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包水泥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为一个叫阿华的本地人修一栋五层二百多平方米的楼房,近二十号人马吃住都在工地。老乡当中,总有一些人爱贪小利,不时地拿些钢筋、铁钉之类的卖给废品店,然后得意地喝瓶可乐或买包白沙烟抽上两口,在其他老乡面前炫耀,还美其名曰:社会主义讲的是按“捞”分配,多“捞”多得,不“捞”者不得食。对此,我嗤之以鼻。
  这天傍晚,大伙儿正歇了工忙着烧饭的时候,一个穿着整齐的中年男子踩着一辆三轮车来到工地,走到码放的水泥堆前说:“老乡,能不能帮一个忙?”
  我刚好手被铁钉扎了,坐在水泥堆旁包扎,我问他:“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是这样的,我租了个房子,就在你们工地对门厂房后面,厨房需要重新装修一下,用了几包水泥,还不够,还需要两包,数量少,水泥售卖点不送货,自己去又嫌远,况且,师傅正在忙乎着等着要用呢,便想就近买两包,你就帮个忙吧。”中年男子语气中带着恳求。
  工地是包工不包料的,水泥的用量也没个数,卖他个两三包水泥,老板是不会察觉的,按照市面水泥零售价计算,每包15元,两包就是30元,一个小工辛辛苦苦干上一天,才25元,还要吃喝拉撒,这送钱上门的好事到哪里去找?但一想到我们出来打工挣钱,吃的是劳动饭,劳动挣来的钱虽然浸透了汗水,但它却是干净的,不能因为这点蝇头小利而动贪念,于是,我回绝了他:“这水泥是房东的,我们打工的怎么可以卖老板的东西呢?”
  “你们房东又不在这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如果你嫌钱少,我可以多给几块钱也没问题。”中年男人煽动着说。
  我正和他嚷着的时候,外号叫“白不拿”的老乡走过来,听说中年男人要买水泥,高兴得不得了,说:“要不是水泥太重,他妈的,我真想弄几包拿去卖呢,这上门的买卖怎么不做呢?来,来,三轮车再过来一点,我给你装车。”说罢,他真的抱了水泥欲往三轮车内放。
  我一时急了,一脚把那辆三轮车踢出了三五米远。我这一踢,白不拿抱的水泥落了地,包装纸一下子破了,卟啦啦地撒了一地,如同放了个烟雾弹,浓浓的水泥粉形成的蘑菇云把白不拿和中年男人罩了个正着,弄得他们灰头土脸,呛得直咳嗽。水泥买不成,中年男人讪笑着走了。
  第二天早上,阿华自从开工两个多月以来第一次提了早点来到工地,吆喝着:“大家停下手中的活计,吃了这些东西,我有事情要宣布。”
  老乡们见有吃的,也不谦让,一哄而上,抢了个精光。我洗了手才去的时候已经迟了,只拿了一个瘪了的干面包。阿华见了,笑着摇了摇头,从摩托车后座的箱子里拎了个塑料袋递给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个是特意给你的。”我接过一看,是一盒炒粉和一瓶拉罐可乐。
  阿华围着水泥堆看了看,然后挥一挥手,对大伙儿说:“大家吃好了吧?从今天起,工地不得住人,统统搬走,但小徐同志例外,他留下来看守工地,每晚补贴10元。”
  握着那盒炒粉,我还在愣怔着,听了这个消息,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事后才听工头讲,老板阿华对老乡的行为早就看在眼里,对工地放心不下,特意让他的弟弟来试探一下,如果我们卖了他的水泥,正好找个借口赶我们走,一万余元的工资也要泡汤。好在我没有卖他的水泥,工头也对我十分感激。
  两包水泥,原来是一次考验!
其他文献
在老家的墙角里,还完好无损的放着一根桑木扁担,拭掉灰尘,肩挑处磨得光亮。扁担上挂着一个用布做的垫肩,垫肩的系绳上连着一串铜钱,数一数刚好二十个。这是父亲用过的工具,铜线是父亲每挑一年加一个,一共挑了二十年的鉴证,拿起垫肩还能闻到父亲身上的汗味和铜钱发出的古铜香味。  儿时的我,总喜欢和伙伴在村头的小路上玩游戏,从日出到夕阳西下,经常看见父亲匆匆来去的身影。背上一篓红薯或挑上一担水,嘴上还不时哼着山
期刊
2005年8月28日,厂里不加班,我和好友徐红根到油柑埔百衣市场去买衣服。我看中了一个小摊位上的一件白色蓝领衬衫。老板热情推销。  我拿着这件衬衫到穿衣镜前试穿,徐红根说:“就要这一件吧,这件衣服既好看又合身。”  我问道:“老板,这件衣服多少钱?”  “150元。”老板说。最后,我和老板讨价还价,以50元成交。由于手头没零钱,我只得拿出一张100元的钞票给卖衣服的老板。那老板接过钱左看右看后,把
期刊
1    淡蓝色的镜片看了心底有一丝丝的凉,在这个秋色里头,让我频频回头。镜片没有丝毫的动静,工作室也没有动静,这份安静,像在为这个秋酿造一份丰收的果实,我有些烦躁不安。镜片里工作着一位上司,隔壁就是上司的女秘书了,其余员工几十人,他们也就在那幢高高的大厦里,就在我的背后。涛风公司已到了下班的时间,如往常一样,员工们迟迟未下。  天天,我兢兢业业的守着岗位,姿势,神韵,威严其中,别以为我的架势是吓
期刊
那一年,幺婶才26岁。山区农村起早摸黑地辛勤劳作使幺婶的脸上显得很老相。长得一表人才的幺叔嫌幺婶长得不好看,就在外面找了个相好的女人。于是幺叔和幺婶三天两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吵。幺叔性子坏动不动就对幺婶发脾气,幺婶有时也顶嘴,可一顶嘴,幺叔就又是拳头又是巴掌地打幺婶。身体单薄的幺婶打不过幺叔,只好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嚎,幺婶的命苦哦!  平时,幺婶对幺叔好。幺婶为幺叔生了一个男孩,才六岁,刚
期刊
你我同时同地生,乡亲们常说我生下来就走桃花运。  你是我儿时最好的伙伴:与你水田里打“泥巴仗”,小溪边过“泼水节”,令我刻骨铭心。去池塘钓鱼,我拿钓竿,你拿鱼盆。到山沟里捉螃蟹,你总让螃蟹夹得呜呜的哭,然后我帮你解开,我上树掏鸟窝,你眼睁睁的看着我,怕我万一掉下来……  乡间的童年生活总让人没齿难忘!  我们多么不想长大,可谁也无法拒绝!  在我们一起上初中的那年,你似乎已感觉到了男女有别。我找你
期刊
高中毕业后,我随二姐去了她打工的地方——清远。  当时,大姐和二姐都在清远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子厂上班,大姐当了文员,二姐做仓管员。由于家里数我最小,大姐二姐都很疼我,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忙必帮。她们担心我进其他厂太辛苦,要我去她们所在的电子厂,大家有个照应,但当时电子厂还没有招工,她们便在外面给我租了房子让我暂时住下来。  因为初来清远,对这里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一个朋友,我只能呆在屋里看书报。  有
期刊
我读小学的时候常在家中衣柜的抽屉里发现几本厚厚的书,那些书的封面旧得卷曲发黄,甚至有些被虫子咬出星星点点如网状的破洞。当时我对这些旧书不屑一顾,想着它们相对我崭新漂亮的课本要寒碜许多,而且我弄不明白家里怎么有这么厚厚的旧书,瞧瞧它比课本要厚几倍,到底里面有什么很吸引人的东西呢?我这些疑问终于从母亲那里找到了答案。那天,母亲坐在庭院树下的长凳上翻着一本厚厚的旧书,目光沿着书页上的字句缓缓游移。暖暖的
期刊
那时他们很相爱,但很穷,结婚很久了,家里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那辆旧单车。她在某单位上班,他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天都坚持骑单车送她按时上班,下班时及时接她回家。她每天坐在单车后面,抱着他的腰,哼着小曲子,脸上写满了幸福与快乐。他骑车时很少说话,照他说的是,他高兴时就说不出话来,那股乐劲往心底藏。他默默地骑,车子飞快地跑,每天都是这样,就像热恋中的男人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到处兜风,那种感觉——真爽
期刊
高中毕业就跑出来打工,几年过去,不知不觉已是25岁。春节回家,发现儿时一块掏鸟蛋偷西瓜的伙伴大部分都成了一个或几个孩子的爸爸,只有我还是孤家寡人。知道我还没有结婚,他们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怎么可能?想当初在学校,可是你最先追到女孩子的啊?怎么现在还没有修成正果?”  我尴尬地朝他们摆手:“好汉不提当年勇,兄弟我在情场纵横了十几年,算是比你们看得透啊!这结婚与恋爱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朋友更加疑
期刊
当按下女儿大梅的手机号码时,里面传来优美的彩铃声,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女儿的声音。可是,铃声戛然而止,传来关机的声音。我呆呆地立在电话机旁,久久不想放下电话。女儿呀!难道我们父女就不能心对心地交谈吗?我到底该怎么做?  事情还得从2000年秋天说起。那是农村秋收最繁忙的季节,正上初中放暑假的大梅一天到晚跟我们忙得团团转。有一天,她对我说:“爸,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去打工。”我听了感到突然,因为大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