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专业化成长需要“五动力”

来源 :辽宁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校长专业化成长与领导力的提升,成为乡村教育均衡而充分发展亟待突破的课题。以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专业化成长为例,进一步梳理探索实践的过程与成长归因,以外部环境、关键事件、自主规划、团队建设、信念坚守等要素展开探讨,为乡村校长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借鉴范式。
  關键词:乡村教育改革;校长专业化成长;实践研究价值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保障乡村地区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存在。近年来,乡村小规模学校遇到了困境,亟待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改革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专业成长是关键。以“五动力”要素促进校长专业化成长,是区域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特色方式之一。
  一、乡村校长专业成长需要推动力
  (一)外部集聚的推动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每年举办一次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推进会,为乡村校长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从国家发展高度进行部署与决策,为乡村校长专业化成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同年,温州市政府推进三年创建100所“小而优”学校计划,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政策落地,在学校内涵发展、软实力提升、校长专业化成长等方面有了重要的保障。永嘉县小规模学校改革多措并举,立足课堂实践,从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成为区域学校改革促进校长成长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二)培训情境创设的推动
  一是培训立足理念转型,通过大容量、多场次的培训活动,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依托专家、名校长专题引领,转变教学理念;二是改革培训重在氛围的创设,校长做好规划设计,动员教师学习小班化理论,积极参与改革,从外部影响内化为自觉信念,形成良好的氛围;三是改革注重尝试与实践式的培训,经过大量的小班化考察实践,获取多元化课改成功的经验,以大量跟进式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进行尝试实践,为小班化改革创设情境与校长专业化成长奠基。
  (三)内在需求激活的推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以目标创建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校长从项目创建中分享到更多成功的快乐和荣誉。乡村校长要把握好改革的先机,为自我专业化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校长不仅要敢做敢为,更要带动教师一起参与改革,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学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校长要做好应对机遇与风险的心理准备,勇于正视改革中的困境、挫折与风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历练自我。
  二、乡村校长专业成长需要驱动力
  对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决策推动固然重要,但是学校自身改革的驱动更重要。学校的发展看校长,校长必须描绘学校发展的近远景目标,借助“关键事件”,驱动学校朝着一个既定的改革目标前行。
  (一)以小班化改革为任务驱动
  学校改革以“关键事件”为核心驱动力。学校发展坚持以课堂变革为主线,以小班化教学为切入点,转变办学理念与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校长的软实力,加强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首先,校长进行学校改革要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相融,为小班化课堂变革服务。将地方的山水田园、古村落文化、自然景观等融入到课堂、校园、课程,成为校长积淀文化内涵的底色。某乡村学校以“走进古村”为特色课程活动载体,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向、方法,全程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体验项目化学习过程。教师帮助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协助完成项目实践的过程。以课堂学习、实地走访、采集样本等形式,了解学习古井、古渠、古船、古门、古亭、古训、古风、古人,深入了解古村落背后的田园耕读和“文房四宝”的文化布局,积淀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
  其次,校长要用好校本资源。一方面要正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数少、办学效益低、基础设施经费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要转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整合优化、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推动学校课堂变革,促进校长专业化成长,借助改革治理驱动学生、教师、校长共同成长。校长要发挥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小班化改革成为师生成长的载体,师生积极参与小班化改革,通过改革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校长随着师生的成长而成长,师生又成为学校改革人力资源的有生力量。
  (二)以“仿模”“刻模”“成模”为过程驱动
  改革要有厚积薄发的充分准备。校长要大量学习,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其学习借鉴中要经过“仿模”“刻模”“成模”三个阶段。
  “仿模”即技术输入阶段。在“仿模”中,校长不要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深入细致观察,重点关注改革中突破的“关键事件”。“仿模”坚持以学校实际为立足点,从“点”上精准切入,力求改革稳步推进。
  “刻模”即自造模型阶段。小规模学校借助小班化改革大约经历2~3年的时间,通过“刻模”进行理念的转型与方法的迁移,逐步与学校改革的现状进行磨合、融通,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改革方式走向成熟。
  “定模”即技术输出阶段。“定模”经过5年以上或更长的时间推动深层领域的改革,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模式,无论是在纵向、横向或时空等都进行全方位地推动,形成的经验、理论观点、探索方式被认可与信服,产生影响力,可以提供给他人学习与借鉴。这样有利于学校改革与发展,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成长。
  三、乡村校长专业化成长需要自主力
  (一)坚持读书与培训
  读书是校长成长的第一途径。校长不仅要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专业书籍,还需要读学科教育、课程改革、小班化改革等书籍,理清改革的脉络,注重改革过程的探索研究。坚持广泛阅读人文、科普、哲学等著作,丰富内涵,拓宽视野。
  乡村校长成长不仅要读好书,还要重视培训的支持作用。培训能激发学员与专家间的思维碰撞,改变人的理念与行为,提高生存技能与生活质量。
  (二)坚守课堂教学   学校管理是校长的核心工作,而坚持课堂教学是校长专业成长最根本的支持要素。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坚持进课堂教学是校长提升文化引领的基石。
  县教育部门为校长专业化成长创设更多的平台,激励校长上好课,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校长必须坚守课堂主阵地,以小班化课改为创生点,主动上好校级、县级小班化教学示范课,或更高级别的公开课,积极参与省、市、县的赛课与“三坛”评比活动,夯实学科教学基本功。校长成为课改的先行者,引领更多的教师走向成功。
  (三)坚持教育教学研究
  写作是学校管理、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内涵的提升,研究是写作的细化和深化。写作包含课题研究、项目研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持续的研究给校长的专业化成长注入生命活力,为校长的专业化成长拓展思维空间、提高站位,为校长持续深化改革提供了自信。校长可利用多种渠道展開研究,快速促进专业化成长,如年度论文撰写、课题报刊杂志发表以及撰写观点报告、博客短评等。
  四、乡村校长专业化成长需要凝聚力
  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校长的成长需要抱团取暖,带着教师一起前行,不仅分享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同享拼搏的过程。
  (一)组织一个团队
  乡村学校教研力量薄弱是共性的问题。每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一般有20多名教师,语数学科能组成教研组,但其他小学科人数少难以组成一个教研组;教研组新教师居多,优秀教师流动快,学校教研发展缺少名师、骨干教师的支持与引领;研训平台狭小,举办县级以上各类的研训交流活动机会少,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诸多原因带来了教研组建设的滞后性问题。因此,乡村小规模学校单凭教研组的力量提升教研水平是不够的。为了改变教研组的薄弱现状,校长着力思考教研活动组合,采用灵活多元的策略,在校内把教研组的活动变为全校的活动,在校际组建小规模联盟校开展教科研活动,变小为大,变弱为强,激活小学校连片、小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为每位教师创造参与、分享成功的机会,实现组与组之间纵向无边,校与校之间横向无界。
  (二)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校长要实现团队成长的目标,首先设计与规划团队发展的近远景目标,有预则立。其次,按照设定的发展目标一以贯之的践行,推进小班化课堂变革,关注变革的过程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关注学生参与、发言、展示、评价能力的提升,不断地实践、反思、转型、提升。在改革实践中,校长与团队专业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并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共同分享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三)加强跨学科的影响
  校长主动积极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提出共性的听评课建议,及时做好引领指导。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设计发展规划,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优、评先、评职活动,并帮助教师做好设计策划的准备。
  五、乡村校长专业化成长需要毅力
  首先,校长专业化成长需站高望远,在校本课程研发上发力。乡村学校校长承担课堂变革与课程研发的多重责任,对校长来说既有压力与挑战,又是机遇与动力;既是改革的关键期,又是校长专业成长的最佳期。校长做好长远的思考与谋划,凝聚全力践行课堂变革,加大力度推进校本课程研发,在破解改革的困局中让自己更快地得到专业化成长。
  其次,校长除了要在改革中赢得环境、技术、资源的支持之外,自身的毅力也很重要。改革取得成效是有周期性的,快者3~5年,慢者5~8年或更长的时间。乡村学校校长不仅要有雄鹰展翅飞翔的能力,更要学习蜗牛慢爬的本领,在坚守中得到专业化的成长。
  区域几十所学校经过小班化课程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各有特色的课改模式。小班化改革与校长(教师)成长的多维互动取得了成效,成为区域有特色与影响力的方式之一。可以说,坚持改革成就了好校长,好校长改变了一所学校。
  参考文献:
  [1]范胜武.重构学校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赵昆伦)
其他文献
期刊
加强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汲取传统劳动教育的经验,进行拓展创新,建构并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转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学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足课程,将劳动课纳入教学计划中,1~6年级每周设置1节课,安排肯动脑、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任教这门学科,保证课时与质量。 
期刊
期刊
期刊
自闭症是一种在儿童发展时期出现的发展障碍。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在智能方面发展不平衡,会出现异常行为,比如言语获得迟缓,有重复和刻板行为,缺乏想象;擅长于机械记忆,强迫性地坚持惯例或常规,进行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对感知觉经验做出异常反应等;在社会性领域也存在着障碍,尤其不能理解如何进行社会性互动,很难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这些能力缺陷使得他们在社交情境中缺乏恰当的社会交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