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幽灵船?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每年至少一次,一艘巨型轮船会突然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船上的船员们也同时失踪。但在很偶然、很少见的情况下,一艘已经消失多年的船只会如幽灵般出现在海面上。
  出现空无一人的幽灵船
  2008年11月,一艘拖网渔船在太平洋中部被一艘韩国渔船发现,它在平静的海面上轻轻摇晃。韩国渔船的船员向船只发出无线电信息,但这艘幽灵船上没有任何人作出回应。船上也确实空无一人,其中三艘救生筏和一艘救生艇被取走。根据随后的调查显示,这是在中国台湾注册的一艘渔船大清21号,船上本有28名船员。最后的生命迹象出现在12天前,船长给他的妻子打了个电话。之后,船被大火烧毁,船员消失,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两架飞机在近55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进行了30个小时的搜索,没发现一丝踪迹。而12天后,它又自己出现了。
  在全球海洋航运中,有一条不成文却是所有船长和船员都了然于心的规定:船长不能弃船而逃!即使船只遭遇猛烈的风暴,被巨浪冲击,桅杆断裂、发动机熄火,甚至船上发生火灾,只要有一名乘客或船员没有脱离危险,危难没有迫在眉睫,船长都不该放弃他的船。而除了这一责任所在,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海域的海水寒冷刺骨,弃船而去的人会很快死于低温,即使有救生艇,船长也要尽可能留在船上。因此,一艘空船在海上漂流会非常诡异。
  断绳的巨轮消失不见
  大清21号只是数千艘幽灵船中的一艘,这些船包括载有船员干尸的私人游艇、长70多米的大型油轮、空无一人的双桅帆船。它们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就像漂浮的木头一样,却很少被搜寻到。在通讯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全球有卫星定位系统(GPS)周期性定位船只,海上有交通监控系统跟踪船只;空中有气象卫星不断观察和传递海洋中的气象情况;船上则有自动驾驶系统帮助船只克服恶劣的天气和汹涌的海水。然而,这还是阻止不了船只搁浅,或在风暴中触礁沉没,这里说的不是小船,而是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巨型油轮或大型游轮。
  2013年1月23日,加拿大一艘退役的大客轮柳波芙·奥尔洛娃号要从加拿大的纽芬兰圣约翰港被拖到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去报废,但第二天,拖缆在波涛汹涌的海中断开了,从此之后,这艘船一直在大西洋漂流,并引发了航运史上最大的一次搜索。只有两次,似乎船上的救生艇自动发出过遇险信号,但根据信号位置前去搜寻的人除了看到广阔的蓝色海水,一无所获。有人声称在某个海岸见到过它,但目前仍然毫无消息。由于这是一艘即将报废的船,船上用于跟踪位置的自动识别系统已被移除,搜寻人员无法获得它的位置。一艘幽灵船就这样开始了它在海洋中漫长的漂流之旅。
  四处行凶的疯狗浪
  海洋似乎有某些神秘的力量,即使最先进的人类科技也不足以与之抗衡,其中有一种力量已经被科学家发现。
  1980年9月的一天,一艘近300米长的货船携带着174000吨铁矿石和44名船员,在离日本冲绳岛370千米的海域沉没。这本来是一艘被人们认为不会沉没的船,但它的沉没是如此之快,船长和船员都没来得及发出求救信号。人们花了14年的时间才在4000米深的洋底找到船只的残骸。
  一艘能够承载15000辆双层巴士的船怎么可能如此快地沉没呢?调查人员认为,是疯狗浪(或被称为“怪兽波”)冲击了船只,使其在几分钟内解体并沉没。似乎同样的原因导致了1909年的瓦拉塔号客轮、1978年的慕尼黑号航母、1982年的自走式海上钻井平台海洋护林员号和2008年的苏瓦丸58号渔船沉没。1982年的自走式海上钻井平台采用半潜式设计,可以免受海浪和风的侵袭,比传统钻井平台更加牢靠,然而,在1982年2月4日晚上,一个疯狗浪向它袭来,近百名船员试图前去乘坐救生艇,但最终无人获救。
  疯狗浪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单个巨型波浪,自深海中远距离传播而来,由多重波叠加形成大波,携带巨大能量,往往在海床地形的影响下,突然升高,就像突然从海面上升起的巨手,将船只拍翻,甚至砸碎。所谓“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这种波浪。疯狗浪通常发生于海洋中,这与海啸不同,海啸一般发生在海岸线。
  船只很难应付疯狗浪
  这种没有预兆的大浪会对船只形成巨大的威胁,即使是现代的巨型海轮也可能成为牺牲品。原因之一是,疯狗浪这种规模的巨浪没有在船只设计师的考虑之列。现代船只已经可以承受15米高的普通波浪带来的每平方米15吨的破浪压力,但疯狗浪给船只带来的破浪压力可以高出7倍。原因之二是,现代大型船只被建造得越来越宽、越来越长,以增加其载荷量,提高经济效益,但这降低了船只对海浪的应对能力。也许一艘巨轮在人类面前是个庞然大物,但在疯狗浪出现时,它会像一只玩具船一样被打翻。
  疯狗浪的出现频率一直被人类所低估,通过卫星雷达显示,高度达20~30米的巨浪比以前想象的頻繁得多:每1万个波浪中就有1个疯狗浪;在某些河口,波浪能量更加集中,使疯狗浪的出现频率上升至每1000次波浪中出现3次。除了海洋,疯狗浪也可能出现在湖泊中。
  为了应对疯狗浪,人们对船只的设计要求正在提高,各国制定了新的船只建造标准,设法把船只建造得更加坚固;人们也在研究新的海洋监控系统,希望能预测疯狗浪的出现。但一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其他文献
在太空中,尾巴变成第二个头  一条扁形虫在国际空间站呆了5个星期后,返回地球时,居然多长出了一个头,新头长在原本是尾巴的位置。這种扁形虫具有超凡的再生能力(详情请参阅《天才少年》2018年第7期),它的太空之旅属于美国生物学家的一个科研项目,研究失重状态和地球磁场会如何影响扁形虫的再生能力。这个双头现象真是另人叫绝。  蕃茄喂食机  日本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机器,可以在人们行走或跑步时自动喂蕃茄给他
期刊
1哪两个立方体展开后与左图相符?  2以下四个长方体组成一个立方体后,与以下从A到E哪个立方体匹配?  3根据其他六边形立柱给出的颜色,第2个立柱的三面应该各是哪种颜色?  4有三张叠在一起的牌,你能根据下面的条件推出这三张牌各是什么吗?一个Q的正下方是J,一个Q的正下方是Q;一个黑桃的正上方是红桃,一个黑桃的正下方是红桃。  5在阁楼上有三个灯泡,分别由三个开关控制,但这三个开关都在房子的最底层
期刊
提到百慕大三角,人们会想到那些神秘的失踪事件,据说在这里,各种飞机、潜艇莫名消失,甚至有飞行员消失几年后又重新出现。而在中国,和百慕大三角同一个纬度上,有一个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的地方,它和百慕大三角一样神秘莫测。它就是四川瓦屋山的迷魂凼(dàng)。  迷魂凼位于四川瓦屋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却相当于游客的禁区。原因在于,这里地形复杂、地质异常,一旦进入此处,手机和GPS就没有一点信号,连
期刊
动物认识“脸”吗?  能,但不是靠看“脸”。灵长类动物、昆虫可以看“脸”辨识其他个体,小象却是通过闻气味来辨认,有些动物还靠听对方的声音来辨别。  友谊还是互利  跨物种友谊并不罕见,比如,狗就是人类的好朋友。那么动物会因为感情结交朋友吗?科学家对大鼠、山羊和狒狒等做过研究,发现它们可能也有感情,比如狒狒妈妈的孩子死了,大鼠和山羊也会悲伤。但科学家认为,动物的友谊可能并不是因为感情产生的,在特定的
期刊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地球上引发了巨大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恐龙在此次灾难中灭绝。  这是关于恐龙灭绝最主流的说法,但恐龙真的全部灭绝了吗?会不会有一群恐龙仍然生活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只是人类没有发现而已?海洋至今只被人类探索了5%,也许有一小群恐龙会在某个海域出没?  天池怪兽究竟为何?  19世纪90年代末,4个猎人来到中国长白山的天池垂钓。在静待鱼儿上钩的时候
期刊
在电影《精灵宝可梦:大侦探皮卡丘》中,超萌的小精灵皮卡丘用绝招“伏特攻击”打败敌人,既可爱又强大。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不过在现实中,能够放电的生物真的存在!电鳗就是其中的代表。  会放电的水中猛兽  19世纪,一位探险家来到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进行考察。他与当地的印第安人接触,经历了一场惊险刺激的捕鱼:印第安人把野马赶入一片池塘中,用尖叫和捶打使野马受到惊吓,不停在水中踏步,他们自己则飞快地逃回岸边。
期刊
在传说中,独角兽长着马的身体,头上有一只角。但是独角兽并不只属于传说,在地球上还真的有“独角兽”。  板齿犀  传说,在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着独角兽,它们长着一只巨型的角,身披毛发,曾与人类一起在地球生活。一些科學家执着地认为,他们在西伯利亚发现了这种独角兽的骨骼化石。它其实是“板齿犀”,也被称为“西伯利亚独角兽”。  板齿犀是最大的有角犀牛,体长约5米,肩高约3米,头上的巨角可达2米。板齿犀的角内部
期刊
世界上有拥有几百亿美元资产的“淘宝”创始人马云、“腾讯QQ之父”马化腾,也有坐拥上千亿美元资产的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那么,谁将成为第一个拥有万亿美元资产的富翁呢?他(她)很可能出现在太空矿业大亨中。  由于地球上的资源被不断地开采、消耗,人类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窘境,但地球外的许多小行星就像一块块飘浮着的宝贵矿石,谁能够率先成功开采这些矿产,谁就有
期刊
英国一位发明家邀请了450名儿童来参与一次有趣的发明活动。他从这些孩子画出的600张设计图中选出了60张,并让制造商将这些富有童真的设计制成了成品。人们发现,许多孩子比成人更有創造力。
期刊
看过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吗?片中的机器人大白一反常规,不再是钢筋铁骨,而是白白胖胖、软乎乎的,靠着它、抱着它时让人非常舒服,它就像一个会动的大抱枕。柔软正是新型机器人的新特征。  硬邦邦的钢铁机器人虽然能够精确地完成工作,但让它抓取苹果、鸡蛋或点心,可能会把它们捏碎;物体形状大小不一时也会犯难。当钢铁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生活时,可能会在触碰中使人受伤。许多生物都依靠肌肉形成缓冲区,包括人类自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