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谱》的上菜须知中说:“上菜之法,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
袁枚的上菜章法是颇有道理的。因为刚入席,食者体内盐分较少,菜肴略咸些,尚可接受。几道菜一吃,体内盐分渐多,再上较咸的菜,就会受不了。著名作家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中,借朱自冶之口,道出了做菜放盐应逐步递减的诀窍,到最后上汤时,一点盐不放,也不觉淡。其次,上菜应注意荤素搭配。食客刚举筷时,肥浓荤菜十分可口,但胃纳半饱时,就应上一道清淡的蔬菜。这样才能恰到好处,而不至于倒胃口。至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则有待商榷,按照我国食风的传统习惯,大多数地方,将汤列为最后一道菜,上汤了,就意味着宴席接近尾声。而外国朋友则以为我们这种吃法不科学,对身体不利,试想,吃得饱饱的再灌上一肚子汤,岂不冲淡胃液,妨碍消化?辛辣的菜肴何时上为宜呢?袁公认为:“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他的意思是说辛辣菜肴应在宴席进行到大半后再上比较合适。
那么何时上酸甜菜肴呢?袁枚说:“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甜以提醒之。”按他的说法上酸甜菜肴的时候,须在人们饮酒七八分时上为宜。大文学家、美食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中说:贾宝玉在薛姨妈处吃糟鹅掌下酒,吃得略有几分酒意时,薛姨妈令人作了酸笋子鸡皮汤,宝玉痛饮几碗,觉得十分舒服。这段文字为袁公的理论作了很好的注脚。实践经验也表明,待食客有几分醉意时上酸甜汤大有好处,因酸可与醇(酒的主要成分)中和,变为酯,能起醒酒作用。
袁枚的上菜章法是颇有道理的。因为刚入席,食者体内盐分较少,菜肴略咸些,尚可接受。几道菜一吃,体内盐分渐多,再上较咸的菜,就会受不了。著名作家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中,借朱自冶之口,道出了做菜放盐应逐步递减的诀窍,到最后上汤时,一点盐不放,也不觉淡。其次,上菜应注意荤素搭配。食客刚举筷时,肥浓荤菜十分可口,但胃纳半饱时,就应上一道清淡的蔬菜。这样才能恰到好处,而不至于倒胃口。至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则有待商榷,按照我国食风的传统习惯,大多数地方,将汤列为最后一道菜,上汤了,就意味着宴席接近尾声。而外国朋友则以为我们这种吃法不科学,对身体不利,试想,吃得饱饱的再灌上一肚子汤,岂不冲淡胃液,妨碍消化?辛辣的菜肴何时上为宜呢?袁公认为:“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他的意思是说辛辣菜肴应在宴席进行到大半后再上比较合适。
那么何时上酸甜菜肴呢?袁枚说:“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甜以提醒之。”按他的说法上酸甜菜肴的时候,须在人们饮酒七八分时上为宜。大文学家、美食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中说:贾宝玉在薛姨妈处吃糟鹅掌下酒,吃得略有几分酒意时,薛姨妈令人作了酸笋子鸡皮汤,宝玉痛饮几碗,觉得十分舒服。这段文字为袁公的理论作了很好的注脚。实践经验也表明,待食客有几分醉意时上酸甜汤大有好处,因酸可与醇(酒的主要成分)中和,变为酯,能起醒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