医,这些教育使他学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并接触到西方民主、平等的理念。他回到翠亨村时,带头砸毁了北帝神像,为乡绅们所不容,逃往澳门,成为当地的第一位西医。
正屋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父母的照片,父亲孙达成早年曾在澳门做鞋匠,后回家乡务农,娶杨氏为妻,生下四个孩子,孙中山先生排行第三。正厅后面便是他父母亲当年的卧房,里面摆着几张酸枝木椅,桌上是孙中山先生于1885年从南洋群岛带回的一盏煤油灯。
楼上是孙中山先生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英气勃发的照片。1893年,他就是在这间书房里写下“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建议清政府依照西方制度开办学校、开设工厂,采用现代机器,保护工商业等。孙中山北上向李鸿章上书,却如石沉大海,无人理睬。孙中山看到清廷如此腐朽不堪、顽固不化,坚定地走上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孙中山在革命期间,曾多次赴海外募捐,经手的钱财何止千万?而整个故居里没有一件家具是他出钱买的,全是哥哥孙眉用在南洋经商得来的钱购置的。
一位老年游客参观完中山先生故居时说:“中山先生一生孜孜不倦,追求民主大同,而且不断修正错误,寻求真理,并且不恋权位,气概如虹,从人格和气节上,我都非常尊敬和佩服他。” ■
走进翠亨村,只见农田环绕,山林苍翠,鸡嬉鸭闹,水流潺潺,古老淳朴的村落里,一幢中西合碧的小楼独树一帜,跃入眼帘。这正是孙中山的故居。
导游介绍说,楼门正中的光环下原来雕绘的是一只口衔圆形方孔钱的蝙蝠,这是民间传统的吉祥装饰图案,称为“福在眼前”。中山先生却将蝙蝠改成一只西方的飞鹰,让人称奇。
据说,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在南洋经商,寄钱回家盖房子,26岁的孙中山参考西洋建筑,自己动手设计、画图、督建了这幢“奇形怪状”的小楼,在族人中引起喧然大波。
旧时民居讲究坐北朝南,或大门朝东,图个紫气东来,但中山故居却坐东向西,屋内还开有多扇窗户,在当时从不开窗的厅堂墙上也有一扇窗户,所有窗户都打开,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楼上楼下兼有走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有小门,大大违背了当时传统建筑封闭保守的习惯。
小楼建成时,许多人来看,看了人人摇头叹息。一位年长的风水师当即指出,小楼四通八达,既破财又不吉利,孙中山先生却笑言反驳道:“空气流通、精神愉快就是大吉大利!”
小楼的整体外观是红墙白柱,画有白色边线,楼房上下层各有七个赭红色的装饰性拱门,完全是西式建筑的风格,但进入楼内,却是青磚墙、木雕椅、供神台、长对联,完完全全变成中国明清时的古代民宅,让人惊叹不已。
屋里还有孙中山先生当年开的医方和行医用品。孙中山12岁时就在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后又到香港学医,这些教育使他学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并接触到西方民主、平等的理念。他回到翠亨村时,带头砸毁了北帝神像,为乡绅们所不容,逃往澳门,成为当地的第一位西医。
正屋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父母的照片,父亲孙达成早年曾在澳门做鞋匠,后回家乡务农,娶杨氏为妻,生下四个孩子,孙中山先生排行第三。正厅后面便是他父母亲当年的卧房,里面摆着几张酸枝木椅,桌上是孙中山先生于1885年从南洋群岛带回的一盏煤油灯。
楼上是孙中山先生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英气勃发的照片。1893年,他就是在这间书房里写下“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建议清政府依照西方制度开办学校、开设工厂,采用现代机器,保护工商业等。孙中山北上向李鸿章上书,却如石沉大海,无人理睬。孙中山看到清廷如此腐朽不堪、顽固不化,坚定地走上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孙中山在革命期间,曾多次赴海外募捐,经手的钱财何止千万?而整个故居里没有一件家具是他出钱买的,全是哥哥孙眉用在南洋经商得来的钱购置的。
一位老年游客参观完中山先生故居时说:“中山先生一生孜孜不倦,追求民主大同,而且不断修正错误,寻求真理,并且不恋权位,气概如虹,从人格和气节上,我都非常尊敬和佩服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