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初探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etyo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93-01
  很多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1、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 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二、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3、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4、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1、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2、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3、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如前所述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成绩滑坡;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3.1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而且大大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99-01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的实施情况和现象作了简要分析,对保障学生营养餐的的有效实施进行阐述。解决学生营养餐的管理运行模式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并对供餐形式、食品安全、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求社会、家长、学生的督促,使学生营养餐的营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做到让社会、家长、学生放心和满意。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学校;家长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章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每个班级人数众多,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又不一样,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必须重新调整,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改革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态分组;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0-01  动态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期刊
【摘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单向传授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变成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58-01  学会学习,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新一轮基
期刊
【摘要】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3-01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提出问题是关键,提问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交流活动。提问包括了老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对未知内容的
期刊
【摘要】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用爱去拨动一根根娇嫩的心弦;用爱去滋润一株株纤柔的幼苗,让幼儿的身心在师爱的中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滋润;心灵;拨动;健康和谐  【中图分类号】G203.2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4-0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有人把孩子幼小的心灵比作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而又特别需要小心呵
期刊
【摘要】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3-01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接受教育的中
期刊
【摘要】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渗透、反复与深化的过程,要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教学;体现  【中图分类号】G226.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40-01  数学
期刊
【摘要】无论哪一类体育活动,从根本上讲,它都是一种或者一类游戏,从这个层面看来,学校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的各种游戏,可以说体育游戏是身体锻炼的基本手段,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大比重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