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数字医疗的机会在B端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数字医疗的机会更多在B端(注:商户)而不是C端(注:终端客户)。这并不是说C端不再重要,而是指B端更有可能带动盈利,而C端的使用是建立在B端成熟基础上的。数字化的核心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这在B端更有可能做到而不是C端。
  最近Salesforce进行了一项针对1700名美国人就医方式的调查,只有不到10%的人表示使用电子方式来预约就诊,相比之下有76%的人表示通过电话预约。调查也询问用户是否使用数字化手段来查询检查结果,17%表示他们使用网络查询,仍有44%表示他们会亲自去取报告,35%的人表示会通过电话查询。大多数人并没有个人健康档案,62%的人依赖他们的医生来保管档案,36%的人表示有电子档案。
  这些结果看起来有些悲观,显示即使在数字医疗发展火热的美国市场,用户在就医过程中真正使用数字手段的比例仍然不高,医疗仍然是个传统的东西。不过,60%的80后90后用户表示他们希望获得远程医疗服务以省去线下就诊的麻烦,但他们会倾向于医生/医院提供预约平台并管理/共享电子病例以及进行预防医疗和教育。
  虽然受访者本身的地理位置、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会给整个结果有一定影响,但我们无法否认医疗在整个数字化中的局限性,未来数字医疗的机会更可能在B端而不是C端,在中国更是如此。
  原因有三个。
  首先,医疗对于C端来说是当下的需求,不像互联网那样可以创造需求且用户愿意为价格去等待或改变购买方式。在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大环境下,C端首先考虑是看上病而不是价格,因此数字化的意义在于从看不上病到看上病,从花长时间看病到快速看病,但目前数字医疗还不能做到这点。能不能看上病,花多久看上病,仍然拼的是医疗资源也就是医生,数字化手段最大的制约也在这里,C端的模式因此受制于传统医疗资源,并不能放开手脚,这在中国和美国都是这样。
  此外,医疗在数字端的局限很大。医疗不同于电子商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有很大局限性。换句话说,大部分医疗服务无法通过线上完成。适合线上的模式受到病种和患病程度的严重制约,因此C端核心更多还是辅助线下服务来完成治疗。想要把传统医疗全部搬到线上是不可能的。
  最后也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数字化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对于C端来说,数字化缺乏足够的实力帮助他们解决看不上病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个问题还是医院说了算,数字化有没有效果仍取决于医疗资源,因此C端不愿意为这种效果不明的东西付钱。而对于B端,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B端的需求有几方面。一种是要提高效率。中国的医院任务极其繁重,数字化在这里是很有市场的,人手不够用,病人管理不好,传统运营方式消耗太大,这些就算是在当下的体制下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病人,并通过一些流程的数字化提高效率,那么B端就有可能打开。
  B端的目光不能紧盯着三甲,三甲的体系极重,医院是全方位的,正因为希望做所有事,变革才很难。但中国未来B端有大量机会在中小医院和民营医院,重塑一个庞然大物或许很难,但在一个有希望蓬勃发展的市场,用数字化的手段建立最有效的服务体系机会却很大。而且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会以省钱、有效为首要考虑,更有可能成为数字化的先锋。
  第二是提高服务质量。中国的服务提升机会主要在基层。基层一缺人才,如读片,重症术后管理等;二缺检查设备,三缺药品仪器。要提高质量的核心就在这三缺上。B端的数字医疗服务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机会有两个核心领域,一个是远程,一个是与资产轻化有关的租赁/平台/个性化服务模式。
  远程手段不仅针对治疗,还有专项服务,比如读片,报告会诊等。未来专项远程服务中心可能会发展很快,比如心电图解读、中风急救、针对某类疾病的读片等。这背后的机会有远程互通、信息传递和共享、以及报告电子化等。
  另一方面则和资产轻化密切结合在一起。医院目前是个极重的资产,未来很多基层医疗不可能走这种路线,重资产不利于提高效率,基层也不可能有这样重的先期投入。这就意味着很多环节会通过租赁或共享的形式出现,比如数据云平台,电子云档案,按照流量付费或者包月。基层医疗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手段,省去很大的前期投入,有助于轻装上阵做好服务。
  B端除了服务方还有支付方,一旦有一天雇主和商业保险成为医疗的支付方之一,就会有动力通过数字化手段跟踪会员/员工的健康状况,最大程度控制医疗支出。支付方B端将有动力为可以帮助他们和会员/员工互动的方式付钱,同时两者都需要数据接入的端口,比如保险公司需要通过数字手段接入整个治疗过程的控费,雇主则需要和员工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督促其保持良好治疗方式或及时治疗,以控制医疗风险。
  在B端架构的基础上去做C端服务会比直接做C端更加可行,因为B端的目的非常明确,愿意为能够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方式买单,数字化是很好的途径。只有服务质量提高,效率提升了,C端才能获得嫁接在B端上的服务,这个时候数字工具作为传统服务的辅助才有意义。
  来源:健康界
其他文献
常言道“在哪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句话对年轻人来说没错,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就没这么简单了。事实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跌倒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摔了一个跟头后卧病不起,再继发感染等症不治的老年病例屡见不鲜。  可见,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把防止跌倒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关注。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节节上升,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也逐渐增多,且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我们曾经调
期刊
垃圾食品到底是什么,我们都无法给一个准备的答案。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垃圾食品对身体不仅没好处反而还有害。容易造成肥胖、血脂高等健康问题,垃圾食品摄入量过多,会使青少年提前停止长身体。很多食品都是大家公认的垃圾食品,今天就为大家揭晓触目惊心的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类食品  油炸食品丰富多彩,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但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且是导致高脂血症
期刊
每当说到食品安全,最近几年监管部门的口径一直都是“总体稳定向好、形势依然严峻”。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的不满就显得很正常了。形势严峻我知道,但向好的趋势在哪里?网络上经常会有人怀念过去的食品安全,比如有条微博是这么写的:“八十年代,我们基本没有食品安全问题,九十年代出了一些问题,二千年后几乎所有食品都是有问题的。”真的这样吗?食品安全一天不如一天吗?  请先看看这段话:“工厂把
期刊
在“新节俭主义”流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开始“返璞归真”,这种节俭不是简陋,不是吝啬,而是高质量生活水准下的一种简单生活方式。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简单运动”、“轻松体育”同样也迎和了这种潮流。  你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健身卡,你不必要面对冰凉没有感情的运动机械,只要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一身舒适的衣服,任意地点、任意时间,你便可以开始自己的运动,这就是“长走”,一个已经在日本、欧美风行了数十年,备受欢迎
期刊
被誉为“一代失踪”的电影《代宗师》,前后筹备13年拍摄又3年,近日才公映。导演王家卫因而被誉为“严重拖延症患者”,他过去在拍摄《东邪西毒》、《春光乍泄》、《重庆森林》时都发生过严重拖沓现象。而网络上流传的《拖延症之歌》“字字血泪”地控诉了拖延症对学习、对生活、对减肥、对工作带来的毁灭性影响,网友们纷纷表示“中枪”了。这拖延症究竟是否属于心理问题?严重拖延者是否需要治疗呢?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
期刊
英语说“see a doctor”,汉语说“看医生”,基本同义。不过,中美医患关系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比如,国内有些潜规则,开刀千万不能忘红包,医生护士麻醉师,一个不能少。医生也未必“养尊处优”。一旦患者一方不满,“砸医院、打医生”,似乎也是“潜规则”。  在美国,这一类的潜规则几乎闻所未闻。红包是绝对不需要的,“打砸”是一定会坐牢的。  在美国看医生,也有些“潜规则”  规则之一,你得要有自己的
期刊
2013年12月17日,美国内科协会年鉴杂志发表了一篇编辑文章,题目就叫做“够了!不要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上浪费钱了(Enough Is Enough:Stop Wasting Money Dn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编辑文章代表着该杂志的观点。美国内科年鉴是美国医师协会的官方杂志,是一份严肃严谨很有权威性的学术杂志,居然用了这样一个洛杉矶时报风格的
期刊
《柳叶刀》:我国埃博拉疫苗I期临床试验安全有效  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全文发表我国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I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疫苗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创新团队和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埃博拉疫情发生后,我国立即启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总后勤部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运用特别审评程序,确保世界第一个2014基因型疫苗进入临床。
期刊
近日,英国一家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撤销了43篇涉嫌造假论文一事,因涉及38家中国医院的从医者引起国内关注,其中河南省人民医院也不幸“躺枪”。此事被披露后瞬时引来热议。  43篇论文涉嫌造假被撤稿  43篇论文涉嫌造假被撤稿的消息,来源于《华盛顿邮报》3月27日的报道。  据称,英国一家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日前撤销了43篇论文,原因是认为peer-review(同行评审)程序作假。被撤回
期刊
编者按  随着医疗信息数据的几何倍数增长,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繁杂得令人难以置信,这给医院信息储存以及整个医疗产业的行进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大数据技术的华丽出场,让医疗信息化进入了飞跃式发展的关键时机。不得不说,近来大行其道的“智慧医疗”也是得益于此。但是对于目前中国医院信息化来说,智慧医疗建设的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  压力与机遇并存,对于社区医院来说,要面对的不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