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听到学生反映:“数学课上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出现这种情况既有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如下方法:
一、从教法方面想办法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关心体贴学生,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三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①蜻蜓点水。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是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②猴子掰棒子。这样的学习是边学边丢,缺乏效益观念和逻辑性。③囫囵吞枣,生吞活剥。这样的学习会造成以偏赅全,失之全面,缺乏辩证观点和联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式的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咀嚼消化,使知识积少成多并形成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3.教会学生解题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研究“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要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自己不会思考,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而基础知识是形成解题思路的根本。另外,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
4.关心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好”学生。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这些人中的60%在校学习时为后进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巴尔扎克、雨果等,他们都是某些老师眼中的后进生。后进生的智商大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在知识上有了断层,逐步沦为后进生。实践证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教师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后进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困、促中的工作。
二、从学法方面找出路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
1.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课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培养学生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不因为担心别人笑话自己的问题简单幼稚而不好意思提问。经常提问,还可以使学生从怕问、不会问逐步发展为想问、善于问。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就有一份收获,就有一点进步,也会有一个好心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
3.引导学生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上课时真正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正确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等,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责 编 肖 飞)
一、从教法方面想办法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关心体贴学生,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三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①蜻蜓点水。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是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②猴子掰棒子。这样的学习是边学边丢,缺乏效益观念和逻辑性。③囫囵吞枣,生吞活剥。这样的学习会造成以偏赅全,失之全面,缺乏辩证观点和联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式的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咀嚼消化,使知识积少成多并形成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3.教会学生解题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研究“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要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自己不会思考,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而基础知识是形成解题思路的根本。另外,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
4.关心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好”学生。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这些人中的60%在校学习时为后进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巴尔扎克、雨果等,他们都是某些老师眼中的后进生。后进生的智商大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在知识上有了断层,逐步沦为后进生。实践证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教师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后进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困、促中的工作。
二、从学法方面找出路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
1.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课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培养学生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不因为担心别人笑话自己的问题简单幼稚而不好意思提问。经常提问,还可以使学生从怕问、不会问逐步发展为想问、善于问。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就有一份收获,就有一点进步,也会有一个好心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
3.引导学生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上课时真正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正确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等,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责 编 肖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