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圆润蓄传统,怡情雅景入创意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紫砂陶器更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组成部分,宜兴紫砂原料得天独厚,并融入艺术设计和人文创造,成为中华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紫砂陶器根据用途可划分出诸多形式,与紫砂壶一脉相承的紫砂花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紫砂花盆有着理想的吸湿、透气、排水性能,宜于花木生长,盆花相配,诗趣怡然,为盆栽爱好者所向往。
  作为一种比较低调的艺术形式,它历来便备受陶艺人的重视,明代时大彬,清代陈鸣远、杨彭年,近代蒋蓉,当代徐秀棠等紫砂大师名匠都曾倾尽心血,制作过相当数量的紫砂花盆。随着时间推移,紫砂花盆已经从单纯的实用走向了实用与工艺美术相结合的境界,它集造型、书画、雕塑等诸多艺术于一身,承载着智慧和人文品位,道法自然,妙作心造,于细微处见精神,令人神往。
  对于紫砂花盆的创作,设计理念尤为重要。应从前人的精品中汲取有效元素,同时优化自身创作内容,使之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富有艺术创新和人文创意,从而形成一定的个人风格。紫砂花盆创作强调从艺术的角度来进行诠释,创作时,作者需注重自我内心感受,以扎实的基本功完成其功能特征,同时融入丰富的人文内容,注入新鲜的艺术创意元素,使之既满足实用需求,又可怡情雅兴。比如,“纳海”(见图1)便是这样一件盆艺作品,其造型基于传统而不拘泥于陈式,整体浑厚圆润、大方朴雅,而盆沿上富于变化的雨花石嵌入装饰,则进一步呈现出其别具一格的创意,使之怡情雅景,整体于造型中见传统风格,于装饰中见现代创意,内蕴丰厚。
  紫砂花盆是泥性与心性的艺术,具体则表现在造型特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花盆棱角渐渐褪去,浑厚圆润的风格逐步彰显,这既是人生的感悟,也是时代的需求,同时也与中华传统文化推崇的圆融、中庸等思想不谋而合,意蕴深刻。“纳海”紫砂盆呈扁圆形,敞口、折沿、斜腹、平底,以流畅的线韵构成整体形态,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明朗,简洁中寓手艺,大方中蕴端庄,给人以安定的视觉享受。
  相对于造型主体而言,装饰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紫砂花盆的装饰十分丰富,这与紫砂泥料的可塑性一脉相承,大体分为二种类型:一种是花盆在造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体装饰,例如线条的长短、粗细和方向;另一种是针对盆艺特征,切题、切意地进行设计策划的混合装饰,陶刻、泥绘、堆贴等均是较为常见的混合装饰。装饰技巧的渗透往往增添了作品创意,从而扩展作品的人文内容,使之更为怡情雅景。绞泥装饰是对泥性的优化和创新,以质朴而富于变化的多色纹理创制出奇丽洒脱、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纳海”盆沿上一圈所嵌入的绞泥雨花石装饰则独具创意特性,它们数量丰富、玲珑剔透、色彩斑斓、似云若水,好似真实的雨花石,别有一番天地,给人以联想空间。
  人文内涵是提升紫砂花盆艺术效果和整体价值的关键所在,虽是一件古朴的花盆,却可以因此流露出艺术审美和文化解读气息。“纳海”盆顾名思义融入了海纳百川的人文理念,引申出豁达大度、胸怀包容的品性修养,折射出深层的意境和灵性。整器仪态大方得体,尤其是大圆敞口、饱满盆身,容量大,巧妙地对应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立意主旨,同时,盆身一侧又泥绘一朵迸发的浪花装饰,立体而富有动感,将大海磅礴的气息注入到了艺术形象中,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亦从侧面烘托“海纳”意蕴,惟妙惟肖。
  长期以来,人们对紫砂花盆的认识还局限在实用功能上,对其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的认识远远不足,近年来,随着紫砂行业的兴起,一批有思想、有功力的盆艺人大放异彩,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传统紫砂花盆造型纯朴、端正大方,现代紫砂花盆强调个性化和精工细作,但无论如何,一件优秀的紫砂花盆作品必是泥料纯正,造型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做工细腻严谨,装饰出彩别致,在此基础上,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提升了整体价值,全面而丰富的理念决定了花盆的整体架构,好盆配好花,自然使人心旷神怡。
其他文献
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形象催生了有关茶器、茶具等民间工艺品的诞生,宜兴紫砂壶作为一种技艺性精良的泡茶器皿,历来追求工艺严谨、形美色纯、天人合一、儒雅风韵。紫砂壶造型丰富多样,制作精美形象,兼备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它历史悠久、壶风千秋、品种万样、造型变幻无穷,从古至今,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雅士,都十分喜爱紫砂壶。紫砂壶艺与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每一把紫砂壶本身便充满了浓郁的文化风韵
期刊
紫砂壶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上的地位是独树一帜的,相比较于其他陶瓷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出类拔萃,可谓丰富多彩、变化无穷。自明代中期诞生至今,历代能工巧匠不懈创造,使紫砂壶成为造型丰富、艺术高雅的一个陶瓷品种,同时更以造型作为最主要的载体,通过风格各异的形态,展现出中华文化深厚的渊源。  人们将紫砂壶的造型大致上划分为圆器、方器、筋纹器和花器四大类别,其中圆器和方器属于几何形体范畴,筋纹器是以线条艺术的
期刊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首脍炙人口的诗《饮酒二十首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大自然的美景荡涤着人的心胸,其中的“真意”是指人们在大自然中欣赏到的无限意趣,已经用不着用言语来形容了。在山林间饮酒、品茶,是古代文人对闲情雅致情趣的一种追求。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作于明代正德年间,图中描绘了清明时
期刊
紫砂壶在传统手工艺领域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人文意蕴,并因此深受世人瞩目。紫砂壶的美既体现在外形上,也包罗在内涵里,通常情况下,其外形与内涵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展示出完整统一的美感。意境美便是其美感表现的一种形式,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其结构特征讲究虚实
期刊
紫砂壶因茶而生,是举世无双的茗饮茶器,历来深受世人喜爱,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艺术和人文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挖掘出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茶器的代表,已成为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高雅手工艺制品,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  自古以来,在紫砂壶的创作层面始终活跃着无数创意的思维,并绽放出耀眼的光辉,成为一种经典、一种模式。比如,文人壶的代表“曼生十八式”就是超越
期刊
紫砂壶集实用、艺术、人文于一体,同时融入文学、绘画、书法、篆刻、金石等诸艺术于一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美感,它的美兼容并蓄,十分丰富,作为以紫砂泥抟造而成的艺术作品,它的质感美是相当明显,也是相当重要的。紫砂壶的质感美是一个相对宽泛的立题,其大致可以通过外在造型装饰和内在文化属性等来体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达到壶艺性能的全面展示与升华。现以紫砂“玲珑提梁壶”(见图1)为例,谈一谈这把壶的质感美。  
期刊
紫砂文化艺术形态五百多年,紫砂壶艺传承创作,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又具有个性的文化艺术之路。壶艺创作,层出不穷,壶艺创作者心手相传,奠定了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基础,也为全国各地茶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艺术载体,因此紫砂茶具成为泡茶的最佳用具。紫砂壶本身的泥料不可再生性与手工制作的技巧性,决定了紫砂壶及紫砂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而紫砂壶的创作,成为越来越多茶客、壶友、藏家的研究对象与修心禅定之
期刊
沏一壶好茶,品一首好诗,坐看浮云清风,耳听百鸟之鸣,天大地大,我心悠然,其乐无穷。  茶是草木,壶为土石,草木土石毕竟是中国人最终的精神归宿。历史上,紫砂壶在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大师的演绎下,成为文人墨客案头的珍赏,吟诗作画咏紫砂的诗人们也多起来,他们无一不是收藏家、鉴赏家,他们用壶玩壶、赏壶、赠壶,一壶一茶间独具性灵,情趣尽现。于是,著名学者周高起说:“某为壶祖某云孙,形制敦庞古光灿。”德高
期刊
摘 要 茶可以解渴、去腻,也可以提神、清心。从古至今,饮茶品茗一直与生活息息相关。茶可谓“雅俗共赏”,从文人雅士到贩夫走卒都能领略品茶的情趣。制壶艺人对茶的文化传播和制壶总是抱着一种超脱的态度,常常被紫砂壶典雅、含蓄、古朴、端庄的气质所折服。因此,不仅品茶可以清心,欣赏紫砂壶也可以清心。  关键词 紫砂;三足乳鼎壶;艺术  茶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由“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宋朝俚语,可以
期刊
陶都宜兴的紫砂壶艺自诞生以后,经历过明、清争相追捧的鼎盛时期,也经历过寥落萧瑟的低谷,历经数百年的艺术沉淀,在茶文化、陶文化不断交融的当代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紫砂以其独特的材质及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陶文化中的瑰宝。在宜兴紫砂的文化记忆之中,包含了太多的文化艺术成就,以文入壶、凭壶呈艺是宜兴紫砂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巩固和传承古老的技艺依然成为了当代紫砂艺人承继的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