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城建设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至202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群体将达到1亿人左右。这部分群体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为了解这部分群体能否适应新生活,该文选取了合肥市职教城所在地磨店社区作为调查地点,并从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和心理适应3方面展开阐述,并提出了关于提升失地农民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适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16-03
  1 研究背景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城镇人口数为73 111万人,占总人口的53.73%,这也意味着我国已处于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的地区是由于当地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人们的劳动收入来源多元化,社会经济发展直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属于“主动城市化”;有的地区则是由于政府的统一规划,征收农民的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园等各类园区的建设发展,这属于“被动城市化”。为深入了解“被动城市化”背景下的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笔者特选取了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里的失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而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变化,如 “农民”到“市民”身份的变化,谋生手段变化等,进而探讨他们能否顺利适应这种变迁。
  磨店社区坐落在合肥市东北部,属新站区管辖,目前总面积为61.4km2,常住人口为3,3万人。2005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磨店筹划建设合肥职教基地,群众把这里叫“职教城”。基地于2007年元月奠基动工。截至2015年底,已有13所院校进驻职教基地,在校生人数达8.5万人。由于职教基地的建设,约1万人被迫失去土地,成为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职教城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冲击了这部分人原有的生活状态,使其一时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和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这里也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学校开学期间磨店街及周边商业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一到假期,店铺生意冷淡,有些商家索性停止营业。
  为进一步探究这里的失地农民群体能否适应新的变化,本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26份,回收率约97%。
  2 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现状
  有学者专门就“适应性”这个概念作出界定,认为适应是个体为了在某一环境系统中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行动。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文将“社会适应”界定为:失地农民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不得不进行的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心理适应等调整,以期实现个体内在与外界环境整合。
  2.1 经济适应 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主要采用货币补贴的方式。然而补偿款的发放,只能帮助这部分群体维持短暂时间的生活,他们还需要从长计议,寻求更加合适性的谋生手段。
  不同的群体就应对经济压力表现出差异化的状态。相对来讲,青年人的适应能力要强,他们受到过良好的院校教育,对职业技能及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就业岗位较多。在调查中有25%的人针对大学生消费者而选择了自主创业,实现就地就业;而中老年人(指45岁以上的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除了拥有体力则无一技之长,学习能力也较弱,再加上用人单位对于年龄的限制,这部分人很难在城市中谋得满意岗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职教城发展的需要,年龄偏大的人则会面临较其它地区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在高校中谋得一定的岗位,如保洁员、宿舍管理员、食堂勤杂工等等,很显然这部分人是幸运的。
  伴随着职教城的发展及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逐步完善,很多磨店社区居民可以就近实现找到工作,在调查者中有51.6%的受访者月收入超过了2000元,高于合肥市的最低工资水平。其中,大部分人已经适应了这种“上班族”的生活,有人表示比起种地,现在的工作状态要体面得多;不过,也有少部分人表示,他们还想回到从前耕种土地,在他们眼里当农民更自由。
  2.2 生活方式适应 土地征收给他们带来经济生存方式的变化,一部分失地农民由于规划需要,从原先一家一院的居住环境中搬离而集中居住到楼房小区。目前磨店社区的拆迁安置小区有文忠苑小区和少荃家园小区2个。
  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了乡下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固有的乡土性,除了对土地感情深厚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主要是基于血缘和地缘,人们处在一种熟人社会。然而,随着居住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势必也要发生变化。在受访者中,有67%的人居住在楼房中,有20%的人明确表态不喜欢楼房。居住形式的变化,最直接的冲击便是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再像以往那样紧密,楼房的居住形式提升了私密性,也就增加了居民和周围邻居的陌生感,人们处于半熟人甚至是匿名社会中,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推动,人们之间很少有直接互动。此外,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他们还要适应新的日常生活方式,如学习使用燃气灶台、适应抽水马桶、适应活动空间的变小等具体的生活细节。在受访者中,相当数量的人表示,为了适应全新的城市生活花了很长时间,也有部分人表示,他们到现在还不习惯,尤其是遇到腿脚不好的老人,由于没有电梯,则只能长时间呆在家里,阻断了他们和外界的正常沟通往来。
  2.3 心理适应 关于心理适应的问题,笔者首先调查的是这部分失地农民群体关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身份认同,是个体对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是一个需要与旧身份分裂,并从认可及践行新身份的过程。根据调查数据,在回答“您认为您现在的身份是”一题中,除有2人未作答外,62人选择了“农村人”,62人选择了“城市人”,这样的调查结果恰恰反映了这部分群体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还存在一定的迷茫性,在被访者中大部分人告诉,他们觉得这个题目很难选择,认为自己既不像农村人也不像城里人。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他们需要积极地接纳新的环境,并将城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化,并在心理上产生认同,进而获得满足,在情感上找到寄托。然而他们认为自己一直与土地打交道,骨子里带着浓厚的乡土性。虽然他们的住房结构和就业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人际处理方式等还保留着农民的特性。   在本文中心理适应也包括对于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数据,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虽然68%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和城市人无异,但是60%的受访者则明确表示不能适应城市生活。从理论上来讲,这属于文化堕距。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认同要先于价值观念的改变,确实从一种生活状态要过渡到另一种全新生活状态,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接受和认同,直至对自己所处的社区具有高归属感。
  3 提升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由于这部分群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最担忧的就是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如何生存下来。针对他们的担忧,政府应加强对其职业技能的培训,真正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2012年开始,磨店社区也有计划性地每年都会针对辖区内的失地农民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不过,政府在组织时也要注意不能将培训流于形式,出现“头一次,尾一次”现象,即很多居民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整个培训他们只出现2次。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政府需花功夫去动员社区居民,优化培训内容,监督实施过程。
  其次,建立健全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从心理建立安全感,不用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担忧。目前,针对60岁以上的失地老年人口,辖区政府每月发放510元的社会养老金。除了现金的发放外,对这部分群体还应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医疗、失业保障体系等。
  3.2 注重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的归属感 “村改居”的实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村村委会的管理模式,应尽快建立健全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机制,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融入到社区治理中。同时,也要帮助居民适应小区生活方式,引入规范的物业公司,帮助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其也参与到自身环境的建设中。
  另外,还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图书室,以及建设用于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帮助社区居民组建兴趣小组,如舞蹈队、棋艺队及曲艺小组等,并聘请专业老师对其进行指导,支持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在社区中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让社区内的居民享受到更为专业的社区服务。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来增加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提升其社区归属感。由于地处职教城,社区在开展活动时,也要注重引入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让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给社区居民带去。
  4 结语
  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除失地农民自身需要做出调整外,还需要政府、社会对他们更加宽容,同时也要从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其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钟涨宝.李飞.余建佐.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社会学探析[J].农村经济.2009(2).
  [2]王礼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适应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
  [3]高永久.郝龙.变迁与重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更新路径探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2(6).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经过多年的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我国许多古镇面临新经济与原有产业发展的矛盾;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与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该文以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古镇为例,在突出核心资源与价值、构筑“隐逸、质朴、和谐的心灵家园”型古镇适宜的空间组织模式,培育新农村田园化功能区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古镇空间等级划分与古镇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桃花源古镇;生态旅游;空间
期刊
摘 要:利用人工构建的藻丛刷(Algal Turf Scrubber,ATS)系统处理条纹斑竹鲨养殖用水,并对水中NO3--N、NO2--N、NH4+-N和PO43--P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以确定藻丛刷系统对观赏鱼养殖用水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为期60d,试验期间不换水。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水中NO3--N含量维持在5.64~9.87mg/L范围内,NO2--N含量维持在0.03~0.07mg/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高校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是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校内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校内实践教学中教学形式课堂化、教学手段科学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各项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内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方法,为现代高等教育应用
期刊
摘 要:通过对9个烤烟品种(系)的联合鉴定,结果表明:V17株系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上中等比例均为最高,综合经济性状排在第一;V11节距较大,花叶病发病率最低;V17株系的株型合理,株高较高,有效叶数最多;评吸质量以V12、V15和V16较好。  关键词:烤烟;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40-04  Abstract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典型的差动轮系中齿轮受力与转速的关系,推导出差动轮系中当2个不同构件作主动件时的2种典型工况下,轮系产生循环功率的条件和原因,并采用某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中的双排差动轮系的工作实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差动轮系中是否产生循环功率取决于2个主动构件的转动方向。该结论可以为采用差动轮系传递动力的系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使系统避免工作在产生循环功率的工况下,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期刊
摘 要:新生研讨课是大学本科教学领域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也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专业及兴趣的一种途径。该文主要从课程设置背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课程教学效果4个方面阐述本科新生研讨课《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设计与实施。实施结果表明,关于《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新生研讨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新生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食品;安全鉴别与食用;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聚丙烯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其具有耐冲击、耐有机溶剂、耐酸碱腐蚀等优点,在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该文综述了聚丙烯作为生物填料、微孔膜、吸附剂、滤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表面改性、共混改性等相关改性研究进展,为拓展聚丙烯材料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聚丙烯;水处理;改性研究;生物填料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
期刊
摘 要:该文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蔬菜栽培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在“蔬菜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探讨了“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从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及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园艺专业分层次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蔬菜栽培学;实验教学;分层次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0-163-02  A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园林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现时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构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实验项目、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措施,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驱动为主体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麦草和毛苕2种绿肥翻压后对烟田土壤容重、土壤和叶片中钾营养以及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绿肥翻压,改善钾营养,进一步提高烟叶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绿肥翻压均能显著降低烟田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田间鲜叶和烤后烟叶钾含量,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和产量及质量,综合分析以毛苕翻压优于黑麦草翻压。因此,毛苕可作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