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式教育非良方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ory_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论坛上一篇中学生作文引出了“咆哮爸”这个概念。孩子在文章中写道:“父亲爱咆哮,母亲爱尖叫,他们总是不断对我发动进攻,目的只有一个:让我学习。”而不少家长跟帖表示:这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咆哮”式教育,甚至还有家长组成“咆哮爸”联盟,因为他们信奉教子原则:不骂不成才,不打不成长,咆哮是一种严格的爱。
  在我们周围,经常能看见咆哮的父母:孩子不做作业,父母严令“还不赶快回房间”;孩子不愿意上补习班,家长便说“这事由不得你做主”等等。有的家长即使表面不咆哮,内心也是采用咆哮的高压手段,对孩子提出诸多要求。
  有人会认为,咆哮式的教育方式可以逼出成功的孩子。毕竟孩子天性爱玩,需要父母的强制和逼迫给他们立规矩。诚然,咆哮的父母也许能让一些孩子变成卡内基大厅首演的钢琴师,能考上理想的学府,但是过于“较劲”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另一些孩子频临崩溃。
  对于天生外向自信的孩子来说,咆哮式的批评也许是一种挫折式锻炼,但对于性格懦弱内向的孩子来说,咆哮会变成无形的压力,他们更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咆哮式的教育也许可以一时震住孩子,但决不是教育的长久之计,因为它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
  最近很红的一本漫画书——漫画家几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中,小主人公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大人希望小孩按照他们的希望,长成一个令人羡慕的模范儿童。但大人的希望,却总是让小孩感到深深失望。”很多孩子想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说现在的小孩最幸福,可是只要算术出错、钢琴弹错、英文拼错、拼音写错,一点点小错在大人眼中会被放大成大错,“为什么大人们一天到晚要看我哪里出了错?”所以说,咆哮的爱也常会让孩子误解,父母的严格在他们看来变成了一种挑剔甚至刁难。
  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从小到大,孩子始终在成长,为人父母需多宽心,没必要把自己的教育塑造得无可挑剔,也无须将孩子塑造得完美成功。孩子不是父母的瓶瓶罐罐,可以塞满任何想要的东西,请给他们留下自己的空间。
其他文献
当前,安阳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许多耗时低效的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
对89例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CVST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昏迷、神志改变、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颅内出
民族唱法是我国声乐领域三大唱法中唯一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唱法,但多年来由于业界对"民族唱法"概念模糊、模式不定,出现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唯权威论"、"唯作品论"、"唯高音论"等
文章提出了一个关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三变量模型:经济周期长度和年平均增长率的乘积等于-ln(I-r),r为恩格尔系数。借助该模型,笔者计算了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周期,计算结果与观测值较
〔关键词〕 物理教学;建构模型;弹性碰撞;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31—01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复杂多变的问题往往需要借助物理学抽象思维,通过建构模型来观察分析问题,同质等量分解其发生过程,做到问题的由繁化简,得到问题的求证与求解.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正是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具体
〔关键词〕 美术教学;教学情境;生  活情境;童话情境;游戏  情境;音乐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40—02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类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相适应。而情感性
现代大学理论认为,大学不可以没有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实践精神。大学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文化。目前理论界对大学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哲学、教育学、政治学
余英时的陈寅恪研究是其整个史学研究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析余英时对陈寅恪晚年心境的探讨和其在陈寅恪研究中反映出的特点与前后变化,可以从其他视域反映余英时的史学思想与治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联用纳洛酮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
〔关键词〕 师生关系;倾听;交谈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32—01  学生是需要教育的,但要更好地教育学生,则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方法。  要教育学生,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要聆听学生的心声并体察他们的行为。儿童言语率直,既无所顾忌,又并不像大人那样深谙言语的涵义,其渴望获得理解,并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