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对地方农林院校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探讨了如何把实践教学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以培养既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88-02
   目前,大部分地方农林院校在兽医人才培养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转化为能力困难的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当前兽医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并且也能够为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与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一)教学方法现状
   目前的动物医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掌握了各类理论知识之后到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实际培养过程中,近年来大学出现唯论文现象,导致大量教学资源向理论研究发表论文方向倾斜,用于学生实践教学的场地和经费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压缩,出现了重理论、重实验室实践、轻生产一线实践的畸形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此外,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存在一味地强调课堂理论知识灌输而疏于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一段较长的实践时间和适应时间才能够把所有专业化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理论教学和生产应用实际不衔接的状况。
   (二)教学结构现状
   所谓的教学结构是指,院校和当地的畜牧兽医工作站、养殖场以及学生实践过程中相关的工作部门建立有效的协调和运行对接机制,让所有的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知识之后,可以到相关的部门参与实践。从目前的教学结构建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与畜牧兽医部门以及其他各类单位间的合作关系,但是这一关系仅限于让学生在临近毕业之前的实习,对于学生日常性的实习过程并不主动参与,这也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此外,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当下,很多本科高校的新进教师大多没有生产一线的实践经历,学习生涯也偏重于科研和实验室培养模式,再加上高校的考核模式,使得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比较严重。这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培养出既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丰富的临床一线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实践教学时间不足
   目前大部分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教育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时间通常相对较短。当然学校方面也会建立专业的实践基地,但学生参与具体实践项目的时间较短,不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之近些年專业扩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人数剧增,部分学院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再加上专业课课时调整压缩,使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另有部分高校实习基地不固定,或者实习基地软、硬件设施薄弱,学生教学实习质量较低。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实践经验的欠缺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问题
   在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发现,只通过对原有实习方法、途径的长期循规蹈矩性使用已经无法提高兽医人才培养质量[1]。在新时期,地方性农林院校需要在硬件设施方面和软件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这就要求学校方必须要能够投入较多资源,但是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支持和承担的项目,那么就意味着在实践方法的专业化改革过程中,院校方面在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方面以及相关设施的监管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导致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出现了困境。
   (二)教学结构建设问题
   从硬件上来看,无法让学生投入实践问题凸显,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只在较短的工作时间段内,让学生到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单位内实习,从而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该方法对动物医学专业来说明显不足,无法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此外在整个教学结构建设过程中,并未对与院校方有合作关系的养殖企业、宠物门诊和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单位的相关资质和实践场所提供能力进行有效分析,这就会导致实践和教学结构建设出现管理问题,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下,大多数院校的实习模式为集中安排学生到基层养殖场或兽医门诊实习,人数较多,此时,实习单位很难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实习资源让每位实习学生动手操作,导致一些实习内涵大于形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培养。
   (三)临床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部分农林高校安排学生于毕业前到养殖企业或兽医院实习,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还要兼顾学校理论课程,不能驻点;部分学生还面临考研、找工作的现实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安心实习,实习质量大打折扣,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从事动物医学专业相关工作。特别是新兴的宠物医疗行业,往往需要从基本知识开始学习,实习半年到一年后才能从事动物医疗工作。    三、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实践教学量
   实践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应采用科学专业的方式,延长学生实践教学时间,并可以与理论知识对接,比如针对一些较为浅薄的知识以及过于基础性的知识,由于院校方已经建立了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化实践空间,那么,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方法等,让所有的学生接受教育,在课前完成针对各类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到实践基地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操作,而在课后总结过程中让学生可以自主化地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2]。
   另外,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一线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深化动物医学专业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相关高校应在此方面多引导,多鼓励,适当转变考核方式。鼓励高校教师多到生产一线,去参与生产实践研究和社会服务,了解行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和方向,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联盟
   对于地方高校和企业之间对学生的联合培养,要能够建立新型的合作模式,对口实习单位最好能够参与今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同时对所编写的教材,校企合作双方都必须能够经过同期性的论证和分析,才可以确保最终所制定的培养方案具有更高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对于相关实习单位的软硬件设施要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其是否能够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通过相关单位的实习对学生日后发展是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甄选动物医学教学实习单位。
   动物医学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政府部门应当鼓励地方性农林院校相关单位和一线养殖企业、宠物医院等单位展开联合办学,寓教于学,形成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实践分离的培养模式,市场定位更加准确,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兽医人才。
   (三)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随着我国畜牧兽医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兽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较于研究型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更偏向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就决定了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培养与相关产业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尽快掌握应用于生产一线的动物疾病诊疗等相关技能。因此,地方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機制,转变考核侧重点,引导高校教师转变思维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兽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校教师在本职教育过程中对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理念具有全面、细致和深入的了解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与院校具有合作关系的实习单位构成合作“双师型”教师制度,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校园内的教师主要完成理论知识讲解,实习单位内的教师要起到针对实践能力的专项培养教育作用,并且院校和与院校合作的企业,要实现对这两类人员的共同性监管。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接受学生的不同反馈,促使其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及时、主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地方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够,实习时间严重不足,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新时期高素质复合型兽医人才的培养。在新时期产学研融合的背景下,要提高地方农林院校兽医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大力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搭建各类平台,从而在兽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做到产学研融合,为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兽医人才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一喆,王秋菊,曲善民,等.动物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创新培养策略[J].科技风,2020(36):172-175.
   [2]周杰,蒋书东,刘亚,等.面向新农科的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3):151-152,157.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金融学——rn投资金融界的“金领”rn[专业描述]rn金融学专业近些年一直是备受考生青睐的“热门”专业,因为就业前景好、毕业后收入高等原因,这个专业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一个“
期刊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rn“天堑变通途”的魔术师rn[专业描述]rn被称为“云端上的公路”——雅西高速公路、世界最大的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
期刊
旅游管理——rn旅游去哪儿听我的rn[专业描述]rn旅游管理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以经济学、工商管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校的人员结构和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行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人员结构,提高高校的师资力量建设,优化人才配置,加强教育行业人力资源能力发展。此外,教育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年来讨论度较高的一个话题,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行业的竞争力,为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根据目前的情况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针对师资培训所
每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是学子在求学之路上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想要顺利地走出这一步,不仅要求我们的成绩“达标”,也要求我们的身体状况“达标”,这从每年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新要求,关键在于教师。随着这一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高校外语教师的业务和育人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教师;教师素养;育人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
高校每年在高考前1-2个月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是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
期刊
教育学——rn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rn[专业描述]rn提起教育,你最先联想到的可能是老师这个职业,而由于学校教授科目众多,老师来源于众多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等学
期刊
亲爱的高三学子们,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是否有一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感觉,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全国有那么多高校、那么多专业,到底选哪个呢?如何才能选择到真正适合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在悄然进行中。旅游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除了要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探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