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昏迷的临床观察(八十例的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性昏迷是肝脏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往往先出现嗜睡或病态的骚动,继而发生昏迷,终至死亡。肝脏疾病在我国常见,因此肝性昏迷患者恐亦不在少数;但迄目前为止,国内文献尚乏有关本病的系统分析;作者等收集了此类患者80例。

其他文献
肺吸虫虽以肺脏为其主要寄居部位,但临床经验、病理解剖及动物实验均证明其亦能侵犯全身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肌肉、睾丸、副睾、胸腹其他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
期刊
在现代医学中,较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在各科治疗的应用极为普遍,常用的静脉穿刺和静脉切开术,虽简便易行,但在临床应用中常有缺点。前者往往因患者神志不清或不合作,固定不易,以致尖锐之针头穿破血管,进入皮下组织,或者针头进入血管的深度过浅,容易退出血管。后者需要切开静脉和结扎该静脉的远端。输液结束后,该静脉即丧失原有功能。有时皮下静脉细小,静脉滴入针头的尖端膨大钝圆,不容易送入切开的静脉。且因静脉受损较多,
期刊
兹报告一例亚急性(水肿性)肾炎,用一般常规疗法一年多未能收效,试用“疟疾疗法”后获得完全缓渐。
期刊
俄罗斯生理学之父谢切诺夫在其天才著作“大脑反射”中最先确定了意识与非意识生活底全部动作底反射特征。反射原则底通用性要求我们对治疗措施底机制观点作重新的审查。巴甫洛夫指出了口内苦味对胃分泌及口内盐酸对胰液分泌的反射作用。阿朴吗啡及吐根也是通过胃化学感受器引起支气管粘液腺底分泌。对药物反应底反射原则也可从它们的作用对大脑半球皮质机能状态的依赖性得到证实。例如,药物睡眠时注射胰岛素不论在健康者或糖尿病患
期刊
正常的心脏激动发生於窦房结,先传至心房肌,然后经房室结,房室束(希司氏束),束枝和浦金氏纤维而达左右心室。当房室结及房室束的传导功能减低时,来自窦房结的激动就不能及时传至心室,这时可能呈现部分的或完全的传导阻滞。完全性心传导阻滞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即所有的窦房结的激动皆不能经房室结而传至心室。此时心房与心室呈现各自独立的收缩活动,就是房室依照两个节律来收缩,心房依窦性节律,而心室则依其自己的节
期刊
组织疗法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疗效,临床上已有不少的报告。早在1947年费拉托夫院士即曾报告158例中有144例经此法治愈,治愈率达91%。1950年苏联医学研究院波罗特波夫氏在1,651病例中有80%获得持久的效果。我国解放后医药卫生部门掀起了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的热潮,数年来关于组织疗法的报道亦颇丰富。1950年12月中央卫生部综合发表全国各大医院组织疗法治疗本病1,561例的结果,有效率约78
期刊
在磺胺类药物未发现以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病死率是较高的。以抗脑膜炎球菌马血清治疗的结果,病死率约为30%左右,即使在病期的第1-3天内给予血清,病死率亦达15%。1937年开始应用氨苯磺胺治疗之後,总死亡率降低到10%左右。1941年开始用磺胺嘧啶治疗,一般於给药後2-5天内发热消失,脑膜刺激症状消退,脑脊液亦逐渐回复正常,除了婴儿、儿童及老年病例的病情较为严重者,以磺胺嘧啶治疗的病死率仍高
期刊
泰齐氏病(Tietze’s disease)又称肋软骨炎(Gostal chondritis)。1921年泰氏首先报告五例,其特征为肋软骨的吸收缓慢、痛疼性,但不化脓的肿胀。自是之后,在德国、日本,英国及加拿大等,均有此病的报告。在我国,据手边文献,似尚未有报告者。作者在一年中,即见到二例。此病在我国似乎并不罕见,特报告供同道参考。
期刊
胃蛋白酶由胃腺主细胞产生,而盐酸乃由被盖细胞(обкладочные клетки)分泌。根据文献材料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胃蛋白酶的分泌与盐酸的分泌并不是平行的;因此为了对胃分泌功能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除测定胃液酸度外,必须进行胃蛋白酶的定量试验。可惜,不仅在临床上,而且在很多关于胃分泌问题的研究工作中通常均未进行胃蛋白酶的定量试验。
期刊
用茜草素测定人血清钙的超微量比色测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