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代内涵的四个维度

来源 :理论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的四个维度,即现代化的维度、总布局的维度、人与自然的维度和美好生活的维度,这四个维度为人们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提供了多样性的视角。从时代内涵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明确了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着重补好的短板是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家园暨美丽中国的建设标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热切需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他文献
在汽车制造业中,其白车身骨架精度对整车尺寸质量影响极大。零部件匹配夹具(part coordination fixture,PCF)在作为综合匹配样架,为解析钣金零部件匹配问题、提升钣金零部件质量和加快白车身骨架夹具的调试进度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为白车身骨架精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因此PCF匹配工作在整车尺寸质量控制策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离合器、传动系、半轴、发动机以及电气部件的针对性设计,开发了适合浅海及海边滩涂牵引作业的高地隙拖拉机,解决了电控拖拉机在海产品收获中的防水问题,保证了拖拉机的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问题,除了经典的“列宁说法”,还有一来源说、两组成说、多来源多组成说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都围绕“列宁说法”展开并形成两种倾向:一种倾向直接肯定“列宁说法”来自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另一种倾向则是对“列宁说法”质疑,认为“列宁说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自主解释和独立发挥,并认为“列宁说法”与“恩格斯表述”有根本差别。在这两种倾向中,前者没有追溯到“列宁说法”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来源,后者则执着“列宁说法”与“恩格斯表述”的差别。对此问题的考辨可
在后疫情时代深度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理路、现实境遇与赓续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根植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理论,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后疫情时代,需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来提供强劲经济驱动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解决全人类的共同难题和挑战,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新道路,以实现全球共赢共享的发展之道,从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赓续发展。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伟大创新。注意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代表着决策主体对特定领域的关注程度,其实质是权力主体对议题偏好的组织化过程。以注意力资源配置为视角,可将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治理大致划分为党政同构的组织化社会治理、党社合作的参与型社会治理、党领共治的共享型社会治理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社会治理目标、举措和步骤,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治理的经验逻辑在于:通过预期引领机制、适应性调节机制、经验传承与接续机制的共同作用,社会治理现代
后疫情时代,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打压。受制于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上升、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以及各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国际制造业资本投资竞争加剧,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核心,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有重要影响。面对制造业外资回流,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以保持我国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优化制造业内部利用外资结构,这对于我国“十四五”期间“稳外资”和更好地参与并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界定中国精神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精神作为一种本质性的存在,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必须透过层层表象,深入到历史和现实的深处,分析和把握其内在精神的逻辑结构,然后从中抽引和凝练出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统一的中国精神。据此,我们按照中国精神的内部联系,将其划分为本体致思、思维方法、认知理论、人本学说、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意志品格等方面,一个民族的精神本质就是由这些方面构建起来的有机的、整体的精神体系。
21世纪是世界走向数字化的世纪。数字化生存世界是指数字化的生存范式及价值原则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数字化生存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呈现出深刻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数字化的正常体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积极的适应关系,数字化生存强化了金融资本对社会的穿透力,使生存世界的发展意志更加强硬;另一方面,数字化生存又极大地促进了公共空间的商品化,对人类主体地位及其智识能力造成了重大挑战,亦导致了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度殖民化,强化了资本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发展观演进中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理论创新,创造性地解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的新体现在系统观念的辩证思维、社会工程方法论的创新应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发展理念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造性转化,必将引领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伟大光荣。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初心。经过建党以来百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此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大国的举国体制优势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在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之际,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巩固脱贫防返贫、共享发展成果,也要及时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经验,并将之理论化。回顾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自我革新、不断发展,将实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