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白石自说自画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白石将艺术视为“寂寞之道”,从不宣传自己,日记和文章也向来不示人。在老人逝世后,家属将包括手稿在内的遗作捐给拟建中的齐白石纪念馆,后因种种原因,纪念馆并未建立,所以这些遗作被辗转收藏于北京画院。今天,这批手稿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北京画院主办的“人生如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特展向世人提供了鲜为人知的关于齐白石生活、思想、情感、性格、交游、成长和艺术创造等各方面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展览的意义在于整个板块中以老人的自述做框架,以画作、手札为呈现元素,而没有过多的说教与阐释。
  齐白石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在诗书画印各方面的成就在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与敏感的艺术潜质,在于他一生中得力于胡沁园、樊樊山、王闿运、夏午诒、郭葆生、林风眠、徐悲鸿等一批“知己有恩”,也在于他的健康与长寿。从那一本本日记、诗稿、手札中,可以想见一位50多岁的长者在“五出五归”路途中,于驿站、于舟中、于邮亭提笔舔墨,匆匆记下当时当地的所见、所思、所想,有些近乎生活琐事。这些长年积累完整地呈现在此次展览中,雕琢出一位丰满而鲜活的白石形象,让我们有幸能够从艺术家主体的角度,更为深入地体味白石老人笔下的艺术人生。
  齐白石《十二属图》
  关蔚山1959年捐赠。齐白石自题“十二属图”:“藯三(山)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先生今已为友也,出画属题四字,予始得知心苦。八十五岁白石,乙酉”。
  齐白石早期木雕作品:雕花床一号床楣(局部)
  光绪三年(1877年),我15岁。乡里有位人称“齐满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名字叫齐仙佑。父亲跟他说妥,我去拜他为师,跟他学做木匠手艺……光绪四年(1878年),我16岁。大器作木匠,非但要用很大力气,有时还要爬高上房,家人怕我干不了,想叫我换一行别的手艺。我把愿意去学小器作的意思,说了出来。父亲打听得有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领个徒弟。托人去说,一说就成功了。周师傅的雕花手艺,在白石铺一带,是很出名的,他用平刀法,雕刻人物,尤其是他的绝技。我的名字,也跟着他,人人都知道了。人家都称我“芝木匠”,当着面,客气些,叫我“芝师傅”。
  左图:齐白石摹《芥子园画谱》中的“黛玉葬花”
  光绪八年(1882年),我20岁。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初二三集,可惜中间短了—本。虽是残缺不全,但从第一笔画起,直到画成全幅,逐步指说,非常切合实用。晚上,我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16本。从此,我做雕花木活,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花样既推陈出新,不是死板板的老一套,画也合乎规格,没有不相匀称的毛病了。
  右图:齐白石《借山图》卷(局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我40岁。那年秋天,夏午诒由翰林改官陕西,从西安来信,叫我去教他的如夫人姚无双学画。郭葆生也在西安,怕我不肯去,寄了一封长信来,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观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我经他们这样督促,于十月初,别了春君,动身北上……宣统二年(1910年),我48岁,我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画了一遍,编成《借山图》卷,一共画了52幅。
  《庚申日记并杂作》中有关梅兰芳的记述
  民国九年(1920年),我58岁。我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我跟梅兰芳认识,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记得在九月初的一天,齐如山来约我同去的。兰芳兴情温和,礼貌周到,可以说是恂恂儒雅。当天梅兰芳叫我画草虫给他看,亲自给我磨墨理纸,画完了,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非常动听。有一次,我们到一个大官家里去应酬,满座都是阔人,他们看我们衣服穿得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该贸然而来,讨此没趣。想不到兰芳来了,对我很恭敬的寒暄了一阵,座客大为惊讶,才有人来和我敷衍,我的面子,总算圆了回来。事后,我很经意的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兰芳,题了一诗,有句说:“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势利场中的炎凉世态,是既可笑又可恨的。
  《壬戌纪事》中有关陈师曾携齐白石画赴日参展大卖一事
  民国十一年(1922年),我60岁。春,陈师曾来谈:日本有两位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来信邀他带着作品,参加东京府万工艺馆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叫我预备几幅画,交他带到日本去展览出售。我在北京,卖画生涯,本不甚好,有此机会,当然乐于遵从,就画了几幅花卉山水,交他带去。
  陈师曾从日本回来,带去的画,统都卖了出去,而且卖价特别丰厚。我每幅就卖了一百元银币,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纸,卖到二百五十元银币。这样的善价,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经过日本展览以后,外国人来北京买我画的人很多。琉璃厂的古董鬼,就纷纷求我的画,预备去做投机生意。一般附庸风雅的人,也都来请我画了。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
  齐白石《启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我80岁。北平沦陷后,我深居简出,很少与人往还,但是登我门求见的人,非常之多。我怕他们纠缠不休,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干脆在大门上贴一张纸条,“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其他文献
王琦、张松茂、周国桢、刘正、左正尧、张国君、白磊、白明、许群……7月28日,多位中国现当代陶瓷界艺术大师、名家的力作出现在位于上海黄陂南路上海陶瓷文化产业园内的上海通艺术中心内,作为上海通艺术中心开业的首个展览——“十年通现当代陶瓷精品展”,开展近一个月来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粉丝们的关注。  展览以回顾展的形式展出了民国时期景德镇名家及现当代陶瓷工艺大师的近百件作品。畅游其间,人们可以欣赏到王琦、段
期刊
宋代 建窑油滴天目盏  宋代盛行斗茶,最上乘的斗茶用具,当属产自福建建窑的茶盏。由于斗茶过程中,要看浮沫和击拂的情形,而浮沫是白色的,在黑釉茶碗里看得最清楚,所以斗茶者皆对黑釉茶盏情有独钟。  提起宋代的茶事活动,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斗茶”。斗,顾名思义,就是一较高下的意思,茶叶的优劣、茶水的好坏、茶具的良莠、品位的高低等等,让好茶者有了显示身手的兴致。当然,茶之斗并不是要拼个你死我活,只是带点
期刊
孟凡贵:“至少知道去一个店里应该点什么。”  除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孟凡贵先生其实在圈子里还有个身份——美食家。业余主持美食节目、出书、担任报纸和杂志的美食版块策划顾问,他打趣自己:“我就是个大馋人。”  当然,真正的“馋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吃不吃得到、吃不吃得下,吃的时候懂不懂是必要条件。对此,年逾花甲的孟先生可以说深谙此道。采访他的时候,正好赶上朋友给他送了一些茉莉普洱,于是,我们的谈
期刊
北宋 越窑青瓷瓜棱执壶 河南博物院藏  与唐代煎茶不同,宋代盛行点茶的风尚,即将碾罗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用茶瓶煮水来冲点,再以煎好的沸水冲进去,随后用竹子制成的“茶芜”搅拌,形成乳状汤汁。而在这一程序中,以执壶为代表的茶瓶自然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茶具。  瓷茶具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随着社会饮茶方式的改变及点茶法的流行,瓷茶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普及,成为主流茶具之一。宋代瓷茶具产地广泛,数量众多,品类丰
期刊
“20年前,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创始人陈东升、王雁南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纽约,观看国际拍卖巨头的拍卖会。20年后,多位中国艺术品拍卖界先锋人物搭乘同一架飞机来到纽约,与海外诸多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纽约时间3月13日,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在纽约曼哈顿举办的“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上发出上述感慨。而此言也道出了不少艺术品市场人士的心声:“
期刊
明 时大彬制紫砂圈钮圆壶  紫砂茶具在明清时期风行一时,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雅士废弃了繁琐的饮茶程序,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尽情发挥,充分体验自然带给人的静穆、温和、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唯采芽茶以进”(明·沈德符撰《野获编补遗》)。这对朱元璋来说是为体恤民情,以至高皇权来改变朝廷喝饼茶、精点茶之风。因为他出身于农民,深知种制龙凤团茶
期刊
丁云鹏《煮茶图》 无锡市博物馆藏  竹编茶炉、宜兴陶壶、白瓷茶杯、朱漆茶托、花石茶几……此图完整地还原了明代文人煮茶、喝茶时的场景,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品茶空间营造与茶具陈设的重视。  茶为香叶嫩芽,经日月之辉映,得天地之精华;画为人之心语,诉之于笔端,飘然而天成。茶与画初看并无因缘,细究却又天然契合:品茗高处是清韵,画至佳境是幽雅。恰如苏轼所言,“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
期刊
初春的某个午后,被雾霾笼罩了数日的北京终于露出了难得的清明。温暖的阳光洒进一间茶室,与茶汤袅袅的水汽和淡淡的茶香融合在一起,让人不由地放松,静下来,慢下来。一方素朴的带着茶渍和火痕的淡青色茶布,出自晓芳窑的茶壶和闻香杯,随身携带的台湾冻顶……茶和水在袁安若手中犹如一幅流动的画,轻柔、舒畅而又独具韵味地融合在一起。袁安若女士是来自台湾的茶人,心饮茶道的创始人。就在这样一个静谧温暖的午后,本刊记者在京
期刊
清乾隆 白地轧道红彩戏珠龙纹盖茶碗 (一对)  清代,茶艺逐渐从上层社会普及到民间,经过不断改造演变,各种俗饮方法相继出现,并由此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饮茶风习。而盖茶碗成为这一俗饮风气的代表性茶具。  盖茶碗,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盛行的一种重要陶瓷茶具。明代陈师曾在《茶考》中批评直接用茶瓯冲泡茶叶,有味不尽出、费而可惜等不足之处。盖茶碗,正是陶瓷艺人针对这种批评,对茶具进行改造的结果。  盖
期刊
和京城茶具收藏家汪帮宏先生一起品茶畅聊茶文化的时候,他刚刚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一个关于茶具和茶文化的讲座。汪帮宏与茶、与茶具结缘已有多年,对茶文化、茶具与茶文化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汪帮宏看来,茶与酒都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与“宋人多饭酒”不同,饮茶象征着高品位,古代人的观念中,只有雅士才能在一起喝茶。当然,饮茶不乏实用之处,不过把它看成一件雅事,说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