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语言:忮词,梦呓和谵妄症(评论)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少聪的这篇小说让我想到了罗兰·巴特对写作的一个断言,他曾称“从福楼拜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整个文学都变成了一种语言的问题。写作避开现实,朝向语言和形式、朝向写作行为本身。在语言结构和风格之间存在着表示另一种形式性现实的空间:这就是写作。”就修辞上的气势而言,我确信我读到的《湍流》是一篇被语言搅拌机嚼碎的“写作”,因为在我看来,如果这是一个“小说”的话,那太蹩脚了。但毋庸置疑,《湍流》就是一篇如此与众不同甚至于很难被轻易定义的小说,如呈现幻觉一般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且个性十足;接下来,我不得不尽力阐明我的观点,这篇小说如何完成了它的显著的未完成性。
  方少聪的《湍流》是一篇非常出色却令人生疑的涉及观念的小说,就文本表现而言,我读完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90后作家越来越厉害了;我说的厉害,是指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在修辞和语感上泛滥于奇崛的意象并彻底抛弃了精工细作的写实传统,比如方少聪,比如渡澜等等。正好在这段时日,我刚读完马华作家张贵兴写一种叫做“猪笼草”的小说《猴杯》,人尚未从那个热带雨林氛围里钻出来便又读到了《湍流》,巧的是,我在这篇小说里发现了这句“而悬挂于游客头顶的一排排猪笼草,则会令他联想起自己的孩子。”意识不免再度落入混沌;张贵兴的《猴杯》是一部词语咆哮的长篇小说,方少聪的《湍流》则是一个非流行体式短篇小说,先搁过文本篇幅的长短不论,单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叙述语言的密度过大,有种虚张声势地徒逞口舌之快以满足、迎合某种闲人的情绪之嫌(也许不是)。
  《湍流》的取材反日常经历,在想象力的视域里以支离破碎的形式讲了一个死亡的故事,这一点没什么好惊奇的,也谈不上有何精彩可言,艾略特有一出戏叫《老政治家》,里面的老政治家克拉夫顿勋爵对死亡体认得好:“生命是什么——这值得以死去相寻。”令人奇怪的是,《湍流》的叙述完全是外国小说的风格,没有一点儿“中国故事”的气息,仿佛一种基于梦呓的夸夸其谈,呈现出了张力四射的诗情效果,我称之为夜晚的语言。这是一个关于梦境和困境寓言的小说,实质内容浮泛且分量根本不足:一名长久以来致力于历史湍流研究的学者(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匿名),他有严重的谵妄症,欠房东的房租,为城邦史撰写序言,竟然在他的梦里死于非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遗嘱。这里有一套利奥塔论述过的故事规则:要悬置判断,不要有确论,要接受眼前发生的事情,为它赋予一种特殊的注意力,就像它所发生的那样。学者的死作为悬念之一,我们似乎从中发现了一种主体的身份焦虑,方少聪在处理学者的死亡时毫无疑问从历史的细节中取了样,他是投水死的,历史上屈原、老舍也是投水死的。小说里写到学者因迷路而“得到了王国维的帮助”,这个叫王国维的向导学识渊博,“……是一位布衣的先生,手中攥紧紫色绒布,消瘦,温和,戴圆眼镜,像诗意的青蛙,因长久的沉默而声音微弱;他在散步时发现了迷惘的学者。”由此,我可以断定,作者将小说里的学者和民国史上那位投水且也叫王国维的学者镜像了。这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故事路子,在那个晦暗的隐喻谱系中,作者的真正意图像迷宫一样很难被人抓住。
  在我看来,一些成长起来的90后作家在反对传统小说的(倚重讲一个扎实故事和刻画一个典型人物)理念上基本保持了实践一致,我没看出来他们不具备很强的叙事能力,他们也不关心如何讲述故事的发生和走向,更不理会关于个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而是,他们着力的重点在于处理观念——小说如何不落入俗套地揭示历史和人的存在现实。像方少聪这类的年轻作家,拙于或不屑于在文本中用直接性、明晰性和具体性表达了,偏向空转的、主观的、表述方式雷同且高强度措辞的语言-经验叙事,凡此种种缺乏现场感的能指式写作,就技术和方法论而言,属于典型的后现代做派。
  从《湍流》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视角采用的是诗人式的,故事结构也被能指性语言稀释了,“学者”在一种令人发腻的机械性基调中展开了他的形而上存在和形而下妄想,最终行至“水穷处”——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流亡,而流亡的终途是死亡。这就有点诅咒意味了,没错,我们从这篇小说的边边角角都发现了死亡感的气息,从隐喻的角度看,“湍流”这个意象,又指向了生命源头的方向。
  当我们从叙述学上考察《湍流》时,会发现这篇小说在叙述的形式上抹去了传统小说的文体特征,讲述的故事主线和人物不清晰,时间线索不连贯,无细节,包括對话也是极其抽象得不知所云,尤其是隐喻的使用,让我们从文本的表面上看到了一种罔顾真实生存的叙述密度。这就引发出另一个问题:隐喻和当代小说的关系。我想说方少聪肆无忌惮地使用隐喻已使他的小说对“修辞”非常倚重,这就给小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小说的直接性被严重遮蔽了。
  我在前面提到过,这篇小说有一个“显著的未完成性”,我把它理解为作者在写作上思考的一个预先追求目标,意思是,作者试图通过忮词、梦呓和谵妄症的叙事策略来获得它的完成性。这种策略肯定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众所周知,短篇小说因其字数的限制,写作者容易产生一种文体实验的信念,偏向更多的可能性和未完成性上开掘,在故事的截面上切出一个棱角来,就如方少聪的这篇小说,但这种叙事往往过于独断和虚耗,不注意节制,这是我所反对的。
  除了描述性的而不是叙述性上的因旁逸斜出的密集话语效果让人惊奇连连外,不时插入的旁白式对话也是《湍流》里叩问死亡的锁钥,作者有意不追求语义的严谨,其形而上的意味是对小说主题的阐释。比如:“兴许直到他落入河里也不曾醒来。”“我想,他遇上了湍流。”这些戏剧式对白都是无主之作,甚至是即兴的,议论的,既神秘又晦涩,但都指向一个事实:“他做梦,以至落入了水!”这就是说,梦境里的人都承认梦里发生的事是真的。
  现在我们可以揣测一下“湍流”的意思和意义了。《湍流》的作者方少聪之所以使用“湍流”这个意象作这篇小说的标题,是利用了其物理学上的意思,流体的流速一旦高了,流线就成混沌状,湍流,即流场中的漩涡。正如他在篇首所引用的沃纳·海森堡这句话:“当我见到上帝后,我一定要问他两个问题——什么是相对论,什么是湍流。我相信他只对第一个问题应该有了答案。”所以,作者对“湍流”委以重任并命名了一种状态,其实也是一种题目对灵魂问题的暗示与提示,必然让人觉出陌生。不得不说这篇小说呈现了一种反常的奇观,与读者平常熟悉的小说大相径庭:它有一个影子式的主人公,一个中断的易使人走神的故事,一个虚耗的开头和一个漏空的结尾。
  需要多说几句的是,我一直在强调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而不是它的离题叙述,我认为小说的语言不止于对现实的忠实描述,更需在意识的层面上以特殊的方式去洞悉人的弱点和困境。方少聪轻故事内容,但在文字的使用上的确是特立独行的,当然也不免滑向忘乎所以,我给他的建议是要学会抑制轻浮的情绪。
  最后,我还要提醒一下,“中国故事”是不会用《湍流》这样的刻奇语气言说存在的,这种丰饶而奇异的叙事就叫“翻译体”,但不精确——庞德在他的《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曾忠告:“想一想,但丁的呈现与弥尔顿的滔滔不绝相比之下是何等的精确。”不可否认,这是一篇具有刻奇风格的小说,喜欢这种风格和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阵营鲜明,这是个人的品味问题,在品味的问题上,康德早就认为品味判断是“主观的”。
  作者简介:赵卡,原名赵先峰,1971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从事诗歌、小说、随笔和理论批评写作。现居呼和浩特。
其他文献
1  懒得睃上一眼,纤纤玉指一点,不偏不歪,21层——误差率0%。  那些闪着红光的数字,一时电梯间争相邀宠,一跳一愣。嘁!朱莺半眯着眼,哼着无字曲,秒杀一切的范儿。每次,身上或多或少地散发着各种味儿的病号,塞在这么个狭窄空间里。她只好翕动鼻翼,有时还一只手扇那么几下。伴随直上直下或飙升或坠滑,没几天下来,新鲜劲儿说没就没了。  唉,坐班……这就是胡素梅为她量身定制的生活套餐?  去年春上,朱莺与
期刊
一  王太贵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醒来后变成了公众人物。  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周边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王太贵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群人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这群人,有几个王太贵认识,更多的是他不认识的。还有几个人拿着长枪短炮,一阵咔嚓咔嚓地拍照,让他刚睁开的眼睛非常难受,也让他的心七上八下的。他想开口问问,但他好像控制不了这种局面,只好作罢。这时,吴老三走了过来,举着一面锦旗,上面的字
期刊
小城里的人都把这里叫东门儿。  这个被称之为东门儿的地方其实并没有门,或许早先一定是有过门的。现在虽然没有门了,可小城的人们还是这么叫着。  被叫做东门儿的地方却有一座小桥,很小。长不过十米。是用小城里常见的松木建成。松木由于长年的风吹雨淋而变成斑斑驳驳的灰白色。也有的桥栏被什么物体撞断。桥下有小河,从南向北,逶迤蜿蜒而去。水不深,清可透底。水底可见到不规则的鹅卵石。水从哪儿来又流向哪儿去?一直没
期刊
写这个创作谈时,想起这几年,我在父亲这个话题上已经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作品,如:《父亲在自己的夜晚》《父亲的迷藏》《父亲的声音》等。  去年夏天父亲离世后,我看着父亲住过的房子,心里很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将对这个村庄和院落日渐疏远,院子会更加空旷,回到乡村的次数将屈指可数。在这之前,我总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多回到村庄,特别是父亲的身体越加虚弱后,我在每个周末匆匆地回村里。每次回到家先找父亲,推开父亲的屋门
期刊
杭育比我小六岁,1957年生人。这个年龄差,小时候不能带他玩。十年动乱之后,1977年恢复高考,将我们拉入同一时间轴——我从北大荒农场考入黑龙江大学,他进了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之前他在杭州郊县插队,返城后做过汽车修理工。因为都是学中文,都有一脑门子的文学梦,上大学时开始写小说。1985年,我们出版了第一本集子《白栎树沙沙响》,是二人合集。但几乎同时,他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
期刊
主持人语:  人的成长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遵从动物本能到理性判断自己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再到按照社会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评判,人要经历无数次与自己的“战争”才能“长大”,比如本期蒋冬梅《亮光》中的“他”。小说以青春期少年冲出“本我”重围的经历去阐释成长的艰辛,用一次次本我与自我激烈冲突的瞬间,凸显人性之“光”。篇幅虽短,主题深刻,乃微小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善即是美,娟子作品《底线》的精彩,在于
期刊
那天晚上,三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捡到了一名弃婴。  一  “在这清澈的夜晚,繁星闪烁,带来拯救的神之子,躺在圣母的怀抱里,甜美地安眠着。”一群白衣天使正在唱诵着圣经,仿佛救世主已经降临在人间。  站在台上的教父说:“耶稣之所以降生在马厩里,正是为了救赎无家可归的人们,拯救他们的灵魂。人最可悲的莫过于无家可归,可是,世界上有无数无家可归的人,在孤独中渴望有人给你提供食物……”  台下蹲坐着一群衣衫褴褛
期刊
血!  鲜血顺着吴玉的额头流到眼睛里,一片慑人心魄的红。  剧烈的头痛,让吴玉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年的茫然,车内的血腥气,将他拉回现实。  他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车祸。  人若点儿背,喝口凉水都塞牙。  吴玉在工厂下岗了。他和妻子买了一个临街的门市房,想开个超市,现在还差三万元资金做周转。  这三万元和谁借呢?想了半天,吴玉想到了老家的朋友王羽。  吴玉就给王羽打电话,本来是想说借钱的事,但一紧张,竟把
期刊
安庆的写作素来以乡土小说见长,倚重熟悉的乡村生活经验,挖掘乡土大地上丰富的人情和人性,是他小说的鲜明风格。《父亲背走的秋季和冬季》就是一篇探讨乡村伦理、传达人性温情的小说。小说的篇幅不过两万余字,故事脉络也很清晰,然而通过故事时间的延展和细腻的笔触,安庆成功地将小说的主人公——父亲沉默内敛的性格以及深沉厚重的精神世界呈现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色彩和浪漫气质的农民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期刊
听到士琪退休的消息,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  这个点儿请人喝酒其实不太礼貌。因为谁也不知道被请的人有没有事,有没有约,能不能来?或者人家根本不想来,找个理由一推。  树生不管这些,仍给士琪打了电话。  树生的司机把士琪接到了一家酒店。士琪打量着宽敞的酒店,吧台上面挂着一排灯笼,灯光温柔祥和,便问:“你不是说到咱们上自大时常去的那家饭店吗?”  树生哈哈大笑:“这就是啊。二十多年了,你以为光咱们长年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