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风景区旅游容量定量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运用有关旅游容量的理论与方法,在建立旅游容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东湖风景区为例对其旅游容量进行定量计算,对东湖风景区旅游容量的各项指标值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风景区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风景区旅游容量东湖
  
  一、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容量的一般定义:旅游容量也称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承载能力,具体为一定时间单位和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自旅游容量这一名词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因思克普(Inskeep)认为,所谓旅游容量,是指在不破坏其形象和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某个地区或某种资源能够承受的最大使用限度。而在更早,即1972年泰维(Tivy)提出:旅游容量是指某游憩场所所能提供的特定使用期(每年)内特定游客人数,这一人数水平对旅游地支持游憩活动的能力不会产生永久性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上的损害,对游客满意度也没有明显的破坏。麦克因德(McIntyre)则认为,旅游容量是指在没有引起资源的负面影响、减少游客满意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对一个地区的最大使用水平。我们必须考虑游憩活动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把旅游容量定义为:所能维持的不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不对当地社区造成社会文化和经济问题的开发水平;保护与发展之间所能达到的平衡;与旅游者所追求的旅游产品的形象、环境类型和文化体验相兼容的游客人数。
  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主要是指旅游环境容量,但环境的外延包括了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诸方面,因此旅游容量包含有许多种具体的容量。保继刚等在1993根据各种容量的不同属性将旅游容量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而国家旅游局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类。
  旅游容量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旅游地和旅游点的开发和管理中作为手段,来保护旅游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二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客观上保证旅游者在游览时的旅游质量。计算旅游容量的实际意义则在于给景区提供一个资源合理利用的指标,用于规划或管理时参考,从而便于规划或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实际接待量在容量范围之内,以避免出现旅游环境的超载。
  
  二、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国内外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并在旅游地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进行旅游容量计算的研究。旅游容量的计算主要是对旅游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的计算。
  
  1.空间容量的计算
  对于一个旅游区来说,日空间容量与日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国家旅游局(2003)制订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提出了关于旅游区日空间容量与日设施容量等最基本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
  日空间容量的测算是在给出各个空间使用密度的情况下,把游客的日周转率考虑进去,即可估算出不同空间的日空间容量。
  各景点的日空间容量:
  则,日空间容量公式:
  式中,C为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数值上等于各分区(景点)日空间容量之和;Ci为第i景点的日空间容量;Xi为第i景点的可游览面积;Yi为第i景点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览空间;Zi为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周转率=每日可游时间/游人平均逗留时间)。
  由此可得,景区面状旅游空间容量为:
  式中,Dai为某景区一日总空间容量(人次/日);Si为某景区面积(m2);Ski为某景区人均合理环境容量指标(m2/人);T为景区每日开放时间(h h);t为游人平均游览时间(h);i为景区序号;n为风景区的景区个数。
  
  2.设施容量的计算
  日设施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日空间容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类似,假设一个影剧院的座位数为Xi,日周转率为Yi,即:
  日设施容量:Ci=Xi×Yi
  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为:
  旅游设施容量=旅游地开放日×日设施容量。
  
  3.生态容量的计算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其大小取决于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量。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Q(e)=Min{Q(w),Q(a),Q(g),Q(ν)}
  其中,Q(w)是水体环境容量,Q(w)=水体环境污染物容量/人均污水生产量;Q(a)是大气环境容量,Q(a)=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物容量/人均废气生产量;Q(g)是固体垃圾环境容量,Q(g)=每日处理固体垃圾总量/人均固体垃圾生产量;Q(ν)是生物环境容量, Q(ν)=水体游览面积×船均载客量/船均生物影响承受标准面积。
  
  4.社会心理容量的计算
  社会心理容量指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即旅游空间合理容量的旅游者心理的满足程度。
  根据环境心理学原理,旅游者在从事活动时,对环绕在每个人身体周围的空间都有一定的要求,即个人空间。因此,社会心理容量体现在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环境的基本要求的满意度,在这里可以看作和旅游空间容量是同一个数值的,不再另做计算。
  
  三、实例分析
  
  1.东湖风景区的空间容量计算
  武汉东湖风景区是一个以湖泊为主,体现湖光山色自然风光的风景区,以郭郑湖为主体,听涛区与磨山区隔湖相望,周围环以陆地与低丘。在东湖风景区,听涛区与磨山区内的建筑密集区属建筑园林区,其面积相当于建筑面积的3倍;其它湖畔林地属自然风景公园;郭郑湖广大的水域属水上公园。东湖风景区的土地构成与景区构成见下表。
  东湖风景区每天开放时间为15小时,游客平均游览时间由抽样调查可得为4小时/人,且由于不同景点的适宜空间标准不同,建筑园林区为人均20m2,自然风景公园为人均60m2,山岳旅游胜地为人均8m2,水上公园为每船500m2(平均载4人)。根据上述计算方法与景区构成,很容易计算得到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有关数据:
  建筑园林区的旅游空间容量为Dai=12176人次/日;
  由于东湖自然风景公园的实测人均活动面积未达到饱和,故取值为200m2,则自然风景公园旅游空间容量Dai=40617人次/日;
  水上公园旅游空间的载体主要是船只,目前东湖的船只数量为500,可取周转系数为5.8,则可得水上旅游空间容量为Dai=11600人次/日。
  由上可得,东湖风景区全天的旅游空间环境容量Da=64393人次/日,全年的旅游空间容量Dy=2350万人次/年。
  
  2.东湖风景区的设施容量计算
  由于东湖风景区以整个武汉市为依托,因此,风景区的交通运输能力不是该区设施容量的主要约束。在设施容量的计算上,我们主要考虑住宿和餐饮设施。
  目前风景区内有宾馆两座,350个床位,餐饮设施十余处,餐饮设施接待为3000人,住宿的周转率为0.4,餐饮设施的周转率为0.6,则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为:=350×0.4+3000×0.6=1940人次/日。
  旅游区年设施总容量为:Cy=1940×365=70.81万人次/年。
  
  3.东湖风景区的生态容量计算
  东湖作为我国特大城市城区范围内的大型湖泊,,风景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地受到周边各类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渐从与长江直接相通的城郊型天然湖泊转变为城区内受人工控制的内陆水体,景区环境质量在逐渐下降,就目前状况而言,其水质和大气状况都不甚理想,要加大对水环境恶化的防御和治理。
  在评价大气环境容量和固体垃圾的环境容量时,由于风景区地处武汉市城郊, 大气和固体垃圾均不会构成对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则主要是计算水环境环境容量和生物环境容量。
  由于东湖年水环境污染物有20.27吨,人均污水排放量为4.9升/人,则水环境容量 水体环境污染物容量/人均污水生产量20270/4.9=4127人/日;调查得船均生物影响承受面积为590平方,则生物环境容量 水体游览面积 船均载客量/船均生物影响承受标准面积=13638000×4/590=92538人/日。
  可计算出日生态环境容量如下:
  Q(e)=Min{Q(w),Q(a),Q(g),Q(ν)}=Min{Q(w),Q(ν)}=4127人/日,年生态环境容量:Qy=4127×365=150.6万/年。
  
  四、结论
  
  本文在综合了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东湖风景区旅游容量计算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含义和计算公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旅游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旅游容量的各项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东湖风景区整体旅游容量很大。
   由上表中东湖风景区的各项旅游容量值,可以看到东湖风景区的旅游空间容量还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年游客量67万人次,显然远未饱和,即使是最旺月(五月),东湖风景区平均日游客量也仅有4.1万人次,也未饱和。另外,由于时间上季节性和空间上的集中性,东湖的旅游设施容量呈需求不足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容量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因此,东湖防风景区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在旅游旺季适当提高门票价格以控制游客人数,在淡季则适当降低门票价格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调节游客分布的时空不均,另一方面,应该投入各项资源对水环境质量进行治理和控制,使风景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无线网络的巨大成功将改变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无线应用协议(WAP)为电子商务、无线应用服务提供了安全性服务。本文概述WAP和无线公钥基础设施(WPKI)的模式,研究了WPKI如何以及为何在WAP的环境下满足无线应用的安全要求,并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和WPKI在WAP环境下的实施。  [关键词] 公钥基础设施无线应用协议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
期刊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李宁品牌的发展之路,分析世界第一大运动品牌NIKE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第一大运动品牌李宁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准确定位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营销品牌代言人;营造企业文化”等几个营销策略问题。  [关键词] 李宁NIKE品牌国际化营销策略  长期以来,以NIKE、ADIDAS为首的国际著名体育用品企业,牢牢控制着国际运动
期刊
[摘要] 浙江“小型巨人”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浙江“小型巨人”的特点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之处,提出中小企业走“小型巨人”企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小型巨人”企业发展模式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日益蓬勃,中小企业数目已超过100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截至2003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0亿元,实现利
期刊
[摘要] 目前,我国的C2C网站发展迅速,但由于C2C网站商业模式不完善,导致C2C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本文在结合当前的C2C网站运营状况和国内对C2C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从C2C网站商业模式的角度,探讨了C2C网站的盈利模式、信用模式、支付模式和配送模式。  [关键词] C2C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物流配送信用  据艾瑞市场咨询2006年3月发布的《2005年中国C2C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
期刊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正是从GIS和CA模型相结合的角度,对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具体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元胞自动机(CA)物流信息物流系统  20世纪以来,商业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物流则成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甚至有人提出“物流世纪”的到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展,出现了商业产品的更
期刊
[摘要] 本文根据CBD地区综合经济指标数据相对较少的特点,选择灰色系统中的GM(1,1)预测控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这个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计算量较少、方法相对简单实用。  [关键词] 灰色系统CBD经济指标预测    一、引言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
期刊
[摘要] 从20世纪的后十年直到今天,我国的广告业迅猛发展,形形色色的广告铺天盖地,其中不乏鱼龙混珠的虚假商业广告,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整体广告业形象。本文力图从广告公司业务职能的转变,论述如何在源头上杜绝虚假广告,还广告业诚信之本。  [关键词] 业务职能“AE”制“AP”制虚假广告生存空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广告事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的
期刊
[摘要] 资本结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资本结构公司治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上市公司  随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资本已经成为联系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纽带。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结构中
期刊
[摘要] 随着新经济的理性回归,特别是安然、世通等公司丑闻的出现,促使人们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本文从股票期权制度设计的初衷入手,阐述了股票期权制度设计的初衷并未得到完全体现的现实及其原因,并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将持有者当期的努力与公司未来的前景及个人的收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激励机制曾经备受推崇。然而,随着新经济的理性回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重庆市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市场导向的程度、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为中等偏上水平;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市场导向企业绩效  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导向成为营销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市场导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市场导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