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时态之系统功能视角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2001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学界对于汉语时态的存在与否及其体现方式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其角度主要是传统语法。文章从系统功能视角对汉语时态系统及体现方式进行探讨,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描述。研究表明:汉语中存在有标记和无标记即零形式的时态;有标记时态主要通过语法化手段、准语法化手段和词汇化手段来体现;而无标记时态的判断主要依据小句中谓体本身的意义,另外,语境也对时态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汉语时态;体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4-0009-10
  引 言
  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已对汉语时间系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汉语学界对汉语时间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三种观点:汉语中只有体语法范畴,而没有时态①
  范畴,如王力,高名凯,戴耀晶,Yang(杨国文)等;汉语中既有体范畴,又有时态范畴,如吕叔湘,陈平,张济卿,金立鑫,李铁根等;汉语中既没有明确的体范畴,也没有明确的时态范畴,如朱德熙,丁声树,赵元任等。
  与印欧语系中的语言不同,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言,缺乏曲折变化形式,因而汉语学界在关于汉语时态这一话题仍然存在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语中有无时态;二是汉语中时态是怎样体现的。关于汉语中时态的体现方式,汉语学界有四种观点:一是语法形式体现时态意义,即一些助动词,如“着”、“了”、“过”、“来着”等,如吕叔湘, 李临定 [15],黎锦熙,龚千炎,李铁根;二是除谓体动词外的词汇形式也体现时态意义,如时间名词、时间副词、表时间的方位短语和介词短语等,如王松茂,吕叔湘,龚千炎,李铁根,周慧先,高涛;三是汉语时态也可以是零形式,其判断依据主要是谓体动词本身的意义和语境,如吕叔湘,李临定,李铁根,高涛,彭宣维;四是某些意义逐渐虚化的动词也可以表示时态意义,如马庆株认为“时态将所指称的情景的时间和其他某时间通常是言语时间相联系”,并提出了“相对时态”的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Halliday和Matthiessen认为英语时态是构建话语发出时间的“现在”和小句事件发生时间的“那时”之间时间关系的一种语法范畴,时态属于限制系统中的时间指示系统。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时态的两个特点:语法范畴和指示范畴。具体地讲,Halliday已经探讨过,提出汉语中存在时态这一范畴,此文不再赘述。认为汉语中存在时态的学者对其定义也不尽明确,但大都提到了话语时间(the coding time)、事件时间(the event time)和参照时间 (the reference time)。龚千炎认为时态是一个语法范畴;龚千炎认为时态是处于语法和词汇之间的一个过渡范畴;李铁根认为时态既可以由语法化的形式,也可以由词汇化的形式来体现。
  我们认为汉语中动词的时态助词是虚词,表示的是语法意义,而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又是不可分的,这里的时态助词即一般理解的时间副词,如“已经”、“刚刚”、“正在”、“就”、“将”等。宋玉柱认为助词作为词的辅助成分近于词尾,另外它们还可以附着在词组上,而时态助词中的“了”和“过”既能附着于词又能附着于词组,因此把它们归为助词。王力。
  1. 表示先时的语法化和准语法化形式
  宋玉柱和张谊生认为“的”和“来着”都是表示“过去”时间意义的时态助词,尤其是近时的过去;龚千炎指出含“来着”的句子必为过去发生的事件;金立鑫认为“过”和“了1”都表示过去时,但是“过”表示的是“过去的远时”,而“了1”表示的是“过去的近时”。王力将副词分为八大类,时间副词中表先时的副词有“已经、先前、方才、刚刚、近来”等;陆剑明、马真在探讨有标记的汉语时态时,提到表“先时”的语法化时态助词有 “过、了1、曾、已(经)、了2、 来着”等。本文认为表“先时”的典型语法化手段既包括“過、了1、了2、和来着”等助词,表“先时”的非典型抑或准语法化形式包括“已(经)、曾(经)、先前、方才、刚刚、近来、终于”等时间副词——这些时间副词在句法上也被称为时态助词。它们在小句中可以位于谓体前、谓体后以及小句末。
  (1) 我曾经是你们家的一头驴。 (p. 18 )
  除特别标注,本文所选取小说中的例子均来自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12)。
  (2) 我认出了好几个熟识的邻村朋友 。(p.7)
  (3) 你师傅怎么教你来着? (CCL)除特别标注,本文所选取语料库中的例子均来自中国现代汉语预料库(CCL)。
  例(1)中,小句中的事件是“我是一头驴”,参照时间系话语发出时间,即小说作者的写作时间认为“了、着、过”都有表示相对时态的功能,其中“了”、“过”表异时,“着”表同时;王松茂认为时态助词“正在、在、正”等语法形式表达动作行为正在进行的语法意义;王力认为表示同时意义的时间副词有“正、如今”等。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提到表“同时”的语法化形式有“着、正(在)”等。本文认为表“同时”意义的时态助词除了“着、正(在)”等,还包括“经常、常常、如今、一向”等等。它们在小句中的位置主要有两种:谓体后和谓体前。
  (4) 我的主人怔怔地望着洪泰岳,半晌不动。(p. 23)
  (5)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CL)
  例(4)中,时态助词“着”跟在说明谓体的动词“望”后,表示以话语发出时间为参照时间,“望”的动作正在进行,即小句事件时间同参照时间具有一致性,是“同时”的时间关系。
  例(5)中参照时间和话语的发出时间是重合的,将时态助词“正在”置于谓体“建设”之前表达的时间意义是相对于参照时间,事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进行。
  3. 表示后时的语法化和准语法化形式
  表“后时”意义的时态助词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副词。王松茂认为“将、将要”等语法形式表达动作行为将要发生的语法意义;陆俭明、马真曾提到过在有标记的汉语时态中,表达“后时”意义的语法形式有“将、要、会、快(要)、就(要)、即将”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汉语学界所讲的那些能表示将来、未然意义的虚化了的或正在虚化的时间副词,比如本小节提到的时间副词,均系表达“后时”时间关系的时态助词。它们在小句中一般位于充当谓体的动词之前。例如:   (6) 姐姐,姐姐,娘让我来叫,金龙快要死了!(p. 170)
  在例(6)中,时态助词“快要”出现在谓体“死”前,构建的时间意义是就参照时间即话语发出时间“现在”而言,“金龙死”的事件还未发生。“快要”在此表达“后时”时间意义。
  除了上面提到的时间副词外,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些词也应归为准语法化形式。这些准语法化的手段源于意义实在的实词,这些实词在不断演化中,意义逐渐虚化,而虚化后的意义仍然影响着新词的意义。马庆株提到某些动词如“打算”、“想要”、“准备”可以表示未然估量,出现在这些动词后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一定发生在某个时间之后; Li 提到一些动词,如“准备”、“预期”、“希望”、“需要”等后面可能接表示意图的补语从句或动词词组,而这些补语从句和动词词组大多表达的是“将来”的时间意思。我们在探讨英语中的语法体和词汇体时谈到,从功能角度来讲,begin/start to v/v-ing 中的动词begin和start可以看做助动词,因为它们的语义正在发生变化,如从表示空间意义逐渐转化为对体意义的表达,其变化的表现形式是从实义动词转化为语法化或“半语法化”(本文意义上的准语法化)的动词。之后,我们提到“准备、打算、本来、马上”等是表达汉语时态的“半语法化”手段。
  结合学界以及我们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在汉语中表达时态的准语法化形式是一些意义逐渐虚化的动词,如“准备、打算、希望、预期、需要”等,究其原因,如上所述:首先,它们虽在一定意义上是词汇动词,但从功能上看,它们的意义逐渐转化为对时态意义的表达;其次,它们的功能虽有所改变,但仍处在变化的过程中,所以我们把它们看做准语法化手段。
  (7) 我准备发起第二个回合的进攻。 (p. 310)
  “准备”原为实义动词,表示“预先安排”的意思,而在例(7)中,中心动词是“发起”,“准备”作为实词的意义得以虚化,除了表示一定的情态意义外,还表示未然意义,即表示小句中的事件“我发起进攻”尚未发生。
  (二) 词汇形式
  龚千炎认为现代汉语的时态可以由词汇成分表达,如用时间名词、表时间的方位短语、介词短语以及某些特定句式等来表达句子的时态意义;周慧先认为汉语通过词汇形式来表达谓语动词的“时”,表“现在”的词汇有“现在、今天、这几天、本周”等,表“过去”的词汇有“刚才、昨天、上周、上月”等,表“将来”的词汇有“明天、下个周、过几天、明年”等。
  通过对中国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考察,我们赞成上述学者的看法,不过认为除了他们已经提到的词汇手段外,表达汉语时态的词汇手段还包括一些连接词,如“一边……一边;一面……一面”等。鉴于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单句(simple clause)中的时态,所以下文对于连接词是如何体现时态的问题不做深入的探讨。
  本文在系統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模式的指导下,将我们提到的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时间短语、方位短语和介词短语归为两大类:名词词组和介词短语。它们可以在小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
  1. 表示先时、同时和后时的名词词组
  我们指出名词词组的主要成分包括中心词、前修饰语、后修饰语和限定词。通过对语料库的检索,我们发现表达时间意义的名词词组,它们的中心词可以由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名词“时(候)”来说明,也可以由日期字符串来填充。在小句中以话语发出时间或其他时间为时间参照点,它们构建的是先时、同时和后时的时间关系。根据表达的时间关系不同,这些名词词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先时:昨天、去年、上周、上个月、昨晚、那时候、从前、“……前”等;
  同时:现在、此时、此刻、当时、这时候等;
  后时:明天、明年、下周、下个月、以后、“……后”等
  这些名词词组在小句层面以及词组层面可以填充不同的成分。我们将名词词组“昨天”输入中国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在前500条例句中,当名词词组在小句中充当主语、状语、补语以及名词词组中前修饰语和介词短语中的介补语时,它们可以表达时间意义。其中名词词组填充小句状语的情况最为常见,其次是介词短语中的介补语,填充名词词组的前修饰语、小句主语和补语的例子相对较少(分别是20条、5条和5条)。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名词词组在小句中充当主语、状语、补语和名词词组前修饰语时构建的时间关系,填充介词短语中的介补语的情况将在后文讨论。
  (8) 今天是合作社成立的日子。 (p.32)
  (9) 下个星期六我们来。(CCL)
  (10) 张三参观展览会的时间是昨天?(CCL)
  (11) 昨天的大会由杨析综主持。(CCL)
  例(8)中,名词词组“今天”的中心词由时间名词“今天”来说明,并且只含有中心词一个成分,表示小句事件“合作社的成立”和参照时间“现在”是“同时”的时间关系。例(9)中,名词词组“下个星期六”是由指示词“下个”和中心词“星期六”组成,中心词是表示日期的名词,表达的时间意义是“后时”,即以“现在”为参照时间,小句事件“我们来”尚未发生。例(10)中,名词词组“昨天”只含有中心词,位于谓体“是”之后,填充的是小句的补语。在小句中没有其他时间指示词的情况下,我们根据补语“昨天”可以判断出小句事件发生的时间,即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事件“张三参观展览会”已经发生,表示的是“先时”的时间关系。例(11)中,小句的主语是名词词组“昨天的大会”,其包含中心词“大会”、前修饰语“昨天”和前修饰语触发语“的”。前修饰语,即时间名词“昨天”,表示相对于说话时间而言,“大会”已经开完,因此事件“杨析综主持大会”也发生在昨天。
  2. 表示先时、同时和后时的介词短语
  我们在描述介词短语时,指出该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介谓体和介补语两个成分,介补语由介谓体引介,可以由不同的语法单位来填充。介词短语在小句中可以填充一定的语法单位,在小句层面可以填充主语、补语和状语;在词组层面可以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前修饰语、性质词组中的完成语和数量词组中的完成语等。在表达时间意义的介词短语中,能介引时间位置的介谓体有“于”、“在”、 “从”、“等”、“等到”、“待到”、“当”、“直到”、“打”、“自打”、“在……之前”、“在……之后”、“之前”、“之后”、“从……到……”、“自……以来”、“自从……以后” 等,它们表示先时或同时或后时。例如:   (12) 我生于1950年1月1日上午。(p. 3)
  (13)就在今天,她成了一名大学教师。(CCL)
  (14)假期从明天开始。(CCL)
  例(12)中,介词短语“于1950年1月1日上午”充当的是小句的补语,介谓体是“于”,介引的介补语系中心词为“上午”的名词词组“1950年1月1日上午”。介补语中提到的时间明显是已经过去的时间,所以介词短语在此构建的时间关系是“先时”,即相对于话语发出时间,小句事件“我出生”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例(13)中,介词短语“在今天”表示的时间是小句事件“她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发生时间,而小句事件的参照时间是话语发出时间,由于介词短语中的介补语“今天”表示的是时间段,包含话语发出时间,所以两个时间可以看做同时关系。例(14)中,介词短语“从明天”在小句中充当的是状语,表示的是小句事件“假期开始”的发生时间,而小句事件的参照时间是“现在”,所以该小句建构的是后时时间关系。
  当然,能表达时间关系的介词短语可以不限于某种固定的时间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时间关系。
  三、 无标记时态的判断依据
  在现代汉语学界中,很多学者都认为汉语中存在零形式的时态,即在没有任何语法化标记、准语法化标记和词汇手段的情况下,小句的指示时间意义仍然能根据小句中谓体本身的语义特征来判断,如张秀,吕叔湘,李临定,张济卿,李铁根,蓝爱民。Vendler把汉语中的“谓词”谓词即加的夫语法理论框架内的谓体。按照不同的语法特征分为七类:状态动词、形容词、表示持续性动作或频发性动作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表示某种结果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含有衍变意义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动结结构或可带受事宾语的动趋结构和趋向动词以及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趋结构,此分类不仅包括动词,还包括能充当谓体的形容词。
  我们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悉尼模式和加的夫模式,提出作为小句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成分,谓体可表达动作、关系、心理、交流、行为、存在、气象等七种过程意义,该成分可以由形式项,即不同种类的动词直接说明,也可以由小句和词组填充。由此可见,我们对充当谓体的语言形式与张济卿的观点基本一致。
  在下文探讨基于谓体来判断的时间指示意义时,鉴于充当谓体的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我们将结合龚千炎对动词的分类以及我们对其他形式的描述而展开。龚千炎的动词分类基础是动词本身的时间意义特征,我们的描述考虑了非动词形式充当谓体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说明小句谓体表达的时间指示意义,即时态,我们在下文的举例仅限于那些不包含任何相关语法标记、准语法化标记和词汇形式的小句。
  (一) 由动词说明谓体而表達的时态意义
  在《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一书中,我们指出在汉语中能直接说明谓体的形式项主要指不同类别的动词:行为动词(如“走”、“坐”、“看”、“打”、“拿”、“批评”、“学习”等)、心理活动动词(如“爱”、“恨”、“怕”、“想”、“要”、“喜欢”、“厌恶”、“害怕”、“想念”)、状态动词(表“拥有、存在、出现、消失”,如“在”、“有”、“存在”、“出现”、“失去”、“消失”等)、趋向动词(如“上”、“下”、“进”、“出”、“去”、“起”、 “来”等)、表达“判断、存在、所有或确认”意义的动词“是”。结合龚千炎对动词的分类以及郭锐对事件类型的区分,我们将上述五类动词根据其时间意义分为三大类:状态类,包括心理活动动词、大部分状态动词以及动词“是”;动作类,包括行为动词;变化类,主要包括表“出现、消失”的状态类动词以及趋向动词——这与我们在探讨体的体现方式时的区分是基本一致的。下文将逐一分析。
  龚千炎指出,在汉语中谓体也可以由词组填充,包括名词词组、性质词组和数量词组。通过对语料库的考察,我们发现在无时态标记的小句中它们一般构建的是“同时”的时间关系。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
  (24) 天气很冷。(CCL)
  (25) 我上海人。(CCL)
  (26) 类型很多。(CCL)
  例(24)到例(26)中,小句的谓体都是由词组来填充,分别是性质词组“很冷”,名词词组“上海人”和数量词组“很多”。它们都是表达作为载体的参与者的某种长时间存在的状态,具有惯常性和持续性,如果没有特定的时间标记,我们则认为这种状态和话语发出时间是“同时”的关系。
  (三) 由小句说明谓体而表达的时态意义
  在汉语中,小句的谓体不但可以由动词直接说明,或由词组填充,还可以由小句来填充。由小句填充的谓体一般表示大主语代表的参与者的某种性质或状态,所以它们在小句中通常与话语发出时间构建的是“同时”的时间关系。例如:
  (27) 她体态健美。(p.328)
  (28) 她办事认真。(CCL)
  上述两个小句的谓体都是由小句填充,构成“主谓谓语句”,句子中大主语和小主语是领属的关系。在例(27)中,小主语“体态”是大主语“她”的一部分。在充当大谓体的小句中,小谓体由性质词组“健美”来填充,描述的是小主语“体态”的性质,而这个大谓体用来描述大主语“她”的性质。与(27)类似,在例(28)中大谓体“办事认真”构建的是小句事件“她办事认真”与话语发出时间“现在”之间的同时关系。当然,这种同时关系是一种包含关系。
  四、 语境在判断时态意义上的作用
  语境对小句中时态意义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汉语学界已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如张济卿,陈国亭、陈莉颖,Li等。语境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前者指的是说话时刻所处的情境,后者指的是上下文语境;上下文语境又分为微观上下文,即句内语境,和宏观上下文,即语篇。广义的语境, 除了上下文外, 还包括交际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交际者的各种有关因素, 如时间、地点、条件、交际目的、交际者的素质等, 甚至还包括语言表达时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等。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判断时态意义主要依据上下文语境,不同的上下文中,时间指示意义可能不同。例如:   (29) 我有一辆自行车,但是被偷了。(CCL)
  (30) 我有一辆自行车,每天骑着它上学。(CCL)
  在例(29)中,小句“但是被偷了”中的语法标记“了”表明,以话语发出时间为参照时间“偷”的动作已经发生并且完成。根据语境判断,小句事件“我有辆自行车”是在“偷”的动作发生之前存在的状态,表达的是“过去”的时间意义。而在例(30)中,小句“每天骑着它上学”中的名词词组“每天”表达的是事件“我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是近期一直存在的一种状态,和话语发出时间是“同时”的关系,所以“我有一辆自行车”和话语发出时间也具有同样的关系。由此可见,同一小句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表达的时间意义也不尽相同。
  Li提到“时间回指”的概念,即在自然语篇中,如对话或叙述文体中,描写一系列事件的连续小句通常共有一个参照时间。我们在探讨英语语篇中的时态时指出,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样的文体,语篇小句所表达的事件的参照时间均是话语发出时间,即作者的“写作”时间。如果整体事件发生在“写作”时间以前,那么语篇中绝大多数小句中的时态意义是过去时。以小说《生死疲劳》为例,开篇第一句话是“我的故事,从1950年1 月1 日讲起”,其中“1950年1 月1 日”表明相对于作者的“写作”时间,整个故事是发生在过去,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语篇中的绝大多数时态是过去时。比如,针对小句“站在母驴后边那个满脸喜气的男人,是我的长工蓝脸”, 在没有给定语境的情况下,这个小句的谓体“是”作为状态动词一般表达“同时”的时间意义,但在表明了小说故事的背景后,谓体“是”表达的只能是“先时”的时间意义。不过,在语篇中由于具体上下文语境的干预,小句表达的时态意义可能比较复杂。
  五、 小结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汉语时态的体现形式。文章首先通过回顾学界以及我们对汉语时态的前期研究,我们提出汉语时态有有标记和无标记之分。然后,我们探讨了有标记时态的体现形式以及无标记时态的判断依据,指出有标记的时态可以通过语法化手段、准语法化手段和词汇手段来表达。语法化手段和准语法化手段指的是表示时间意义的时间助词,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时间助词以及语法化了的和正在语法化过程中的时间副词。词汇化手段指除充当小句谓体的形式项、词组和小句以外的一些时间词语,如名词词组和介词短语。无标记时态意义的确定依赖于谓体本身的意义兼或上下文语境。不过,本文对时态体现形式的描述限于单一时态,没有涉及复合时态——将另文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4]Yang, G. The Semantics of Chinese Aspects: Theoretical Descriptions and a Computational Implementation[M]. Frankfurt: Peter Lang, 2007.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中国语文, 1998, (6): 401-421.
  [7]张济卿.汉语并非没有时制语法范畴——谈时、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语文研究,1996, (4):26-31.
  [8]张济卿.对汉语时间系统三元结构的一点看法[J]. 汉语学习, 1998, (5): 20-23.
  [9]金立鑫.论“了”的时体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1): 105-119.
  [10]李铁根.“了、着、过”呈现相对时功能的几种用法[J]. 汉语学习, 1999, (2): 15-17.
  [11]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 语言研究, 2002, (3): 1-13.
  [12]朱德熙.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3]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4]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15]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16]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2007.
  [17]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18]王松茂.漢语时体范畴论[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81, (3): 65-76.
  [19]周慧先.汉英动词“时”和“体”的比较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55-60.
  [20]高涛.汉语隐形时态句的选择性限制[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3): 18-20.
  [21]彭宣维.语言与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2]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3]Lyons, J. Semantics[M]. Cambridge: CUP, 1977.
  [24]Comrie, B. Aspect [M].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25]Comrie, B. Tense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6]Halliday, M. A. K. The English verbal group [A]. In Kress, G. R. (ed.). Halliday: System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C]. Oxford: OUP, 1976.
  [27]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st edn.) [M].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28]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2000.
  [29]Matthiessen, C. M. I. M. Tense in English seen through systemic-functional theory [A]. In Berry, M., Buttler, C., Fawcett, R. and Huang, G. (eds.). Meaning and Form: Systemic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 [C]. Norwood: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6. pp. 431-498.
  [30]何偉.功能时态理论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1]何伟,马瑞芝.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研究综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1): 19-27.
  [32]何伟,马瑞芝(He Wei & Ma Ruizhi). Systemic functional study of the Chinese temporal system: marked Chinese tenses[J]. Linguis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2013, 8 (2): 257-285.
  [33]何伟,马瑞芝(He Wei & Ma Ruizhi). Instantiations of marked Chinese tenses[J].即出.
  [34]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 [J]. 语文研究, 1998, (3): 17-25.
  [35]张秀.汉语动词的“体”和“时制”系统[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36]宋玉柱.关于 “着、了、过”的语法单位的性质问题[J].语文学习, 1983, (5): 49-50.
  [37]金春梅.实词虚化研究述评[J]. 学术研究, 2004, (10): 141-143.
  [38]向友明,黄立鹤.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J]. 汉语语法化研究, 2008, (5): 78-87.
  [39]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0]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 世界汉语教学, 1994,(1): 1-6.
  [41]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9.
  [42]Wendan Li. Temporal and aspectual references in Mandarin Chinese [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2, (44): 2045-2066.
  [43]何伟.语法体和词汇体[J]. 外语研究, 2009, (2): 3-10.
  [44]Fawcett, R. P. 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45]Fawcett, R. P. Invita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rough the Cardiff Grammar(3rd edn.) [M]. London: Equinox, 2008.
  [46]何伟,高生文等.汉语功能句法分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47]蓝爱民.现代汉语时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 (5): 135-137.
  [48]Vendler , Z.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1976.
  [49]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下) [J]. 语文研究, 1998, (4): 18-26.
  [50]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 中国语文, 1993, (6): 410-419.
  [51]何伟,付丽.现代汉语体的功能视角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3): 10-19.
  [52]陈国亭, 陈莉颖.汉语动词时体问题思辨[J]. 语言科学, 2005, (4): 22-33.
  [53]武忠刚.语境与语言表达[J]. 文教资料, 2006, (14): 173-176.
  (责任编辑:高生文)
其他文献
〔收稿时间〕 2021-01-12  〔基金项目〕 云南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中小学校园霸凌的预防、惩罚及矫治”(编号: SKPJ202019)。  〔作者简介〕 屈舒阳(1989—),男,山西长治人,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摘要〕 青少年“依法犯罪”案件频发导致了社会的愤怒与焦虑,要求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此起彼伏,《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民意予以积极回应,并将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期刊
〔摘要〕范畴既有静态性也有动态性,传统的语言范畴研究虽有一定范式,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只关注范畴的构建,而严重忽略范畴是具有动态性的。在语言范畴下研究“语义”的动态性,可为范畴的动态性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也能使语言范畴研究在方法上有所突破。文章以汉、英数量范畴为例,从类型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其语义内涵、语义功能的变化等,说明语言范畴的动态变化也呈现一定的体系性。  〔关键词〕语言范畴;数量范畴;
期刊
〔项目基金〕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JG2014M49)  〔作者简介〕杨晓明[1960-],男, 山东济南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  龙文碧(1988-),女,贵州铜仁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吕路平(1990-),女,河北邯郸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宏(1976-),女,四川遂宁人,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王晓晓(1983-)
期刊
〔摘要〕呼吁表达是一种公共治理机制,其有效性的实现受到呼吁成本的影响。中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和普及,虽为公民呼吁表达提供了新途径,但政府网站的低影响力、低互动性以及网站信息的低公开度,使公民呼吁表达成本未能降低、政府网站在公民呼吁表达中的作用未能如期发挥。因此,提高政府网站的影响力、互动性以及信息公开度,可有效促进公民呼吁表达的三个条件实现。这不仅对完善呼吁表达的机制,还对政府网站的优化以及政府绩效的
期刊
〔收稿时间〕 2020-12-07  〔基金项目〕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翻译与创作的历时与共时研究:基于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研究”(编号: 16YJC740098)、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编号: KC2019SZ22)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数据视  角下的本科生学生译者语言特征研究”(编号: JG2020M45)。  〔作者简介〕 周荣娟(1972—)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由科学哲学的历史转向以及拉卡托斯对此的反应,以此为切入点论述库恩与拉卡托斯对理论选择的合理性问题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关于理论选择的元方法论标准,最后得出结论,拉卡托斯的理论虽然仍存在纰漏,但捍卫了科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相比较于库恩,是一种进步。  〔关键词〕历史转向;库恩;拉卡托斯;理论选择   〔中图分类号〕 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
期刊
〔摘要〕新药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受试者在接受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他们的权益保护问题是新药研发过程必须正视的伦理问题。文章将关怀伦理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思路,从女性的“普遍性体验”切入,将“关系自我”作为受试者权益保护的本体论基础,探讨受试者权益保护的伦理依据,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关注他人”是受试者权益保护的内在要求,“情感移情”是受试者权益保护的实践诉求。这一理路
期刊
〔摘要〕《北京书院史》跳出了关于书院研究偏好宏观历史研究的思路,而代之以文化视野下的北京书院研究,在大视野、小范围的研究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作者以书院的日常生活与运作为侧重点,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给书院带来的重要影响,这为书院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该书将书院发展与历史语境紧密结合,既能透过书院窥探政治文化、军事争夺、经济发展等给书院带来的影响,又能以书院这一视角发现许多逸出宏大叙事之外的历
期刊
〔收稿时间〕 2021-03-2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编号: 72041001)。  〔作者简介〕 郭德侠(1964—),女,河南洛阳人,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  曲绍卫(1961—),男,山东龙口人,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管理学博士。  〔摘要〕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高校人才培养质
期刊
〔摘要〕 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宪法”,是一校之内具备最高效力的规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尤其是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来,大学章程建设便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尽管近年来不少高校在章程拟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生作为高等学校的构成主体之一,其权利缺乏足够重视的问题依然突出,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