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杭州“最美民警”,请走好

来源 :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时间给父亲过生日,来不及侦破心心念念的系列盗窃案,更来不及亲手接过刚刚获评的“杭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证书,33岁的一生就这样匆匆走过。
  他是季越坎,建德市公安局乾潭派出所原刑侦副所长。很遗憾的是,这一次,他没能如名字一样,越過这道“坎”——在侦办辖区系列盗窃案期间,因血压增高,突发心脏主动脉爆裂,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1年1月29日凌晨2时许因公牺牲。
  来不及整理的警服和还没记完的笔记
  季越坎突然走了,没人愿意相信。乾潭派出所的楼道里再也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
  所里的302房间,提示“在岗”,这是季越坎的办公室,和教导员应亚敏的办公室紧挨着。
  门没锁,沙发上有一套洗好但还没有叠好警服。橱柜架上,两袋囤着的泡面还没来得及开封。翻开摆放在桌边的工作记事本,最后一页停留在1月28日,记完第一点后,第二点只留了个“2”,后面的还没来得及写上。
  和季越坎共事虽只有15个月,但46岁的硬汉应亚敏瞬间哭成个泪人:“我一接到消息就赶去医院,见到他的时候哪里想到是最后一面,平时阳光,爱打篮球,孩子才2岁,又是家里的独生子,换了谁都无法接受……”
  33岁的一生,只有“薄薄的那么几个篇章”,但奋斗的岁月却从字里行间清晰地跃入眼帘:2009年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后在建德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梅城派出所、乾潭派出所工作,曾获个人嘉奖、十佳民警、个人三等功、优秀公务员等荣誉。这一生,虽短暂却充满着闪光的足迹。
  他是我人生的导师和工作的领路人
  在乾潭派出所,有个传帮带的好传统。
  24岁的蒋铖燚,是季越坎到乾潭派出所后带的第一个徒弟。亦师亦友,是蒋铖燚对于这段师徒关系的最佳定义。蒋铖燚红着眼眶、双手紧扣,低声吐露心迹:“其实我有点内向,但到了所里后,跟了我师父,他经常和我说,胆大心细,放手去学,放手去做,就没有到不了的境界。10个月的跟班学习,我收获很大……”
  过了一段时间,季越坎决定让徒弟蒋铖燚试着办案。每每在办案前,季越坎都把注意事项写在纸上,避免徒弟走弯路。有次做笔录时,蒋铖燚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季越坎仔细核对笔录后,马上指出徒弟的笔误。“师父办案非常认真仔细。”因为老家在寿昌镇,距离所里有一段路,蒋铖燚这10个月经常住在所里的宿舍。巧的是,师徒两人在同一间寝室,还是同一个值班组。蒋铖燚说,每天凌晨才见师父回寝室休息,“他工作起来比我们年轻人还要拼”。
  1月28日傍晚6点多到8点,师徒两人还有过三次通话记录,因为最近正在侦办系列盗窃案,两人就案情进展进行对接和讨论。蒋铖燚的手机里,保存着和师父的一张合影,那是师徒俩侦破一起案件后,当事人送来了一面锦旗。“师父让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奔波
  1月28日下午,乾潭派出所辅警罗淦和季越坎一起去查看辖区系列盗窃案的几个案发现场的监控。由于拷贝监控需要时间,其间,季越坎又带着罗淦走访了周边小区,查看是否有其他社会监控拍到相关线索。
  当天,两人忙了一下午,发现其中有一户房主安装在自家大门外的监控可能拍到嫌疑人经过的画面。由于当时大门紧锁,季越坎马上联系了房主,可是对方要在当晚8点后才到家。季越坎本想一直等下去,可罗淦说自己和这户人家住得近,当晚再来一趟也方便,季越坎拗不过劝,才先回去了。罗淦说,如今回想起来,那天,季越坎显得有气无力,跟平常完全不一样,联想到前两天出警时,季越坎曾说过“有些累”,他不免担心。“但晚上八点多,我跟他汇报工作进度,他还在微信群回复。”
  这样奔波的画面,在季越坎过去11年的刑警生涯中常常出现。
  2016年,建德市首起社保基金诈骗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广,但季越坎积极取证,为案件成功侦办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7年12月10日深夜,面对溺水警情,他不顾寒冷,跳入富春江中,将落水女子移到岸边,全力施救。
  2018年,因工作表现突出,季越坎被抽调至市局扫黑办,负责扫黑除恶线索核查工作。他牵头起草制定《建德市公安局扫黑除恶线索排查手册》,有效规范线索排摸、核查方式方法,累计核查线索300余条,确保“条条有结论,件件有跟踪”。
  2020年,乾潭刑侦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破获刑事案件37起,移诉55人。特别是破获盗窃案件29起,破案率位居建德市公安局全局第一。
  转载自《浙江日报》
  编后语
  季越坎虽然走了,但一群人都在怀念他。他曾说过:“没有简单的案子,但再难的案子也必须找到方法。”凭着这样的信念,从警12年来,他扎根基层、务实工作,主办刑事案件2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他也曾说过:“作为警察,不管案子大小,都要尽力帮群众,否则对不起头顶的警徽。”正是这种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我们的城市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其他文献
根据市委十二届六次会议作出“南启”的决策部署,湘湖·三江汇将规划建设杭州的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山水营城”的新模式将大幅减少安置房的建设面积,在这种背景下,推行“1+X”多元化组合安置模式是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更优模式”,以期能促进该区域征迁安置体系的科学化。  征迁安置面临困难与挑戰  以位于萧山区最西翼的闻堰街道为例,其全境处于湘湖·三江汇的规划范围内,区域内所有的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规划管控。
期刊
孤山是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岛,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南临外湖,北濒里湖,碧波萦绕,如静泊湖中的一叶扁舟。明代王瀛描写孤山:“绿涨四围水,青浮一点山。”  孤山是个孤岛,说孤山不孤,有地质、地理和人文方面的原因。  从地质上讲,孤山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整个岛在地质上与周边群山是相连的,是栖霞岭的支脉,所以说“孤山不孤”。  从地理上说,孤山原是西湖中一个孤岛。后来,岛的东面建了白堤和断桥,岛的西北
期刊
萧山区作为核心区,将奋力打造未来城市实践区的样板地。  实现山水与城市共融,厚植美丽底色。聚焦“最江南”,优化城市设计,强化景观管理,打造兼具江南韵味、杭州特色、萧山元素的“绿心公园”;围绕全域景区化目标,以湘湖保护开发为核心,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绿化景观、夜景照明提升等工程,用心绘好“绿水掩映青山,城脉拥湖通江”的美丽画卷。  实现历史与人文辉映,沉淀文化底蕴。聚焦“最艺术”,延续
期刊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三江汇管委会)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必胜的决心和信念,谋定快动奋力跑、重整行装再出发,加快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秉持头雁标准,以排头兵的姿态勇扛使命担当。充分学习借鉴雄安新区、浦东新区等先进经验,从现代富春山居、多元文化共生、策源创新发展、未来生活场景、开放善治平台五个维度协同推进未来城市實践,以国际的视野、未来的视角,唱好“西湘记”。  瞄准未来愿景,以先行者的气
期刊
本书将“有关中国革命及其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作为全书的研究宗旨,致力于将中国20世纪的思想和历史建构为思考的对象。开篇即开宗明义,对于“世纪”这一概念的“诞生”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阔又纵贯的阐释与分析,其余篇章主要聚焦于从“世纪诞生”时期的系统性断裂与置换、民族国家危机、“一战”与“亚洲觉醒”、五四启蒙运动、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结点中寻找“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  这
期刊
近期,杭州正式启动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建设。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交汇处的湘湖·三江汇区块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涉及西湖、滨江、萧山、富阳四区,其中核心管控区面积265平方公里。这里既是2500多年前的吴越文化遗址,也是700余年前黄公望隐居并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历史之地,也是造纸、剪纸、制笔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地,更是集聚人才、技術、资本、信息等高端资源,带领杭州拥抱未来
期刊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中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场景,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時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可感的细节,描绘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矿场女
期刊
市规划资源局将立足自身职能,主动服务、全力支持。  主动对接,不折不扣受领任务。落实专班专人,主动上门与三江汇管委会做好对接,接受任务分配,及时分解落实,加强推进督查,确保按时完成。  对标先进,做好规划指导服务。借鉴雄安规划理念,立足三江汇生态本底和整体风貌,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着力构建“不一样”的城市空间;在三江汇区域率先开展空间智治“数字化”改革,创新引入数字规划、三维实景
期刊
圆桌会提供了一个话语转换平台  张平:《我们圆桌会》已经开办了十年。自开办起“圆桌会”最坚实的支撑力量就是杭州的专家学者们。为什么呢?  余逊达:圆桌会在城市治理、民主发展、提升市民素质、塑造政治生态以及促进公共治理、發挥媒体功能等方面都有创新。这是专家学者们想去研究它的一个动机。  方益波:圆桌会一大特点是,把很多领域的思维话语体系打通了,包括学者学术的思维、政府机关行政化的思维以及老百姓日常生
期刊
杭州最有名的杭帮菜,要数西湖醋鱼。说起西湖醋鱼的美味,人们就会想起那家坐落在孤山南麓的百年老店——楼外楼。  楼外楼原址在广化寺(孤山寺)与俞楼(俞樾寓所)之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楼外楼迁至东面的湖畔老店太和园的旧址。西湖醋鱼最早在此店应市。  说起西湖醋鱼这道名菜的来历,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此菜为俞楼主人、清末儒学大师俞樾根据前人所积累的经验首创。比俞樾早些时候的清代文人梁绍壬,在他所著的《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