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常为写作文发怵,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表。我们只要分散难点,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学生就会感到轻松,乐于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树立写作信心
  
  兴趣是推动学生写好作文的内部动力,也是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必要条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激起写作欲望。小学生好奇心强,在作文课前,教师应先引导他们观察事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我让学生描写黑板擦,先让他们观察它的大小、形状、结构,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板擦的认识。让学生写自己观察过的事物,学生才有话可写,才能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并用自己的话写成文章,这样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学生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会不断提高。
  各种兴趣不会自己产生,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共同培养。青少年模仿心强,尤其爱模仿老师。学生如果和老师一起写作文,他们一定会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对已经获得一定成就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形成某种爱好和能力。学生如果经过努力有了进步和提高,也会非常喜悦,并且信心增强,今后会更加努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表彰优秀,积极鼓励进步,把作文课上成表扬课、鼓励课,而不要上成批评课、泄气课。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是提高中差生的学习成绩,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主要是激发中差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合理地看待中差生的作文,要发现他们作文中的优点,特别是对差生的作文,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积累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知识、经验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刻地思考,而且有助于人们更精细地去观察事物。一个人知识面越宽,积累越多,在面对新事物时,人与人之间的所见所思也必然越多。例如,教师布置写某个地方景色的写作任务,可以先让学生查查资料,了解那个地方的位置、地形、特点等,使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他们在写作文时才有内容可写。现在的孩子很难对古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为现在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过或者很少参与农田劳动,缺少这方面的感性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干农活作为一项实践性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在假期完成,目的就是让他们通过帮助父母劳动来体验和感受生活,并要求家长将学生的完成情况反馈回来。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和体会劳动的艰辛,积累一些生活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生活化的真实素材,才能从多角度观察生活,才能萌发表达的欲望。学生有了这种积累,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表扬以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和实践的兴趣。
  
  三、注重阅读,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关于作文教学的方法时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在读写结合上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语言方式才能表达出来,所以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句式、修辞及标点等知识,否则作文训练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力求把这些基础知识教实、教活,真正懂得意思,记得住,用得上。其次是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只有“授人以渔”,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写作。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利用读写对应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再次是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我们的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各具特色,我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让学生仿写片断。如仿写一个物体,仿写一个场面,仿写一段对话,仿写一种感受,仿写一个连续动作……让学生多阅读、多观察,丰富生活,开拓视野,使作文与读写生活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这是使作文做到言之有物的源头。过去的传统作文训练更多地注重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如审题、立意、选材、开头、结尾等等,往往忽视了学生观察事物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忽视了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引导学生大量读书,大量观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作文教学不光在课堂内进行,实际上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不仅涉及到今天的现实、昨天的回忆,还有明天的理想。因此,认识作文与阅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作文课内课外的关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四、重视修改,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呼吁要改变由教师批改的传统做法,他说:“教师只能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是叶老“教是为了不教”这个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体现,使作文批改成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即师生两相结合,教师精心批注,学生在教师批注的指导下自己修改,让学生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修改文章的重要性,“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有了修改的意识还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符号和修改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或者是开展专题训练。另外,教师的评语尽量避免刺激性,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使每一次评语犹如一次和学生亲切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愿意修改作文并知道如何去改。如我对《我的妈妈》的批语之一:“你写出了妈妈的朴实、善良和助人为乐,老师已经知道了你有一位可敬可亲的好妈妈,可是老师很想认识你的妈妈,你把妈妈的外貌告诉我,好吗?文章中你用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说明你是个善于积累的同学,如果把它们用到合适的句子中,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对吗?”
  总之,作文教学若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实际情况是,作文与学生的真实世界已越来越远,文章语言苍白贫乏,言之无物,无法负载他们真实的思想情感。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作文教学效率不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应该放在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新课标的执行者变成决策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 王青伟/文王欢/评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冬季,差不多是整整的一个冬季,一帮搞基建的民工到浯溪寻找能够烤火的树枝。靠着块大石壁,然后他们把拣来的枯枝败叶点燃,借以取暖。谁也没有想到,在离他们烤火不到二米远的地方,竟然就是一件稀世珍宝:浯溪三绝碑!  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衡阳又称雁城,南飞的大雁,到了衡阳便徘徊不前了,雁群在秋风之中飞回低鸣,在云淡天高之下盘旋起落,寻找暂时栖息的归宿,
【摘要】朱自清散文在质朴平淡的文风背后蕴藏着一种精美的艺术力量,即所谓的“于平淡中见神奇”,这是作者在艺术上一种真正的大巧若拙的体现,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作品在平实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背影》中四写背影、四次话别、四次“看”父、四次落泪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关键词】四写背影;四次话别;四次“看”父;四次落泪    一、这篇散文以“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背影”在文章中出现四次,每一次出现
案例教育是国内外工商管理培训课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它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模块,甚至在强化团队训练和论文制作中也不可或缺。案例教育是防止理论教条化、以实践为导向、能够有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谐型领导班子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如果说感情可以割舍,  为什么离别后,  心还是忍不住地收缩?  如果说伤口可以愈合,  为什么分开后,  泪还是忍不住地滑落?  彷徨中的我——  怎样才能掩埋这思念,放弃这寂寞?  心痛泪不尽!    走进四季的梦中,  心灵的孤岛便开始刮起往事的风。  看着心灵的伤,  被往事逐渐催化成火焰,  血便无情地焚烧了  那片上演着独角戏的蓝森林;  看着流下的泪,  被往事逐渐催化成海水,  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行业是关系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公益事业,也是近年来农行贵州分行大力开拓业务的新领域。该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
潜游海底世界,除了形态各异的鱼群外,还有另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样分外迷人,那就是五光十色的珊瑚。漫步珊瑚丛中,雪白色的葵花珊瑚,粉红色的莲花珊瑚,朱红色的牡丹珊瑚,金黄色的鹿角珊瑚……让你应接不暇,流连忘返。可是你知道在这些美丽的珊瑚丛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吗?请跟着深呼吸一口气,我将带你潜到海底世界看个究竟去。    珊瑚礁,造朵云彩好乘凉    去过澳大利亚大堡礁游玩的人脑子里可能都有这么张图画:
农村环境事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农村环境建设与保护意义重大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