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否卦的上一卦为泰卦,体现了天地交而万物通;否卦的卦画与泰卦相反,正好是天在上,地在下。表面上看是各得其位,但是乾卦为天为阳,具有向上的性质,坤卦为地为阴,具有向下的性质,天与地目标不同,两卦之间相互反对,不能同心同德,就像君王与民众不一条心,怎么会亨通呢?所以,否者,闭也。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是小人得势,君子被斥的形象。
卦辞: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帮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经文意思是:否卦,闭塞而没有人道,不利于君子坚持正道,大的离去,小的来到。
彖辞意思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这是天地不交而使万物不会亨通。君王高高在上,臣子位卑于下,国家就无法治理,内卦为坤为阴,外卦为乾为阳,内柔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这是小人之道强盛,君子之道削弱的表现。君子应当从这一卦象中得到启示,收藏自己的美德归隐保全,不可追逐荣华富贵。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经文意思是:拔茅草,茅草长长的根将其它的茅草也带离了土地,守正道吉祥,亨通。
象辞意思是:拔茅草之所以守正吉祥,是心里想着君王的缘故。否卦的爻辞与泰卦相对应。泰卦初爻有,茅为茅草,茹为相互联结,拔茅,茹以其汇,而否卦初爻也有,拔茅,茹以其汇。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泰卦指的是天子征讨不服的诸侯,是何其威武。而此处是指下层的志士受君王指使去清理君侧。初六,阴柔处下,像茅草的根相互牵连,但小人的面目还未显露,君子应团结坚守纯正,防患于未然。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经文意思是:包容承受,小人吉祥,大人物闭塞,亨通。
象辞意思是:大人物闭塞,亨通,说明九五君王不被小人的群党所乱。泰卦的初二是“包荒”,包容八荒,何其气魄!而否卦初二却是“包承”,包容承受,何其胆怯!不过这样不行,因为小人得志,君子只得受气,只有忍辱负重才能躲过灾难。不过九五君王完全明白六二的苦处,内心非常明白时局的状态,所以六二会亨通。这就好比鲁昭公当年的处境一样,虽为国君,但却没有一点权力,大权控制在季氏家族中,为了保存自己,只得在季平子面前忍气吞声,最后鲁昭公因斗鸡之变,想煞一煞季氏的威风,结果却被季氏逐出了鲁国,由此可见泰极否来后的凶险,所以告诫人们处于这种情况时要能忍得住。“六二”中正,上应九五大人,一时可得吉祥,但大人能否定小人之道,不入小人之群,方可顺利。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象辞意思是:包容羞耻,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当的缘故。这里讲的是时代变坏的一个现象,人们不再有廉耻心,男女之间会有淫乱邪恶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六三爻只写这两个爻辞呢?因为乾卦为阳,坤卦为阴,六三处于阴阳交接处,有男女授受之象,所以会“羞”。六三阴爻居于阳位又不得中,紧临九四,九四与六三处于全卦的中部,所以有“包”的形象。这里是说六三小人媚上欺下,不知廉耻,所以说“包羞”。六三不中不正,上应上九,当否之时,阿谄奉承,妄作非为,终至羞辱。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经文意思是:得到君王授命,没有灾难,众人依附同受福禄。
象辞意思是:“有命无咎”,这是说明九四正在施行扭转小人之道的志向。九四身为重臣,得到君王的授权。清理君侧,九四请与自己相应的初六来成就这件事,终于得到了成功,所以“畴离祉”。也就是说清理君侧成功了,于是众人都跟着受到福禄。九四阳爻居于偶位,由不得中,所以处境不是很好,并且阳代表健而动,行动威猛,有出风头意思,可是他得到了君王的授命,所以不会有过失。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经文意思是:小人之道停止,大人物吉祥。要灭亡,要灭亡,系在大桑树上。
象辞意思是:大人物的吉祥,是因为九五居位中正得当。此时,君王身边的小人已被除掉,“休否”也就是说小人开始没有市场了,政权重新掌握君王手里,于是吸取这次教训,时刻不忘居安思危,是告诫不要忘掉危险才能更好地生存,“九五”中正居尊位,可休止闭塞的局面获得吉祥,但要时时自警,才可安然无恙。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经文意思是:小人之道到了终极就会倾覆,小人之道已经走到尽头,所以“倾否”。倾否便是将否倒过来,正好又回到泰卦,所以这一句爻辞与泰卦的上六相对应,这里是否极泰来的意思,泰卦的上六则是泰极否来的意思。否卦卦辞告诉人们处于这种时期应当隐藏,而爻辞则告诉人们怎样隐藏真意而用行动驱除小人的势力。
编辑/洪丽
卦辞: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帮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经文意思是:否卦,闭塞而没有人道,不利于君子坚持正道,大的离去,小的来到。
彖辞意思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这是天地不交而使万物不会亨通。君王高高在上,臣子位卑于下,国家就无法治理,内卦为坤为阴,外卦为乾为阳,内柔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这是小人之道强盛,君子之道削弱的表现。君子应当从这一卦象中得到启示,收藏自己的美德归隐保全,不可追逐荣华富贵。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经文意思是:拔茅草,茅草长长的根将其它的茅草也带离了土地,守正道吉祥,亨通。
象辞意思是:拔茅草之所以守正吉祥,是心里想着君王的缘故。否卦的爻辞与泰卦相对应。泰卦初爻有,茅为茅草,茹为相互联结,拔茅,茹以其汇,而否卦初爻也有,拔茅,茹以其汇。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泰卦指的是天子征讨不服的诸侯,是何其威武。而此处是指下层的志士受君王指使去清理君侧。初六,阴柔处下,像茅草的根相互牵连,但小人的面目还未显露,君子应团结坚守纯正,防患于未然。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经文意思是:包容承受,小人吉祥,大人物闭塞,亨通。
象辞意思是:大人物闭塞,亨通,说明九五君王不被小人的群党所乱。泰卦的初二是“包荒”,包容八荒,何其气魄!而否卦初二却是“包承”,包容承受,何其胆怯!不过这样不行,因为小人得志,君子只得受气,只有忍辱负重才能躲过灾难。不过九五君王完全明白六二的苦处,内心非常明白时局的状态,所以六二会亨通。这就好比鲁昭公当年的处境一样,虽为国君,但却没有一点权力,大权控制在季氏家族中,为了保存自己,只得在季平子面前忍气吞声,最后鲁昭公因斗鸡之变,想煞一煞季氏的威风,结果却被季氏逐出了鲁国,由此可见泰极否来后的凶险,所以告诫人们处于这种情况时要能忍得住。“六二”中正,上应九五大人,一时可得吉祥,但大人能否定小人之道,不入小人之群,方可顺利。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象辞意思是:包容羞耻,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当的缘故。这里讲的是时代变坏的一个现象,人们不再有廉耻心,男女之间会有淫乱邪恶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六三爻只写这两个爻辞呢?因为乾卦为阳,坤卦为阴,六三处于阴阳交接处,有男女授受之象,所以会“羞”。六三阴爻居于阳位又不得中,紧临九四,九四与六三处于全卦的中部,所以有“包”的形象。这里是说六三小人媚上欺下,不知廉耻,所以说“包羞”。六三不中不正,上应上九,当否之时,阿谄奉承,妄作非为,终至羞辱。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经文意思是:得到君王授命,没有灾难,众人依附同受福禄。
象辞意思是:“有命无咎”,这是说明九四正在施行扭转小人之道的志向。九四身为重臣,得到君王的授权。清理君侧,九四请与自己相应的初六来成就这件事,终于得到了成功,所以“畴离祉”。也就是说清理君侧成功了,于是众人都跟着受到福禄。九四阳爻居于偶位,由不得中,所以处境不是很好,并且阳代表健而动,行动威猛,有出风头意思,可是他得到了君王的授命,所以不会有过失。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经文意思是:小人之道停止,大人物吉祥。要灭亡,要灭亡,系在大桑树上。
象辞意思是:大人物的吉祥,是因为九五居位中正得当。此时,君王身边的小人已被除掉,“休否”也就是说小人开始没有市场了,政权重新掌握君王手里,于是吸取这次教训,时刻不忘居安思危,是告诫不要忘掉危险才能更好地生存,“九五”中正居尊位,可休止闭塞的局面获得吉祥,但要时时自警,才可安然无恙。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经文意思是:小人之道到了终极就会倾覆,小人之道已经走到尽头,所以“倾否”。倾否便是将否倒过来,正好又回到泰卦,所以这一句爻辞与泰卦的上六相对应,这里是否极泰来的意思,泰卦的上六则是泰极否来的意思。否卦卦辞告诉人们处于这种时期应当隐藏,而爻辞则告诉人们怎样隐藏真意而用行动驱除小人的势力。
编辑/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