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村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智慧,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与变迁。有些古村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锤炼,延续至今;而有些则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发生改变。本研究选择湖南上甘棠村作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前往实地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走访记录上甘棠村现状的一手材料,并对搜集到的相关图文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文献、地方志等资料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对上甘棠村在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因素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传统村落;上甘棠村;历史;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82-04
  传统村落,也称为古村落,是指形成时间较早,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的村寨聚落。每个传统村落都凝结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与变迁,有些文化历经数千年的锤炼,沉淀,延续至今;而有些则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融合、发生改变。回顾传统村落的历史,挖掘并总结其传承与改变的发展规律,于今天不断求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形成四个集聚中心
   我国传统村落有明显的分布特点,其中“空间集聚”是较为明显的核心特点。如图1所示,我国传统村落总体上看形成了“黔东南—湘西”“皖南—浙西—闽西北”“晋—冀—豫”“滇西北”共四个中国传统村落集聚区。其中“黔东南—湘西”是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从以上几个传统村落集聚区可以看出,南方明显多于北方,即我国传统村落的分布亦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形成我国传统村落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中,地理原因是主要原因。通过对地图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四个传统村落集聚区覆盖的地域,大多处于比较偏远的位置,且具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山峦分布”的共性特征。这样的地理位置导致这些地域构成了相对封闭的地域文化,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特定的历史得以繼承和连续演化。对于北方的传统村落聚集区来说,其数量少于南方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地形地势。北方人口众多,经济较为发达,“晋—冀—豫”传统村落集聚区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在于,其东部及东南部为太行山、同时天堑黄河的阻隔以及沟壑纵横的地貌和较为封闭的环境背景使得其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不易被同化,并得以延续。
  (二)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数量众多,密集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带
  湖南省历史悠久,位于中国传统村落集聚区最高的地域。湖南省先后有7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通过对图2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传统村落在湖南省内形成2个高密度地区,一个是在湘西,另一个在郴州。除此之外,次级核心区如永州、益阳、邵阳分布密度也较高。
   通过地形图的查验,我们发现,湘西境内有纵横的武陵山分布,郴州则被南岭贯穿,山脉的阻隔使得该地区交通不便,交通运输的发展落后,进入这两地的外来人数也因此少于其他地区。历史上迁移的古人因此依托山脚水畔而居形成古村落。不仅如此,湖南省内湘江、资水等河流及其支流构成了发达的水系,由西南向东北河网密布,且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山地的迎风坡作用使得降水丰沛,水源充足,使得古村落得以绵延。
  (三)湖南上甘棠村的历史变迁
   上甘棠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地处“黔东南—湘西”中国传统村落集聚区。此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貌较为崎岖,山区众多,较为闭塞,难以达到大规模的开发,因此才有此类传统文明的延续,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据明代《永明周氏族谱》记载,周族始祖周归仁,原籍本是山东青州府人,隋朝时中武状元,二世祖崇昌迁湖南宁远。五世祖安时,生二子,长子周如镝,次子周如锡。周如锡之子周弘本的后代于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迁居至永明县(今江永县)谢沐河畔居住,因原本的住地宁远太阳洞有一种树叫甘棠,其为了纪念故土因此将此地取名为甘棠。以谢沐河为界,分为上甘棠和下甘棠。一千多年来,至今居住在上甘棠村的周氏族人已繁衍到四十多代,直至今日,除了七户为解放前后外来的异姓外,其余都是周氏族人。2002年经过专家的实地考察,一致认为上甘棠村是湖南省至今为止发现的创建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村寨。因此,上甘棠村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村落在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极具研究价值。
   本研究选择上甘棠村作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前往实地进行调查,结合与当地村民的交流采访,有计划地对上甘棠村进行系统了解,通过实地走访、记录收集上甘棠村现状的相关材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图文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文献、地方志等资料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对上甘棠村在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因素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二、湖南上甘棠村的继承因素及原因
  (一)村民观念传统而保守,村落家族文化强烈
  与许多家中只剩下老人留守,子女带着孩子迁徙至城市定居的村落不同,上甘棠村中绝大多数青年人就在附近的镇上工作,孩子则留在村子里和祖辈生活在一起,很少有子女选择出远门,去一线城市打工。上甘棠村大多数人的思想较为保守,家族世代居住于此,不愿意离开村子,重视“落叶归根”。即使家中的年轻人在外求学打工,但最终还是会回到村子里来结婚生子。上甘棠村之所以能够形成稳固的村落家族文化,除了因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相对有限之外,与村内自身运营的稳定结构系统有紧密的关系。周氏族人对于家族、对于根的深刻认同感对于上甘棠村村落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
   首先,由于村民们主要是从土地中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靠天吃饭,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所以人们无形中被束缚在血缘维系的宗族体系中;其次,由于中国社会社会资源总量有限,村落家族中维持等级秩序仍然主要以血缘为基础,几乎很少受到政权统治权力等外部势力的影响,这使得家族中的个人对村落家族内部更加依靠,村落家族文化不断得以强化,外来文化对于村民相对固化的思想观念影响也较弱。只有当个人能够从家族外部获取稳定的生存资源时,个人的独立性和流动性才会增强,而非对家族的依赖。而在上甘棠村这种个人的独立性和流动性尚不显著。   (二)风水典故文化浓厚,相传至今
   上甘棠村中流传着许多历史典故,每当有人来参观游览时,村子里年纪较长的村民们都很乐意边引路,边介绍与建筑、小桥、河流有关的风水典故,更流传着“想中状元的人,就要来走走步瀛桥;想生双胞胎的人,就要来喝喝谢沐河的水”的说法,这些都与上甘棠村悠久的风水典故文化有关。村里祖辈们说,最早周氏族人是聚居在谢沐河的另一边(现今新村的位置),但后来考虑到风水、居住需求等原因,又集体移居到现在所在的位置。其一,背倚逶迤远去的屏峰山脉,左右各以栖凤山、昂山为“青龙”与“白虎”,前以龟山当近案,以西山当远案,视野开阔。其二,村子依山傍水依山,构成八卦图中的“黑鱼”;河流绕抱村庄部分状似八卦图中的“白鱼”,老人们都说这合起来就是一副完整的八卦图了,吉利!其三,村落恰位于谢水和沐水的交汇处,而谢水源自都庞岭的山之阳,为雄;沐水源自山之阴地下溶洞中的一口井,为雌,二水汇聚于上甘棠村形成谢沐河。又因村内双胞胎的出生率非常高,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双胞胎,于是大家都把谢沐河喜称为“双仔河”。
   “出状元”的典故则出自于谢沐河口下游的西南村口的步瀛桥。步瀛桥是上甘棠村的主要出入口,始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这座步瀛桥对村民们意义非凡,大家都自豪地称之为“官桥”——传说“这座桥上每掉下一块石头,上甘棠村就要出一个官”。自唐代高州刺史周如锡以来,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一代文豪鲁迅、一代伟人周恩来均来自于这个小村庄,一位位大师的诞生也使得上甘棠村的传奇色彩倍增。据当地村民介绍,步瀛桥保存至今的每块砖都与旧一致,即使因风吹日晒桥面的石砖略有松动,也只补过水泥加固,从未改变它的原貌。
  (三)小农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依托自然
   湖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严寒期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当地春温多变,夏秋多旱;冬季北风,凛冽干寒,但为期不常。多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而在交通相对闭塞、坐落于山谷间的上甘棠村,这种小农的自然生产方式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村落依然采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产方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家禽,以牛、鸡、鹅为主;每家有自己的地,生产芋头、油菜、头菜等典型湘西蔬菜;河流自然流淌,自然净化,全村公共使用,捣衣、捕鱼、养殖等原始活动都没有改变。
  (四)社会关注的提高促进古村建筑群的保存
  上甘棠村的中心古村内现有古民居200余栋。其中有8座民居出自明代,68座出自清代高大厚实的封火墙,严整的纵深排布,遍布全村的青石板巷道,贯穿全村的是一条由石板铺成的老石板道。明、清时期,这里是集市贸易中心,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商贾气息。上甘棠古民居注重规则和对称的特点,庭院和建筑的构造布局,基本采用均衡对称的布局方式。瑶族先民们在房屋容易着火的部位,建起了一垛垛墙,在屋顶四周高高突起,防止起火。马头墙、尾、脊饰、户对等都是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构件, 比如马头墙的层数、户对的形制、脊饰的样式,都是传统文化中身份、地位、等级、宗族等因素重要的意义标识。
   如此庞大的古村建筑之所以能够留存至今,与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保护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2012年上甘棠村入选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上甘棠村博物馆中,“永明有甘棠——走进历史文化名村上甘棠”的展览,通过文物、历史图片、声音资料全新的呈现方式,立体的展示上甘棠村的历史文化、千年典故、民俗风情。
   但由于在现代背景下,上甘棠村建筑构件背后的文化内涵都已逐渐丧失其含义,仅仅作为一种建筑装饰被欣赏。很多年轻村民在不断翻修民居或重建新楼时,新旧建筑的特点相互杂糅融合,一部分村落文化符号在此过程中流失。
  三、湖南上甘棠村的变化及其原因
  (一)旅游业的兴起引导古村发展新型服务业
  随着上甘棠村的名字渐渐传出这个小地方,古村旅游、村落升级等不同程度的外界因素在逐渐影响这里的生产方式。虽说上甘棠村被开发程度较低,但现在随着旅游和互联网产业的兴起,每到旅游季,年轻人会选择在村里经营民宿、接待游客,到淡季时再返城打工。一年中家里耕地中的产出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供应给游客,不参与市场流通。游客量过大的时候土地的产出供不应求,村民需要购买附近其他耕地的产出,且公共河流中的鱼虾自然生长速度慢,村民就需要自建鱼塘以供应游客需求。不仅如此,有一部分游客还会对民宿主人有带领参观的需求,这就客观上减少了农耕活动的时间。以上的因素已经无形中打破了正常的生产模式——“自给自足”已变为“自给他足”,虽然农耕在继续,但是内核已发生改变,生产方式表面上延续,但是生产对象和村民的生产习惯已经在改变。此外,在古商业街上、步瀛桥下开出的小杂货店、餐馆、民宿,定价也与城市景点相差无几。可以说,村民通过旅游服务获得的收入在一定时间内大大超过了传统农耕收入。
  (二)设施条件需求及新型政策引导上甘棠村民生活居住变化
  时至今日,虽然上甘棠村古民居建筑得以保存,但真正居住在古民居内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只有一些年过花甲的老人还坚持留在古民居中,有些楼甚至被贴上“危楼”的标志被阻隔开来。随着中青年村民人数的上升和古建筑设施的陈旧老化,如何在保护好传统村落整体面貌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提升村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并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如今湘南传统村落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旧区整治、新区规划”的对策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机遇,上甘棠村的新村已初步建成,大部分村民目前居住在古建筑区对岸的新村。新村的房屋与普通城镇的标准楼房类似,生活基础设施良好,相比古建筑区临近村口又靠近交通线,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四、结 论
   湖南上甘棠村之所以成为湖南省目前发现的创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一方面是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和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上甘棠村村民的观念传统而保守,拥有强烈的村落家族文化,村子里风水典故文化相传至今。村民们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家禽。村内传统民居200多栋,还散落着许多碑刻古迹,得以保留至今;另一方面,受到现代新型产业的带动和新兴文化的侵入,上甘棠村内也衍生出了服务业,村民们改变了原有单一的生产方式,村落的整体规划建设也不断转移至激发村落自身的特点和活力以求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从上甘棠村的历史发展中,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村落的价值不仅在于保有丰富的民族记忆与智慧,更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反映出时代的进步与变迁。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A0%E7%BB%9F%E6%9D%91%E8%90%BD/654113?fr=aladdin.
  [2]佟玉权.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14(4).
  [3]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窦银娣.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5(2).
  [4]谢应举,谢祥熹,谢红伟,谢晓峰.古谢国故址应在今湖南江永[J].中南大学学报,2010,16(4).
  [5]黄禹康.千年瑶寨藏古韵——走进湖南永州市上甘棠古村寨[J].建筑,2016(1).
  [6]焦连志.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中国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中的两种不同路径分析[J].晋阳学刊,2005(3).
  [7]伍国正,余翰武,周红.湖南传统村落的防御性特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0).
  [8]王纯子.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缺失——以部分湘南古民居的保護现状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0.
  [9]何峰.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媒介的自身特性和中国现实语境共同影响下的网络舆论在构建社会公共话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提高公共事件公众参与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媒介审判”的弊端。针对中国语境下的审判模式的规避之方不能局限于媒介和司法范畴,其本质反映了发展转型期间中国社会历史问题和公众认识论问题,必须深入到民主法治进程和公众心理诉求的内在机理,提出更为深远根本的规避举措。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媒介审判;社会历史
期刊
摘要: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手机游戏有了移动化及社交化的呈现方式。本研究选取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为例,研究手机游戏的社交化进程,从社交传播的角度入手,分析手机游戏社交传播特征、社交传播推广策略和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重点研究游戏自身借助社交传播是如何形成当前传播规模、其传播受众的特点,致力于探讨在一个具体的手机游戏中社交传播是如何发挥作用促进手机游戏发展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日渐式微,发展局面陷入窘境,如何转化劣势,寻求发展突破,是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结合当下出版业业态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概念“IP化思维”,具体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状为例,试图将其明晰化、理論化,以期为解决大学出版社发展难题提供一种可能的思维路径。  关键词:“IP化思维”;大学出版社;价值;爆点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高度活跃,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舆论层出不穷,在舆论形成与传播中极大地影响着舆论走向。本文通过百度指数、清博数据分析“江歌案”在网络上引起的广泛关注、引发的舆情和后续发展,对其舆情特点、传播特性等方面进行解析,了解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在舆论传播过程中如何影响舆论发展,从而更好地了解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江歌案;
期刊
摘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公众作为真正意义上之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力得到回归,但在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监督中,公众自发的网络舆论往往具有偏激性,消息来源真假难辨,容易产生谣言和此生危机。人民网观点频道在对“问题疫苗”案件的舆论监督中引导网络舆论,促进问题的解决,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评论时机、评论角度、评论涉及群体等内容分析指标进行分析, 以“问题疫苗”类事件为例,考察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用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网络与现实的分野越来越小,人的虚拟化生存趋势更加明显。 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的爆发也较之前更为快速。网民们在各类关乎社会公众利益的舆情事件爆发后,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话语渠道的增多让话语表达的丰富性增多,然而随之增多的还有针对舆情事件的不理性表达,主要表现就是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G20文
期刊
摘 要: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怎样?学术生产在多大程度上与教学有关?除教学内容的深钻新研之外,必定有一个学术生产的框架决定着教学成果的成名路径,如编辑、出版、文化与社会思潮、个人威望、学生资源等,都可能是该框架的架构之一,中国现代新闻学名著的产出路径就较好地印证了这一思考。它也为那些一生“以本(科)为(根)本”的大学教师的学术道路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关键词: 教材;讲义;教学;科研;新闻学;学术
期刊
摘要: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传统行业的变革,在新闻的非连续性发展中,我们愈发感知到变革就在不远处。在18世纪高举理性大旗的新闻业,遇到非连续发展的断点时,工具理性却占据了关键点,这使得当下的新闻业偏离了传统人文主义色彩,忽视了受众作为“人”的情感内核。对此,新闻生产应该坚守最后一道底线,让人文法则成为捍卫新闻发展的新准则。   关键词:数据新闻;非连续性;工具理性;新闻生产;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医生形象污名化,已有研究表明专业媒体在医患新闻中存在失衡报道。随着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其没有专业新闻把关限制,受众可从各个角度了解事件,那么UGC是否可以改变媒体一边倒地口诛笔伐医院的报道现状?本文发现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改善了医生形象,但由于受众依然存在刻板印象以及用户生产还存在一些不足,UGC还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  关键词:UGC ;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突发环境事件。以2018年11月4日“泉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框架分析法剖析这一事件报道中的信源、体裁、态度、内容,揭示媒体的风险沟通策略。分析发现,报道中以消息、中立报道、政府信源、风险解释和风险决策的框架为主。有以下问题亟待完善:提升深度报道和负面报道、增强环境议题报道能力、平衡“影响框架”下的恐惧诉求、重视“健康防护框架”的教育功能、积极促进多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