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LIPSO数据的沿海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特征

来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溶胶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大气辐射,从而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利用AERO-NET地基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数据对CALIPSO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进行验证,并利用2010年3月至2020年2月的CALIPSO Level 2数据产品分析了沿海区域及两个典型区域(京津区域和珠江三角洲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分布,通过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消光系数、退偏比和色比得到沿海区域及两个典型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沿海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沿海区域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夏季最大,南部春季最大,南、北部夏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差值最大.②沿海区域北部的天津及河北中部气溶胶消光系数较大,消光范围主要集中在4 km以下,气溶胶色比及退偏比较大;沿海区域中部秋季和冬季气溶胶消光系数高值范围大于沿海区域北部;沿海区域南部气溶胶消光系数四季都较小,消光范围主要集中在2 km以下,气溶胶退偏比较小,但气溶胶色比较大.③京津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总体高于珠江三角洲区域;京津区域夏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最大,珠江三角洲区域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最大;两个典型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呈下降趋势.④京津区域每年消光系数都偏大,消光系数高值集中于夏季,2017年气溶胶消光系数开始逐渐减少,气溶胶退偏比及色比相对较大,两者随着高度的增加大体上也呈现增加趋势,该区域主要以非球形大颗粒气溶胶为主;珠江三角洲区域气溶胶消光系数整体小于京津区域,春季气溶胶消光系数较大,气溶胶退偏比较小,粒子偏球形,但气溶胶色比较大,说明粒子颗粒比较大.
其他文献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在传统学生实验中是依靠多次改变滑块重力得出多组数据来验证或者探究的.在现代技术手段下,能否在得出数据的同时观察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呢?这里提出一种比较原始的基于DIS器材的装置及活动设计,能够在实时观测和记录的同时,起到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理解的作用.
关于均匀带电的残缺球面球心处的电场强度,文献中一般应用圆环带法、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及球坐标法、端面积分法、电势梯度法等求解,但这些方法大多数中学生均难以理解和掌握.本文通过模型构建,给出巧妙计算均匀带电的残缺球面球心处电场强度的几种初等方法.
在传统的地面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FCSEM)勘探中,通常针对单一发射源装置下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因此,探索地面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的多源联合反演方法很有必要.首先,利用一维自适应正则化反演(ARIA)算法实现了多源数据的联合反演;然后,基于三层模型分析了不同源组合和不同数量源组合对联合反演效果的影响;最后,评估了该联合反演方法应用于复杂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源反演,多源联合反演可以明显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使获得的地电参数更加接近真实值;随着参与反演源数量的增加,反演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不同
黑土的利用与保护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多个领域.明确黑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是黑土保护重要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以典型黑土区黑龙江宾县为例,利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模型并结合“3S”技术对黑土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空间分析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具有中等强度空间变异性,全氮具有较强烈的空间变异性,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其中HH高值聚类主要分布在
针对赤泥沥青胶浆遇水界面剥离导致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问题,选用消石灰、水泥对其进行增强改性,通过沥青质量检测仪(QCT)、界面拉拔仪(PosiTest AT-A)、表面自由能测试仪、简单性能试验系统(SPT)与汉堡车辙仪(HWT),研究了原状赤泥以及改性赤泥对沥青胶浆流变学行为与界面黏附性的影响,通过表面自由能计算了沥青胶浆-集料界面的黏附功与剥离功,揭示了赤泥沥青胶浆-集料界面遇水后的强度失效机理,分析了赤泥沥青胶浆-集料界面的热力学演变规律,评价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响应、高温抗车辙性能与水稳定性.结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华北平原区域性空气污染问题愈演愈烈.针对该区域开展长时序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分析研究,对华北平原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时序MODIS/Terra C6.1 MOD04_L2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分析华北平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讨论华北平原7个重点城市气团输送的季节变化,并以污染较为严重的河北石家庄为例进行潜在源分析和浓度权重分析,探究影响其大气质量的污染物潜在源区.结果表明:2011~2020年华北平原气溶胶光学厚
被誉为“江南第一金矿”的遂昌金多金属矿床(简称“遂昌金矿”)可采储量逐渐枯竭,随着找矿的深入,亟需新的找矿思路或技术手段来取得找矿突破.遂昌金矿区发育明显的热液蚀变,根据热液蚀变来指导找矿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利用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来解剖蚀变晕的矿物组成、组合、参数等信息,进而评估与成矿有关的关键信息.通过对地表蚀变岩、穿切金矿体的井下巷道及现存的穿切金矿体的一个钻孔和穿切钼矿体的两个钻孔进行采样和测试分析,提取出绢云母类、绿泥石类、高岭石类、蒙脱石类和碳酸盐类等蚀变矿物,其中绢云母类矿物最为发育,绿泥石类
为得到一种新的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本文采用咔唑与溴作为修饰基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三蝶烯分子的电子给体电子受体(D-A)型纯有机磷光材料Cz-Br.利用TD-DFT计算从理论上对分子的轨道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相关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目标化合物用紫外光激发后在无定形态就具有肉眼可见的延迟发光现象,在晶体形态具有较长寿命(0.212 s)的室温磷光性
为了研究断层错动下隧洞结构的破坏规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地震破坏机理.首先建立数值模型,研究3种断层错动的形式:逆冲断层错动、走滑断层错动、倾向滑移断层错动,根据工程资料与回归公式选取断层错动的距离,并把错动距离逐级施加在模型上.然后分析了隧洞弯矩、剪力以及衬砌的内力沿隧洞轴向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相关规范判断隧洞的安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层错动,距离断裂面上下盘各10 m,隧洞内力急剧变化,断层错动的影响较为集中和剧烈;在该模型中,走滑断层的影响范围最
本文主要研究分数阶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分数阶D-PM SG)的动力学行为,旨在探究不同参数、不同阶数下系统的运动状态及性能特征.首先,利用一个实际的发电机参数,建立D-PM SG的分数阶数学模型,同时为了降低系统参数的复杂性,以便对其进行动力学行为分析,本文通过仿射变换的方法,构建了分数阶D-PM SG模型的紧凑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之上,对所构建的分数阶D-PM SG在不同阶数、参数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相应的分岔图、功率谱和相图等,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性能进行分析,同时获得了系统脱离混沌状态时系统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