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农村知识贫困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贫困根源是农村知识的缺乏,农村的贫困让“小康”生活进程减缓了许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需要知识,农村知识贫困的问题成为解决“三农”的瓶颈,这一问题倍受研究“三农”的工作者所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
   关键词:破译知识贫困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知识贫困的概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繁荣农村经济,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然而农民的知识又是贫困的。根据阿玛蒂亚·森的定义,“至少存在三类贫困:一是首恶贫困(incomepoverty),二是人类贫困(humanpoverty),三是知识贫困(knowl?鄄edgepoverty)”[1]。所谓收入贫困,即收入水平极其低下,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所谓人类贫困,指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如不识字、营养不良、较短的预期寿命、母婴健康水平的低下和可预防性疾病的危害等。所谓知识贫困,衡量的不仅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是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者途径的缺乏。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仅指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而是广义的知识,包括获取(创造)知识、交流知识和运用知识。所谓知识贫困是指获取(或创造)知识贫困、家庭知识贫困和运用知识贫困。获取(或创造)知识能力贫困主要指生产知识和引进知识能力的匮乏,处于获取知识能力贫困状态的人群缺乏生产知识的能力,如技术创新、科研开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等。交流知识能力贫困就是获得和使用信息交流工具的缺乏,如没有机会和能力看报刊等等纸质信息传播工具、使用电话等电信交流工具、接触和通过互联网等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获得和交流信息。
  上述三类贫困并不是相互孤立、互相隔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农民收入不高,导致人类贫困出现,受教育水平偏低;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的存在,又使人口很难摆脱贫困。
  
  二、农村知识贫困形成的原因
  
  我国农村要改变落后的经济形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就必须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从根本上来分析农村知识贫困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因素: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1986颁发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第22条规定:“城镇,凡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所需的投资,按学校隶属关系,列入主管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予以照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地方人民政府对经济有困难的地方,酌情予以补助。”[5]这就从体制上确立了重城市轻农村的教育格局。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颁布细则》也提出并强调了“谁办学谁掏钱”的投资体制。这些我们可通俗地理解为:城市的义务教育由国家全包,农村的义务教育则“托付”给乡镇,乡镇只能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即城市“以国为主”而农村“以民为主”。造成国家教育投资杠杆明显倾斜,使农村教育投资明显不足。县级的“财政”远远小于它的“事权”,目前国家财政总收入中中央占有了51%,县乡两级只能分享约20%。又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乡镇、县财政负担87%。两组数据相对比,容易发现,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极不对称,而且县级财政状况普遍恶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一度超过40%,就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农村的教育经费都难于保证,更不用说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培训了。农村不仅经费不足,而且人力资源也十分缺乏。
  
  (二)教育支出和农民收入不成比例
   由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使得农民承担了义务教育半数以上的“义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农民们自己负担的,在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
   农民们为了响应党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号召,乡村两级不得不大量举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查表明,“乡(镇)财政拨款只能满足农村学校30%-40%的所需经费,连足额发放教师的工资都不够。”于是“集资办学”成了农村近年来经久不衰的“文明时尚”,另一项分析表明:教育集资增长率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在乡村两级“大胆举债”广大农民“踊跃集资”支持下,“农村学校成了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但此时许多农民却尴尬地发现,他们的孩子却未必能够顺利进入他们“自己办起的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交纳杂费的幅度最低也超过6%,甚至农村小学的幅度高于城市小学,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率由1996年的9%降到2000年的2%。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476元[6],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7703元,而现在每个中学生平均每年要消费1500-2000元,这些开销会让许多农民深感供养一个初中生都有一定困难,许多农民甚至无力供养,导致一些孩子不得不辍学。然而缓慢的收入增长令农民无法承担日益增加的教育支出,只能放弃“鲤鱼跳龙门”的念头,农民知识水平也就受到限制。
  
  (三)农村缺乏知识技术获取交流的途径与工具
  由于城市与农村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职业的不同,造成观念不同、需求不一样、生活习惯不同。因而在城市居民不断吸收新知识、运用新技术时,农村依然是旧知识、旧技术。城市的信息、技术传播之快,而农村缺少获取和交流知识的途径和工具,无法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以互联网为例,农村的通信线路严重落后于城市。中西部地区农村,电话的普及率是相当低的,同时相关的电信部门也不能有效地提供入网的技术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最新信息工具的利用是要依靠在校的学生的,但农村中小学除了一些发达地区外,基本上没有网络的硬件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了最新的知识传播工具的应用,造成农民知识的相对贫困。
  
   三、根除农村知识贫困的路径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包括物质资源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两部分。从物质资源的投入角度讲,要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实现“科教兴国”,农村教育势必要加强,国家就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由“以县为主”转向“以国为主”。要增加教育投入的总量,提高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根据《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提供的有关数据,我国的教育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就算在发展中的国家中,我国教育投入和其他国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虽然我国政府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世纪末,要把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但直至199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只有2287.18亿元,占GNP的比重才达到2.79%;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49%,比上年的15.32%反而减少了0.83个百分点。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349.04亿元,国家财政投入2287.18亿元,两者差额1061.86亿元基本上反映的就是在义务教育上的“民众负担”;2001年我国GNP已经突破10000亿美元,如果把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在2.79%基础上再提高1.5个百分点(提高后的教育支出略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而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则可增加教育经费约1200亿元人民币,正好可以填平“民众负担”这个窟窿,这就说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只有保持在4%以上,才能基本满足需要,也才是基本合理的水平。
其他文献
学分制是一种产生于美国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我国高职教育中实施学分制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促进复合型、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建筑经过几十年到数十年的使用,普遍面临着继续使用维修的问题,因此高校小型项目立项维修工程已经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重视。文章分析了高校小型立项维修工程
文章对《诗经》的重要地位及《诗经》的西播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诗经》的翻译和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特点和对《诗经》翻译的不同要求。随着翻译及研究的深入,《诗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衣村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群众性,然而音乐教育令人担忧,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
<正>随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生猪需求量大增,更加催生了养猪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随养猪规模扩大,规模养殖比重提高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被摆上案边——规模
坐生又称坐骨前置,是倒生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髋关节屈曲,两条腿伸到自身躯干下,不能进入骨盆腔的一种胎势,从而导致胎儿分娩不出。分娩母牛出现坐生难产的主要临床表现
无论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还是金融事业都已离不开定量分析,这就是说经济管理已经数学化,数学是经济管理的支柱.
为了避免压载水作为媒介转移外来物种并造成污染危害,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宁波港来自印度洋、新加坡和美洲的压载水浮游植物。结果显示,新加坡和美洲的压载水没有检测到浮
本文对现代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制运用的条件,以期为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环境保护效益审计是现代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我国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内容、评价指标、审计方法及其评价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