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与实践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初中学生也是学习好知识基础及形成良好素质的核心年龄,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质培养十分重要。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任课教师,从自身出发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从自身教学课堂入手,进行初中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本文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養与实践进行说明,以促进初中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90-01
  初中生的核心素质培养是学生将来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施行,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培养出良好的学生核心素质不仅对学生有益,还对未来社会的人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核心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意义,从而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将核心素质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课堂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活跃及易于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更多深层次的知识。本文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与实践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及实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培养可持续型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对国家的未来建设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以下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首先,比较鉴别法,没有比较就很难对知识进行理解,有了比较鉴别学生通常会从宏观上对知识进行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两篇课文,文中作者都是以寄情山水为主要感情依托,从而触景生情。通过对比两篇作者的感情同异性,从而鉴别出文中作者不同的豁达的思想。另外,通过文中对作者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对比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对比的方法,从而寻求解决的措施。
  其次,深度解读法,在语文教学中,对相关文章的深意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更深层次,使学生能更敏锐的知道相文章关键及相关活动的意义,以利于学生在未来践行学习或组织活动中进行突破及创新。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行路难》一首诗,诗的作者是李白,此诗的写作目的在于抒发作者自身的不快,即自身仕途不顺,想发泄自身的感情思想,但诗的结尾是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寓意自身还是有价值及有才华的,而这种才华也应被人认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此诗的背景及寓意告诉学生,并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以便学生培养出深度解读的核心素养。
  再次,多元解读法的培养,事物存在的本质是多元化的,教师应教会学生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从而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创新的核心素养。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六单元中有一篇《塞翁失马》寓言故事,其内容为塞翁丢马,而马又回归的故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解读,正如塞翁失马时的悲伤,与得马时的快乐,都是事物多元化的体现,学生应掌握事物的多元化及可变性,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
  2.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审美能力及实践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的语言艺术教学,其本身就是美的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对审美具有进一步的提高。例如,本文中所提到的课文《岳阳楼记》其运用文言文的方式,将语言文字串联成郎朗上口的文章,使人们在欣赏其意境同时,也对语言产生喜爱。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时,也应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发掘,使学生学会对艺术文章的欣赏,从而培养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审美的能力。
  其次,环境审美的培养,环境是人类栖息的重要依托,美好的环境也是人们所向往的,所以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也应对学生进行环境审美的培养,教会学生对环境审美,从而热爱环境,并保护环境。
  最后,对生命美审美的教学,生命是宝贵的,而生命又是有限性的,所以学生应学会对生命的审美,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热爱生活。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有《音乐巨人贝多芬》这样一篇文章,贝多芬在很小的时候就失聪了,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并时刻热爱着生命,热爱着生活,最终创作出著名的《贝多芬交响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教会学生对生命审美,同样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培养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审美的能力。
  3.培养能够满足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格品质
  首先,应尝试体现学习阶段性,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中,应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做出全面分析,并结合其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尝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与他人和谐共处,不断增强其集体主义精神。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并引入一些实例来进行论证,以此来对学生人格品质做出更好的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还在于教师的教学,只有教师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教学职能,学生才会更好及更快的形成核心素质,并适应未来的社会实践。但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往往难以有效的达到核心素质培养的目的,所以初中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需要更多的教育人员进行参与,并发挥出大众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学习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还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方燕红.浅谈在新教材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旬,2017(07)
  [2]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2-63
  [3]余登燕.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D],2018
其他文献
自从2001年1月1日实施《招标投标法》以来,建筑工程的承发包迈人了招标投标的轨道,业主选择施工单位,由直接委托逐渐过渡到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因此施工单位能否中标,报价高低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经济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因工程造价而引起的纠纷占很大比例。解决此类纠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诉讼于法律。司法裁决与调节工程造价纠纷的主要依据是工程造价鉴
生物多样性可简单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物种的生态复杂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改善城市的人类生存环境、自
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大都有这样一种苦恼:学过的单词在新的上下文出现时,原来的意义用不上,不解其意;经查词典或请教别人弄清其意思后,再次遇到这个单词出现在另一个新的上下文
为加强中央储备棉管理,进一步优化储备结构、提高储备质量,决定轮入部分新疆棉。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轮入时间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国家法定工作日。二、数
摘 要: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才能有效的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历史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观教育,既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本身客观要求,也是对初中历史课程的丰富与完善。基于此,本文对在历史课程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观;渗透;策略  【
近几年来,传统的预制板已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现浇板容易产生裂缝,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少裂缝的产
通过试验得出的数据,结合实践总结说明磨细矿渣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情况。
摘 要:理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这种理性思维能力是以严格的逻辑性和证据性为基础的。理性思维能力通常有目的明确,充分的证据和严格的推理。而且理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尤其是理性思维能力对理科生是及其重要的。本文从强化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建模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四方面入手,探讨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培
摘 要:学生在初三开始接触化学,但在这个阶段对于化学的学习都是比较简单的,进入高中后化学学习的难度明显增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很不适应的。因此在高中阶段对于化学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复杂的化学学习更加倾向于简单化,也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化学。为此,“分析探究实验”作为一种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更有帮助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所以本文笔者将围绕高中化学“分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