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式矫治器的改良制作

来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口内磨牙远移装置中舯摆式矫治器是最常用的、不需要依赖患者配合的矫治器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纠正Ⅱ类磨牙关系。在拔牙非拔牙临界病例中应用钟摆式矫治器可保留更多健康牙齿。作者在临床中对钟摆式矫治器的制作进行了改良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发现其可以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花丹素(PB)联合术前诱导化疗PF方案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Tca-8113,设空白对照组、PB组、顺铂(DDP)组、5氟尿嘧啶(5-
目的:了解上颌锥形侧切牙患者颅颌面形态特征。方法:纳入113例12~28岁的上颌锥形侧切牙患者,对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13例患者的矢状面型构成比为:Ⅰ类40.71%、Ⅱ类9.73%、Ⅲ类
目的:研究脉冲Nd- YAG激光在控制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检出率的作用,及对CA分离株毒力的控制.方法:将200 例糜烂型OLP
目的:评价全瓷贴面用不同类型树脂粘接并加速老化后的颜色稳定性和不透光度变化。方法:用IPSe.maxPressA1色瓷块制作厚0.4mm、直径10mm的瓷片28片,随机分为4组(n=7),分别用BEAUTIFILFl
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观察组)和铸造钻铬合金桩核(对照组)分别修复末端第二磨牙残冠各37颗。1-5年成功率,观察组分别为100%、100%、91.9%、86.5%、81.1%;对照组分别为97.3%、91.9%
目的:评价CT扫描剂量对重建颌面部软硬组织三维模型的影响,为低剂量CT(LDCT)在颜面赝复体CAD/CAM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对成人尸头标本,分别进
目的: 分析单纯型先天恒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8 例单纯型先天恒牙缺失患者采集一般资料,根据Angle错分类法分类,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 本组病
目的:评价包载 PTH(1-34)聚乳酸微球的缓释效应对前成骨细胞 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 MC3T3-E1细胞分为空白培养液对照组、持续性和间歇性给药组、未载药 PLGA 微球组和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与辅助器械对根管内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对60颗离体单根牙进行根管预备,20℃或60℃的 NaOCl 作为冲洗液,被动超声(PUI)或声波冲洗装置 EndoActiator(EA)或侧方
目的:观察NOD2基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NOD2表达载体(NOD2-pEZ-M29)和NOD2-shRNA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舌鳞癌Tca8113细胞48 h后,RT-PCR和Western blot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