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小柴胡汤在儿童鼻鼽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中医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鼻鼽常伴有鼻塞、清涕连连、喷嚏、黏膜水肿、腺样体肥大,鼻涕倒流致鼻后滴漏综合征,进而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首提“一气周流”理论并构建出一个中土翰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生理结构,他认为人体之气以中土之气为枢轴核心,其左升为肝为心,右降为肺为肾,离火中含癸水之阴,坎府中含心火之阳,从而形成了一气周流稳固的生理状态,但当致病因素无论外感亦或内伤作用于人体导致一气滞流、壅塞,遂生诸病.本课题组认为小儿鼻鼽及一系列的伴发症状与“中土盛衰,中气不运”密切相关,治疗上重视运转中土,引导一气回归原路周流,每获良效.
其他文献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田德禄教授对于本病有深刻且独到的见解.田教授认为泄泻当根据其病程分为暴泻、久泻,前者病程较短,与外邪饮食相关,后者病程较长,与久病体虚、情志失宜相关.田教授根据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在治疗中将病机治疗与脏腑论治相融合,从脾胃立论,兼顾肝肾.对于感受外邪者治湿为要,分型立论;饮食所伤者通降清泄、逐邪外出;久病体虚者甘缓升清、暖肾培中;情志不调者疏利肝脾、化痰祛瘀;久泻不固者酸收敛阴、涩肠固脱.临证中常数法合用,虚实并调,形成一套独特的辨治体系.
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方法,以呆病及其核心症状为主线,将古代医籍中的零金碎玉串联成文,从病名演变、病机更新、脉证并治等方面,勾勒出我国呆病防治的理论源流.我国认识呆病的历史有2000多年,从西汉时期《黄帝内经》首见“善忘”症状名和“肾藏志”理论,到东汉时期《伤寒论》提出“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新说及其脉证并治,为呆病的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传承之中更有创新,如明代晚期《景岳全书》首创“痴呆证”疾病名并提出“扶正”治法,清代早期《辨证录》又名“呆病”并设立“呆病门六则”专篇和“治痰”大法,丰富了呆病的诊治理论和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前外周血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4例恶性肿瘤(宫颈癌74例,肺癌65例,卵巢癌55例,结直肠癌50例,胃癌43例,食管癌35例和胰腺癌32例)患者作为肿瘤组,并按照TNM分期分为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肿瘤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病程较长、多发生于女性非哺乳期、病因未明、具有非特异性的乳腺良性炎症性疾病,易误诊误治,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不乳儿乳痈”“乳漏”等范畴,中医药对该病的诊治有一定疗效.本文探讨基于“伏邪理论”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时辨证分期论治:急性期清热化痰散结以透邪,亚急性期温阳通络化痰以祛邪,慢性期益气通络化痰以除邪,同时配合适时手术的治疗理念,使隐匿潜藏之伏邪消散,则邪祛正安,为本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目的 挖掘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组方用药规律,并探讨其核心配伍组“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使用Excel 2019进行文献收集和筛选,再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SPSS Statistic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标准化的中药进行频数与属性统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配伍组进行KEGG通路分析,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在纳入的307个临床组方
目的 系统评价哮喘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方法 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关于哮喘与中医体质关联性的横断面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等,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1月12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依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以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中医从“病”“症”角度探讨BCRL病机,主要集中在虚、痰、瘀、毒4个方面,且相互交叉、互为因果、互相联系.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时需病症结合、辨证论治.中医药干预方式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拔罐、推拿导引等,防治手段呈现多环节、多途径的优势,但存在着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辨证施治可重复率低,缺乏长期疗效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以及疗效评价在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尚显不足等问题.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人乳腺珠蛋白(hMAM)、乳腺小黏蛋白(SBEM)和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因子19(CEACAM19)mRN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4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5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乳腺病组)和5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hMAM、SBEM和CEACAM19 mRAN表达水平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SBEM和CEAC
虚劳是一种由外感、内伤、七情过度所诱发,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俱损为基本病机的慢性虚损性疾病,也可作为症状出现在诸多疾病中.叶天士对于各类杂病治疗造诣颇深,尤善治虚劳.《临证指南医案》是叶氏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虚劳医案较多,也独具特色.通过阅读《临证指南医案》医案,探讨叶氏经方特色.叶氏论治虚劳的理论特色包括:建中培元,调和营卫;胃有阴阳,分证论治;脾肾双补,中下兼顾.叶氏经方应用特色包括:善用食疗,胃喜为补;血肉有情,补肾填精;用药清灵,柔阳滋液;甘寒濡润,保阴养正;共调气机,升降相因;久病入络,化瘀
目的:分析1例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并发多处转移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以提高影像科医生对尾骨原发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例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并发多处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儿,女性,10岁,因颈部疼痛2周、发热1周行肺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体温最高达37.5℃,无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221.3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