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投是GP常用的一种策略,一来可以增加项目来源,二来可以分散风险,一举两得。一般而言跟投发生在GP和GP之间,但其实LP也可以跟投GP。这种安排同样会有多方面的好处,让LP和GP同时受益。
首先,LP可以省掉一部分管理费和附带权益的支出,降低投资成本。做一笔跟投,事实上就是LP自己亲自上阵去处理有关一项投资的所有事务。虽然跟投项目的筛选难度和谈判难度会小很多,但还是需要LP付出时间和精力。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是投资成本下降。
其次,如果LP的背景是某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那么跟投也有助于帮助其母公司实现某些战略意图。比如直接持股某个与母公司业务相关的企业,为其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同时也对母公司的业务构成协同。不过,最好不要混淆财务投资与产业投资,所以此类跟投并非LP的“主业”,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财务收益的根本目标。
LP跟投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GP有更深入的接触,增进彼此了解,加深感情。LP往往与被投企业隔着一层,信息传递效率低。通过跟投,LP与企业家会有直接的沟通,也就多了一个了解GP风格的渠道。另一方面,跟投以后LP也会与GP有更多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彼此之间接触多了,交情自然也会更深。
过去美元基金在亚洲和中国区开设办事处的很少,因此沟通成本高,自然也就不方便跟投。但现在大家把触角更多地伸到了这个地区,与投资一线的距离更近了,那么跟投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最后,跟投可以让LP的资产组合实现差异化。直接投资对于提高组合综合回报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够使整个组合显得与众不同。在中国内地,对于规模比较大的LP而言,其实可以选择的GP并不多,因此可能大家的投资组合日益趋同。我们知道,有些LP身后还有LP,他们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组合名单,一定会很头疼。所以,适当做一些跟投,可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不同之处,能够帮助LP在募资时更容易被认同。另外,允许LP跟投,也是GP赢得LP、讨好企业家的利器。首先,LP跟投能够帮助GP分散风险。如果GP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又受到合规要求的限制,投资比例不能超过自己总资产的20%,这时就可以让LP跟投,既分散了自己的风险,又满足了LP的投资需求。
跟投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好处——防止别人“贪天之功”。一单里程碑式的投资,往往有很多投资者会在不同阶段进来。每个项目总会有人牵头领衔,有人居于次要地位,也还会有很多GP跟投。一旦这个案例大获成功,大家在分享收益的同时,每家GP都可能会声称是自己一手策划了这桩交易。由于信息不透明,越是大牌的GP越能够把功劳和名声都揽下来——媒体喜欢追星,一般的受众也不会去深究。最后,那些名气响、又有媒体资源的GP借机露了脸,不断强化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
所以,对于很多低调、知名度没那么高的GP而言,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谨慎小心。如果让大牌GP跟投,很可能让别人的光环掩盖过自己。与其冒着被人抢功的风险,不如把跟投的机会交给自己的LP。不过,跟投能够成功还需要一些条件。比如LP需要在亚洲设有办事处;跟投新的GP时,尽职调查需要更审慎;LP要尽量利用自己的资源获取更多的情报。对于GP而言,在让LP跟投之前需要制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和流程,以增加透明度。大一点的GP往往会同时与很多的LP打交道,好项目到底给谁?这里面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所以需要一个规范的流程,在事后能够说得通某一个项目给谁不给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分配的标准也有讲究,比如可以按照关联度和投资额度来划分。基金中占比较高的LP可以优先获得跟投机会。另外,区域、行业的关联性也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标准。当然,不是绝对的准则,有时候可以有弹性,但一定要多沟通以减少双方的误解。
如今,中国内地LP的跟投已经比较普遍,虽然它不会成为LP组合投资的主流,但这种模式会长期存在,LP与GP都应认真对待并善加利用。
首先,LP可以省掉一部分管理费和附带权益的支出,降低投资成本。做一笔跟投,事实上就是LP自己亲自上阵去处理有关一项投资的所有事务。虽然跟投项目的筛选难度和谈判难度会小很多,但还是需要LP付出时间和精力。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是投资成本下降。
其次,如果LP的背景是某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那么跟投也有助于帮助其母公司实现某些战略意图。比如直接持股某个与母公司业务相关的企业,为其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同时也对母公司的业务构成协同。不过,最好不要混淆财务投资与产业投资,所以此类跟投并非LP的“主业”,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财务收益的根本目标。
LP跟投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GP有更深入的接触,增进彼此了解,加深感情。LP往往与被投企业隔着一层,信息传递效率低。通过跟投,LP与企业家会有直接的沟通,也就多了一个了解GP风格的渠道。另一方面,跟投以后LP也会与GP有更多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彼此之间接触多了,交情自然也会更深。
过去美元基金在亚洲和中国区开设办事处的很少,因此沟通成本高,自然也就不方便跟投。但现在大家把触角更多地伸到了这个地区,与投资一线的距离更近了,那么跟投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最后,跟投可以让LP的资产组合实现差异化。直接投资对于提高组合综合回报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够使整个组合显得与众不同。在中国内地,对于规模比较大的LP而言,其实可以选择的GP并不多,因此可能大家的投资组合日益趋同。我们知道,有些LP身后还有LP,他们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组合名单,一定会很头疼。所以,适当做一些跟投,可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不同之处,能够帮助LP在募资时更容易被认同。另外,允许LP跟投,也是GP赢得LP、讨好企业家的利器。首先,LP跟投能够帮助GP分散风险。如果GP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又受到合规要求的限制,投资比例不能超过自己总资产的20%,这时就可以让LP跟投,既分散了自己的风险,又满足了LP的投资需求。
跟投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好处——防止别人“贪天之功”。一单里程碑式的投资,往往有很多投资者会在不同阶段进来。每个项目总会有人牵头领衔,有人居于次要地位,也还会有很多GP跟投。一旦这个案例大获成功,大家在分享收益的同时,每家GP都可能会声称是自己一手策划了这桩交易。由于信息不透明,越是大牌的GP越能够把功劳和名声都揽下来——媒体喜欢追星,一般的受众也不会去深究。最后,那些名气响、又有媒体资源的GP借机露了脸,不断强化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
所以,对于很多低调、知名度没那么高的GP而言,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谨慎小心。如果让大牌GP跟投,很可能让别人的光环掩盖过自己。与其冒着被人抢功的风险,不如把跟投的机会交给自己的LP。不过,跟投能够成功还需要一些条件。比如LP需要在亚洲设有办事处;跟投新的GP时,尽职调查需要更审慎;LP要尽量利用自己的资源获取更多的情报。对于GP而言,在让LP跟投之前需要制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和流程,以增加透明度。大一点的GP往往会同时与很多的LP打交道,好项目到底给谁?这里面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所以需要一个规范的流程,在事后能够说得通某一个项目给谁不给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分配的标准也有讲究,比如可以按照关联度和投资额度来划分。基金中占比较高的LP可以优先获得跟投机会。另外,区域、行业的关联性也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标准。当然,不是绝对的准则,有时候可以有弹性,但一定要多沟通以减少双方的误解。
如今,中国内地LP的跟投已经比较普遍,虽然它不会成为LP组合投资的主流,但这种模式会长期存在,LP与GP都应认真对待并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