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比较的单中心回顾性病例配对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tmd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和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探讨IMPC的预后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配对研究,收集2008年6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IMPC患者47例,按年龄、pT分期及pN分期以1∶2的比例,与2008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时间间隔在1年之内的IDC患者93例进行配对。术后3~6个月随访一次,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死亡或至2016年7月31日随访截止。单因素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

结果

IMPC组脉管内癌栓发生率(29.8%比12.9%,χ2=5.885,P=0.015)和组织学分级3级的比例(40.4%比21.5%,χ2=-2.690,P=0.007)高于IDC组。IMPC成分的比例不影响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P值均>0.05)。IMPC成分≥50%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延长(χ2=11.731,P=0.001)。病理类型对患者的预后无影响(χ2为0.011、0.373,P值均>0.05)。

结论

在条件匹配的情况下,IMPC患者脉管内癌栓阳性率及组织学3级的比例高于IDC患者,但是两组患者的生存相当。IMPC成分≥50%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延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来自北京市的34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A型209例,Stanford B型136例;阜外A型8例,阜外B型95例,阜外Cp型13例,阜外Ct型187例,阜外Cd型40例,阜外D型2例。男性266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49±12)岁。采用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第三大血管性疾病死亡原因,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医学界关注。全球多个医疗卫生组织均制定了各自领域VTE预防管理指南,其中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等专业机构相继发布的泌尿外科围手术期VTE预防相关指南日臻完善。相较于前两项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更具里程碑意义,其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证据针对泌尿外科具体术式及手术入路提出了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CR-DGE)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接受PD手术的492例患者资料。男性315例(64.0%),女性177例(36.0%),平均年龄60.5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筛选出与CR-DGE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DGE的总体发生率为29.5%,其中与临床相关的
目的探讨肝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姑息性手术27例,根治性手术245例,根治性切除率为63.8%。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常规根治组(174例)、门静脉重建组(47例)、肝动脉重建组(24例)和姑息手术组(
自黎介寿院士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引入中国以来,我国外科医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ERAS之路已有10年。时至今日,ERAS已经在我国外科领域广泛开展,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RAS临床路径。ERAS的临床实施有赖于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有效整合,任何单一的技术或方法均不可能完全减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因此,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是E
目的比较机器人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各70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总体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胰腺囊性肿瘤(PCN)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6家胰腺中心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PCN手术病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涵盖患者一般信息、影像学表现、术前血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手术相关数据、术后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结果7个领域132个字段。结果在手术切除的2 251例PCN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0∶2.4,获得诊断时平均年龄为47
我国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例数逐年增加。在制定诊疗措施时,应权衡患者近远期的治疗风险和获益,秉承患者获益的原则。对恶变风险低的浆液性囊腺瘤和分支胰管型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对于囊性肿瘤的手术,应强调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宜充分验证后谨慎开展,不能为了微创而牺牲肿瘤学疗效,同时要控制治疗风险。
为了给中国的骨科医师提供关于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3周内的成人外伤性下颈段(颈3~颈7)椎体的骨折和(或)脱位,伴或不伴有脊髓、神经根损伤。工作组通过设置问题、确定检索词来检索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详细分析最终纳入的证据文献,确定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建议。本指南最终纳入了141篇文
目的探讨腹壁巨大硬纤维瘤的切除、修补方法及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疝及腹壁外科诊疗中心2006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手术治疗的24例腹壁巨大硬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女性21例,平均年龄34.6岁,男性3例,平均年龄42.6岁;肿瘤最小径均>15 cm。所有患者行根治性肿瘤切除及一期腹壁重建。结果所有患者肿瘤成功切除,病理检查切缘阴性。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为483(2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