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语言能力的构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教师语言能力构建的意义
  教师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一种专业化的语言艺术。这种语言不仅包含生活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应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生动活泼而又准确形象的语言。
  1.教师生动的语言表述能激起幼儿学习说话的兴趣
  2.教师形象地语言表述能启发幼儿学习探究的能力
  3.教师标准的语言表述是培养幼儿学习普通话的榜样
  教师语言能力的建构对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幼儿教师语言能力的基本内涵
  教师语言能力的构建应与幼儿园教学目标紧密相关。以幼儿园语言领域为例,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能准确地表达、复述以及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其教学要求是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等等。这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教师语言能力以最基本的内涵:
  1.准确、自然的表述能力
  准确、自然是指教师在生活活动和教学过程中语言既要有书面语的规范、精确,又要有口语的朴素、自然,这样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理解。无论是日常生活教育,还是各领域知识传授的第一要求是规范、准确。规范、准确是教学语言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表述基本概念、含义、情节等,更来不得半点失真和含糊,需要认真推敲所用语言、词汇的意义、内涵,甚至感情色彩,斟酌所表达的效果,保证概念、含义传递的恰如其分、准确无误。语言表达自然,即以明白、易懂的话语表达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内容。
  2.形象、有趣的表现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兒接受知识的方式有别于其它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需要有生动的语言表达来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故事教学中,他们不仅关注的是情节,更需要教师用绘声绘色、生动有趣的讲述展开故事情节,才能调动多感官倾听、接受、模仿。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语言基本功和深广的文学内涵、语言表现力,使语言更有灵性,这样才能有效影响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强化其学习动机,焕发其学习兴趣,启迪其心智活动,促使其深入探究。
  3.收放自如的组织能力。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担当组织者、引导者,更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各教学环节的承接都需要教师本身的组织语言过渡自然,即有艺术性也有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要有突出的组织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语言应长短有序,快慢适宜,随机应变,收放自如,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而时轻时重,有板有眼,抑扬错顿,时刻调动幼儿的思维。只有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注意力集中,其思维才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幼儿教师语言能力建构的途径
  1.求真务实,苦练深究,练就扎实的语言技能
  首先,教师给幼儿的每个教育信息随时随地会进入到幼儿的思维和记忆中,这就要求教师有最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向幼儿传达最准确的语言信息。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没有方言。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勤学苦练。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反复进行口语实践,准确把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做到恰如其分。第三,将生涩难懂的书面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口头言语,是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而言的。教师要把较为深奥的内容变成简单易懂并且准确的信息转达给幼儿,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转化能力,才能达到让幼儿理解、接受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日常要多学习,多研究。
  2.围绕目标,充分准备,发挥语言的沟通功能
  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其目的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提高语言能力的侧重点,还应着重于围绕本领域的目标,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如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或诗歌教学中,应在课前对生僻的词组含义及幼儿理解接受能力做充分的预设,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当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或难点,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除了学科本身的教学目的外,还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把教学活动做适当的延伸。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功课。教师不仅可以从容不迫地运用有声语言,还可潇洒自如地运用各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并灵活地根据幼儿的情绪反应作内容和表达上的调整,这就有效地增加了信息通道,扩大了信息量,及时传递情感、态度等更深层的信息。
  3.尊重平等,注重实践,善用语言沟通的技巧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尊重幼儿表达的意识,提供幼儿表达沟通的机会,在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创造让幼儿充分展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条件。另外根据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应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和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善于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表达方式。即教师在语言使用上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幼儿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不同的。
  总之,幼儿教师语言能力的构建不仅是自身教育技能提升的需要,更是幼儿教学实际的需要,在努力完善自身能力素质的前提下,语言能力的构建和更新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大约1500多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本不会把鸡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就算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不会通过去数头和脚来计算鸡兔的数量,那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不可能发生的问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于发展其语言,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品德和审美教育。根据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及同行的经验,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在进行新课前,一般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或者介绍本文作者,时代背景等,有的还播放录音,
期刊
一、在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实现色彩素养的内化  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色彩,这些色彩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人类生活的世界色彩斑斓,这些有着丰富色彩的大自然既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没的视觉享受。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关于风景、自然的教学主题,这些课题要求学生能够感受自然、观察自然并表现自然。美术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通过这个过程实现学生色彩素养的内化,为后期色彩素养的深化和外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它不仅仅是班主任个人的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起到主导作用。随着学校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不断发生变革,班主任也要转变班级管理的思想观念,确立和遵循新的班级管理原则,在这些新的原则中“人本化管理”尤为重要。  在班级里怎样进行“人本化管理”呢?本人认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人本化管理”的基础。美国心里学家威廉 詹姆斯说过”人
期刊
一、空间想象能力欠缺产生错误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间概念,在头脑中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误导了解题且不易查错,从而影响了解题。  二、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错误  高中立體几何与初中平面几何,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认知冲突。因此,在思维惯性的影响下,常将立体问题当成平面问题来处理而出现错误,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识图与画图。表现在“看到的与想到的不一样”。  (2)在平面几何中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大家越来越多地追寻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而以美术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小学美术也由传统的不受师生重视,转变成为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小学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美学素养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转变教学方法,运用多姿多彩的色粉笔进行美术教学,色粉笔适合作为教师
期刊
一、代替黑板更加便捷  黑板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也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简言之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而现在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大感应屏幕相当于传统的黑板,而传统的粉笔则由电子感应笔替代,它承担电子白板书写笔和计算机鼠标的双重功用,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不用再“吃”粉笔灰,免受机器般的待遇。更重要的是白板不再是一块“冷冰冰”的黑板,
期刊
现今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接受最多、最持久的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重要之处在于,学校是一个负责传授学业知识以及做人道理的教育机构,而家庭教育取决于家长是否自觉以及是否有能教育好的能力。所以有人说,家庭教育决定着人生的起点,影响着人生的方向
期刊
班级文化的定义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全班同学与老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团结在一起的总和。如果一个班级能够拥有良好的班级文化,那么这整个班上的学生都会因此而感到心情愉快,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学习充满斗志。在小学,由于受年龄、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班级文化的形成则需要由班主任牵头,班上所有任课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在一步步的实践检验中完成。将班级文化良好的向其他师生展示出来的最佳方式是构建班级
期刊
一、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手脑结合  在美术活动课中,教师要善于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学生的知识需要及兴趣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多组织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剪剪、拼拼、折折、画画等充满“游戏”的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我的课程表》一课,让学生了解课程表要有什么内容。然后利用教师亲自示范课程表的做法,让学生明课程表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