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积累词语的关键和重要阶段。所以,《义务教育大纲》要求小学生: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运用。但在具体的词语教学中,某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我们要注意在词语教学方面多下工夫,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更掌握解词方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1.科学运用词语注释
据《人民教育》杂志所作解释:解词,就是把一个词所表示的对象、范围的特征揭示出来,并指出揭示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应依据词性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方法。除了低年级对一些实体词采用实物图表的观察、动作表演法之外(中高年级也可以用此方法,但仅限于个别的词),一般都是用语言解词,时而讲解,方式有分析、比较、形象描绘、朗读、体会等。但目前有的教师解释词语时不论什么词,不分难易,不问学生的接受水平,都一律用下定义的方式,而且几乎想让学生把所下的定义记住,低年级不以书面形式,三年级要求学生笔记词的定义,五六年级要求学生书面注解。但根据学生心理年龄和接受能力,对于是否下定义,应根据词的难易程度和不同年级确定。低年级应多举实例说明,或通过造句运用词语,不宜下定义,因为低年级儿童接受抽象东西比较困难。对中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概括词义,但应从具体词出发,区别对待,如抽象概念的词不宜下定义做注释,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更不宜下定义做注释。有些词适宜下定义,但又没有必要,如一些实体名词、动词等熟词组成的合成词或成语、短语等,稍加解释,学生就会明白。有的词需要而且可以下定义,但不必做书面注释,主要是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含义的词,如“出其不意”、“悔恨”等类似的词。有的词需要而且可以下定义和作书面注解,主要是指凡词义比较深奥又不易记忆的,如“宵遁”“千钧一发”等,既要细讲,又要多举例说明,还要作书面注解。总之,我们要根据词的情况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注释进行科学的运用。
2.培养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习惯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老师们很熟悉。对于课文中就词解词、就句析句难以理解的词语,必须运用这种方法,而且必须把这种方法切实教给学生,使之养成习惯。例如《长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其中“凝结”一词的意思是: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文中不含这个意思,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万里长城是靠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建成的,这里的“凝结”有“建成”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词语,而且准确地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自身情感体验进行解释
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和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寻找、发现与课文描写事物相同的经验,把二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例如《草原》有一句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这个词,字典意思是(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但这远远不能真切理解文中的“洒脱”,应当引导学生读下去,对“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就会有较具体的理解。但若不是草原上的学生,对草原的辽阔便缺乏感受,需要让学生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如说说自己操场上活动或广场上骑自行车的体会,则会对“洒脱”有更真切的实感,想象草原上骑马、开车是怎样无拘无束,从而体会这个词准确、生动地写出草原上开车的感觉,衬托出草原的辽阔。
4.用活动方式帮助学生体悟词义
用活动方式帮助学生体悟词义,是一种比较新鲜的做法,且实际上老师有意无意已有所应用。有教师教《雨点》一文,就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理解、体会。一节课,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课文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
5.引导学生用一词带多词,丰富词汇
著名教师李吉林就善于抓住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学会一串词,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李老师教《初冬》一文,结合学生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冬”。然后让学生依次类推,举一反三,春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秋”,这样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一组词。又如教学《荷花》一课,老师问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说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一般教师问答到此即结束,可是李老师又问: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看得很专心,或看时表示出爱荷花心情的词有哪些?并出示句式:我()看。于是学生答出: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这样的词句训练不仅丰富了词汇,还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更使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对学生的说话、作文帮助甚大。
综上,引导小学生理解词语,我们要用心备课,钻研课文中具体词语的特点,尽力恰当地选取解释方法和解释技巧,巧用力,巧用技,达到解释词语、学习语言既用力少又效果好的目的。
1.科学运用词语注释
据《人民教育》杂志所作解释:解词,就是把一个词所表示的对象、范围的特征揭示出来,并指出揭示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应依据词性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方法。除了低年级对一些实体词采用实物图表的观察、动作表演法之外(中高年级也可以用此方法,但仅限于个别的词),一般都是用语言解词,时而讲解,方式有分析、比较、形象描绘、朗读、体会等。但目前有的教师解释词语时不论什么词,不分难易,不问学生的接受水平,都一律用下定义的方式,而且几乎想让学生把所下的定义记住,低年级不以书面形式,三年级要求学生笔记词的定义,五六年级要求学生书面注解。但根据学生心理年龄和接受能力,对于是否下定义,应根据词的难易程度和不同年级确定。低年级应多举实例说明,或通过造句运用词语,不宜下定义,因为低年级儿童接受抽象东西比较困难。对中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概括词义,但应从具体词出发,区别对待,如抽象概念的词不宜下定义做注释,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更不宜下定义做注释。有些词适宜下定义,但又没有必要,如一些实体名词、动词等熟词组成的合成词或成语、短语等,稍加解释,学生就会明白。有的词需要而且可以下定义,但不必做书面注释,主要是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含义的词,如“出其不意”、“悔恨”等类似的词。有的词需要而且可以下定义和作书面注解,主要是指凡词义比较深奥又不易记忆的,如“宵遁”“千钧一发”等,既要细讲,又要多举例说明,还要作书面注解。总之,我们要根据词的情况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注释进行科学的运用。
2.培养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习惯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老师们很熟悉。对于课文中就词解词、就句析句难以理解的词语,必须运用这种方法,而且必须把这种方法切实教给学生,使之养成习惯。例如《长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其中“凝结”一词的意思是: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文中不含这个意思,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万里长城是靠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建成的,这里的“凝结”有“建成”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词语,而且准确地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自身情感体验进行解释
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和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寻找、发现与课文描写事物相同的经验,把二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例如《草原》有一句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这个词,字典意思是(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但这远远不能真切理解文中的“洒脱”,应当引导学生读下去,对“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就会有较具体的理解。但若不是草原上的学生,对草原的辽阔便缺乏感受,需要让学生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如说说自己操场上活动或广场上骑自行车的体会,则会对“洒脱”有更真切的实感,想象草原上骑马、开车是怎样无拘无束,从而体会这个词准确、生动地写出草原上开车的感觉,衬托出草原的辽阔。
4.用活动方式帮助学生体悟词义
用活动方式帮助学生体悟词义,是一种比较新鲜的做法,且实际上老师有意无意已有所应用。有教师教《雨点》一文,就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理解、体会。一节课,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课文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
5.引导学生用一词带多词,丰富词汇
著名教师李吉林就善于抓住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学会一串词,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李老师教《初冬》一文,结合学生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冬”。然后让学生依次类推,举一反三,春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秋”,这样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一组词。又如教学《荷花》一课,老师问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说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一般教师问答到此即结束,可是李老师又问: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看得很专心,或看时表示出爱荷花心情的词有哪些?并出示句式:我()看。于是学生答出: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这样的词句训练不仅丰富了词汇,还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更使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对学生的说话、作文帮助甚大。
综上,引导小学生理解词语,我们要用心备课,钻研课文中具体词语的特点,尽力恰当地选取解释方法和解释技巧,巧用力,巧用技,达到解释词语、学习语言既用力少又效果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