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静态“超感官世界”的逻辑生成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力与知性”篇中提出,“规律的静止王国”是一个静态“超感官世界”。本文主张,知性对静态“超感官世界”的经验层次以《逻辑学》“本质论”环节的“本质的关系”为其逻辑结构,并以“绝对者”范畴为其最终的逻辑基底。首先,知性在“物质”中达成对“力”的经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它超越“力的表现”而反思进“力的概念作为概念”(力和力的表现的关系)。最后,它将“自为反思”内嵌于“自在实体”中,并在“绝对者”对“映像”的“接纳”中,经验静态“超感官世界”的生成(外在和内在的关系—绝对者)。
其他文献
《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札记)》是列宁晚年最后论著、“政治遗嘱”中的重要一篇,蕴涵着他一生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总结和思想精髓,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社会主义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二)带有小农国家特点的俄国社会主义特殊道路;(三)东方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与特殊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与哲学基础,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理论的源头活水。
尽管早期批判理论的个别时代诊断可能会显得陈旧了,但是它独特的批判方法仍可被视作“活遗产”。这种独特的批判方法就是内在批判。早期批判理论所阐述的内在批判,仍然是追求人的解放最为恰当的方法。遵循内在批判就是要在社会现实中挖掘解放的潜力。不可否认,早期批判理论对于时代的某些诊断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最为致命的副作用就是使得内在批判不再可能。为了继续推进批判理论的发展,就必须要修正早期批判理论的某些时代诊断,以使得内在批判重新成为可能。这既是贯穿第二代、第三代批判理论家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当代诸多批判理论家努力的
唯物史观逻辑包含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三重内涵。“社会永恒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合理性的思想前提根据,“认知创新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合理性的思维方式根据,“逻辑演变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合理性的内在关联根据。理论价值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方法论意义,可以被概括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思想方法论”,目标是能够准确表征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实践价值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方法论意义,可以被概括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实践方法论”,目标是能够准确表征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历史价值意义上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问题是事关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及其主体向度理解的重要理论问题。为反叛第二国际理论家将辩证法庸俗化为缺乏内容奠基的形式方法,青年卢卡奇开辟出“近黑格尔阐释”路径,立足于“总体”范畴确证深入社会历史现实的辩证法。但其与马克思返回黑格尔诉诸于历史辩证法仍有根本区别。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并不缺乏关怀人类生存境遇的主体向度,为此他在《资本论》中洞察到资本的自我活动与“绝对理念”辩证运动的内在相似性,揭示了资本作为“同一的主体-客体”对人之主体性地位与作用的消解。青年卢卡奇则基于劳动本体论指认社会历史的
把循环当成解释世界的认知图式,这是早期中国的说理思维之一,并能被视为中国古人缔造世界观的基本策略,内容包括:(1)循环图式提供了一种将世界整体化的策略,即设想某种一元复始的循环,可以消弭差异,视万物为一体;(2)循环图式也提供了一种将世界规律化的策略,即设想某种多元更替的循环,可以预判周期,视变化为重演。因此用循环解释世界,这种说理思维支撑了中国古代以一体论与周期论为基本主张的世界观。
尽管孟子描绘的君子人格需要成就“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要求,但“礼”在孟子思想中似乎处于辅助性地位。“礼”或者被认为是习俗规范,因能实现“仁”与“义”而具有工具价值;又或者有学者认为孟子之“礼”论具有较强的内化倾向,道德性的“礼”弱化了“礼”的外在规范性。同时,在《孟子》中,先贤也有貌似“违礼”的行为,孟子以“权”变解释这些行为是合理正当的。如是,初读《孟子》,难免留下请“礼”让位也未尝不可的印象。然而,对于孟子来说,“礼”并列为四德之一是有必然性的,对“违礼行权”也给出了严格的规定。通过分析《
刑名新思潮对礼乐老传统的冲击和挑战动摇了周代政治的权力论证体系,新旧两套系统急需对权力-秩序体系进行重新诠释或建构,作为秩序建构的工具——“名”的问题就此提出。“名”可用来表征春秋中期以降的社会危机,对“名”问题的回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诸子的“哲学突破”。从“无名”到“常名”揭示了《老子》对“道”的建构过程,即反对本质是“以智治国”的礼、法符号系统,并经由“无知”开启形上之“道”的建构。《老子》继承了“名”的秩序意义和“德”的话语,使“名”突破了作为权力符号的限制而成为一种普遍秩序,并将“德”的价值意味赋
本文分疏了牟宗三“良知坎陷”说中的康德与黑格尔哲学资源,剖析其两层存有论的内在矛盾及其缺失。牟氏在证成现代民族国家时,预设了康德式两层存有论的义理架构,在论证方式上则引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牟宗三证成道德的形上学,建立两层存有论,但他认为现象只具有认知的意义,人的德行与法权并不在其中,使二者暗而不彰。顺着康德的理路,牟宗三哲学中法权与德行两个方面的缺失都可以得到补足。
胡塞尔将超越论的建构刻画为从本质现象学到意向心理学的建基生成,并将此建构的基础具身化为零位身体从原区分、相互压抑到意向融合的构造,而拉康则对此作出了两个关键性的突破:首先,在镜像阶段理论中揭示出意向融合的本质是误认和异化;其次,以根基于客体小a的存在的拓扑构型改写了纯粹意识的流形结构。胡塞尔以母婴间身体性的融合关联为基础建构零位存在,但拉康认为,零位存在最终建基于在先于前摄的“将来”相位上永恒涌动的客体小a,正是通过对这种特殊客体具有的新的本质化和时间化的揭示,我们在拓展现象学的直观与存在范围的同时,也获
以迪尔特·亨利希为代表的海德堡学派提出了“自身意识的问题”,并对关于自身意识的反思理论作了批评。在面对分析的心灵哲学中的高阶表征理论与一阶自身表征理论时,这些批评彰显了其理论效力。在构建自身意识的理论模型时,我们要避免陷入海德堡学派所批评的反思理论。在现象学的传统中,我们通过对意识的时间结构、具身性,以及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交织的现象学分析,能够有效回应海德堡学派的批评,从而提供一条研究自身意识的哲学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