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技术和中长期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位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中长期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同一组医师治疗的35例因陈旧性跟腱断裂行原位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41.0±9.3)岁(范围:29~65岁)。所有患者的跟腱均为单侧断裂,左侧22例,右侧13例。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维多利亚运动学院跟腱评分(VISA-A)、跟腱断裂评分(ATRS)和Tegner运动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35例患者完成术后长期随访,随访时间(45.6±17.2)个月(范围:17~8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跟腱再断裂。末次随访时,VAS评分[MQR)]由术前的1.0(2.0)分降低至0.0(0.8)分(Z=-3.586,P=0.00),AOFAS评分由术前的(64.3±12.5)分升至(97.0±5.0)分(t=-14.359,P=0.00),VISA-A评分由术前的(51.3±9.8)分升至(87.8±18.0)分(t=-17.656,P=0.00),Tegner评分由术前的(0.9±0.3)分升至(4.6±1.7)分(t=-12.524,P=0.00),ATRS评分由术前的(40.0±3.5)分升至(97.9±3.9)分(t=-64.133,P=0.00)。35例患者中,除7例(20.0%)患者不再参加娱乐性体育运动外,其余28例(80.0%)患者均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优32例(91.4%),良1例(2.9%),差2例(5.7%),优良率为94.3%。除2例患者评级为差(年龄分别为65岁和56岁),其他患者均能够正常单足提踵且无疼痛。

结论

原位修复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中长期疗效满意,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不易发生跟腱再断裂和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其他文献
期刊
微创技术在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中的应用逐渐成熟,同时也面临争议与挑战。本文对微创处理优势、时机、联合多视频清创及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再探讨。微创处理的优势在于"不干扰腹腔正常间隙",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及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延期手术原则存在争议,早期穿刺置管引流或微创"一步法"腹腔镜清创引流术亦可取得较好效果。联合多视频辅助微创技术可弥补单一技术的不足,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复杂感染性
目的探讨近14年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策略、治疗理念的变迁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进行外科干预的1 080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78例,女性402例;中位年龄45岁(范围:20~76岁);按病因分类,胆源性335例(31.02%)、高脂血症性302例(27.96%)、酒精性226例(20.93%)、经内镜逆行性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中的应用指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治疗的213例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腹膜后入路组123例,男性73例,女性50例,年龄(51.3±12.4)岁;网膜囊入路组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48.3±14.2)岁;联合入
目的探讨使用宣武枕颈复位内固定系统,通过单纯后路方式松解前方软组织,复位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6月诊治的37例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42.3±12.3)岁(范围:18~69岁)。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寰枕融合,颈椎分节不良等先天性骨发育异常。术中通过后路寰枢椎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阶梯式治疗过程中继发透壁性肠坏死(TIN)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A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2例,女性37例,年龄(45.9±12.6)岁(范围:20~69岁)。根据术后病理学结果及随访情况分为TIN组31例及非TIN组58例(其中肠狭窄18例)。AS
坏死性胰腺炎病变复杂、临床转归多样,治疗抉择困难。坏死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病理及病灶转归在不同患者、发病不同阶段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和个体化差异。因此,在临床上区分并发症的类型并实施个体化治疗,对进一步提高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当前针对坏死性胰腺炎后期的局部并发症可以选择微创和开腹等多种治疗方式,其基本处理原则为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和通畅引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实施微创和(或)开腹手术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外科干预倾向从干预过度转向干预不足,干预时机从较早转向较迟,干预方式从以开放为主体转向以微创为先导。外科干预倾向的转化既符合微创潮流,又顺应创伤递升式诊疗模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外科干预不足、时机与指征把握不当及过度依赖微创手术。正确掌握外科干预的指征,准确把握外科干预的时机,合理选择外科干预的方式是解决干预不足的关键。注重多学科团队
目的评价胃镜钛夹定位联合CT三维重建对腹腔镜下早期胃癌手术切缘控制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灶位于胃中部的T1~2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25例患者入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63.6±7.2)岁(范围:48~77岁)。术前采用胃镜下病灶钛夹定位联合CT三维重建的方法,构建胃腔与病灶的虚拟全貌,设计手术切缘;术中根据术前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