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工业4.0如火如荼的浪潮下,各地方高校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纷纷以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基础上,建立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模型,进一步以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最大为目标,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各类课程学分要求构建约束条件,最终建立了最优课程体系设置的线性规划模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LINGO软件求解得到计土木工程专业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线性规划;LINGO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10-02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化教育的背景下,各地方高校都纷纷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目前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尚未有明确的模型。课程作为人才能力培养的载体,一套合理最优的课程体系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文献构建的应用型人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构建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最优课程体系设置的模型。
本文研究基础是基于文献中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构建的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文末图)。
一、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量化模型的构建
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载体,在通常情况下,可认为每学习一学分的某类课程便可获得相应的能力,不同类别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再将这些能力加权之后便可量化人才的综合能力。在本文中,以思想政治类课程学分数作为思想道德品质的指标值;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的学分数作为知识能力的指标值;以专业实践课程学分数作为专业能力的指标值;以计算机类课程、外语类课程的学分数作为现代化手段使用能力的指标值;以各类选修课成绩作为发展潜力的指标值。基于以上分析,将文献中的模型加以改进,便可建立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模型为:
其中x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指标值;x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值;λ1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wij为第i个一级指标之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模型的建立
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载体,其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着人才能力培养的效果。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的学分数及各类课程相应的学分数都需要满足要求。因此在《国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国标》中总的学分数、各类课程相应的学分范围等为约束条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拟通过对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得到合理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
(一)决策变量的确定
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由各种类别的课程设置学分数构成,因此在本文中,直接选择各类课程的学分数作为决策变量,一类课程记为xi,二类课程记为xij。
(二)目标函数的确定
本文需要解决的是确定一套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希望在该体系下培养的人才能力达到最大,因此可直接以应用型人才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具体为:
(三)约束条件的确定
由于受学生时间、学生经历、学校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时对总学分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都有明确的限制范围,本文以《国标》中各专业学分要求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约束条件,具体为:
1.非负约束
结合实际情况,各类课程的开设学分数都必须大于等于0,因此得到约束条件为:
2.《国标》对各类课程学分的约束
总学分的约束:《国标》中对各专业毕业达到毕业要求的学
分都给出了明确的上、下限,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满足相应的条件,即:
其中ad为总学分下限,au为总学分数上限。
为使培养的人才能力达到最大,直接以国标中各专业学分上限作为课程设置的总学分数,因此上式的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具体为:
各类课程学分约束:《国标》中对各类课程都给出了明确的上、下限,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满足相应的条件,即:
其中bid为一类课程中第i类课程的学分数下限;biu为一类课程中第i类课程学分数上限;bijd为第i类课程之下的第j类二类课程的学分数下限,biju为第i类课程之下的第j类二类课程的学分数上限。
基于以上分析,便可得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模型为:
三、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模型的求解
通过分析可知,上述模型为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在求解的时候,可直接使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通过求解以上模型,得出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一)数据准备
1.权重确定:在文献1中已做了详细的讨论,在此直接引用
一级指标权重为:(λ1,λ2,λ3,λ4,λ5)=(0.4587,0.1019,0.2723,0.0615,0.1065)。
第二个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为:(w21,w22,w23)=(0.1453,0.4274,0.4274)。
第四个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为:(w41,w42)=(0.3470,0.6530)。
2.总学分及各类课程学分限制范围数据的确定
通过查阅《国标》可知,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学分数据如下。
(二)模型求解
由于以上模型为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可直接利用LINGO进行求解,求解结果为:
四、结语
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以课程学分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能力量化模型,并以此模型为目标,国标中相关学分要求为约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对优化模型的求解可得到某专业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检验。本文建立的第一个模型可以作为概念模型,用于学校和企业评价人才能力的工具。第二个模型作为可以作为应用模型,用于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獻:
[1]宋军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能力综合指数评价模型[J].文教资料,2019(5):127-130.
[2]郑锋.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5):41-45.
[3]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122-124.
[4]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4-98.
[5]赵伟,林芬芬.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31-135.
[6]陈均士.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2(3):75-78.
◎编辑 武生智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线性规划;LINGO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10-02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化教育的背景下,各地方高校都纷纷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目前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尚未有明确的模型。课程作为人才能力培养的载体,一套合理最优的课程体系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文献构建的应用型人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构建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最优课程体系设置的模型。
本文研究基础是基于文献中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构建的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文末图)。
一、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量化模型的构建
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载体,在通常情况下,可认为每学习一学分的某类课程便可获得相应的能力,不同类别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再将这些能力加权之后便可量化人才的综合能力。在本文中,以思想政治类课程学分数作为思想道德品质的指标值;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的学分数作为知识能力的指标值;以专业实践课程学分数作为专业能力的指标值;以计算机类课程、外语类课程的学分数作为现代化手段使用能力的指标值;以各类选修课成绩作为发展潜力的指标值。基于以上分析,将文献中的模型加以改进,便可建立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量化模型为:
其中x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指标值;x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值;λ1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wij为第i个一级指标之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模型的建立
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载体,其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着人才能力培养的效果。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的学分数及各类课程相应的学分数都需要满足要求。因此在《国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国标》中总的学分数、各类课程相应的学分范围等为约束条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拟通过对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得到合理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
(一)决策变量的确定
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由各种类别的课程设置学分数构成,因此在本文中,直接选择各类课程的学分数作为决策变量,一类课程记为xi,二类课程记为xij。
(二)目标函数的确定
本文需要解决的是确定一套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希望在该体系下培养的人才能力达到最大,因此可直接以应用型人才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具体为:
(三)约束条件的确定
由于受学生时间、学生经历、学校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时对总学分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都有明确的限制范围,本文以《国标》中各专业学分要求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约束条件,具体为:
1.非负约束
结合实际情况,各类课程的开设学分数都必须大于等于0,因此得到约束条件为:
2.《国标》对各类课程学分的约束
总学分的约束:《国标》中对各专业毕业达到毕业要求的学
分都给出了明确的上、下限,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满足相应的条件,即:
其中ad为总学分下限,au为总学分数上限。
为使培养的人才能力达到最大,直接以国标中各专业学分上限作为课程设置的总学分数,因此上式的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具体为:
各类课程学分约束:《国标》中对各类课程都给出了明确的上、下限,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满足相应的条件,即:
其中bid为一类课程中第i类课程的学分数下限;biu为一类课程中第i类课程学分数上限;bijd为第i类课程之下的第j类二类课程的学分数下限,biju为第i类课程之下的第j类二类课程的学分数上限。
基于以上分析,便可得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模型为:
三、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模型的求解
通过分析可知,上述模型为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在求解的时候,可直接使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通过求解以上模型,得出最优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一)数据准备
1.权重确定:在文献1中已做了详细的讨论,在此直接引用
一级指标权重为:(λ1,λ2,λ3,λ4,λ5)=(0.4587,0.1019,0.2723,0.0615,0.1065)。
第二个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为:(w21,w22,w23)=(0.1453,0.4274,0.4274)。
第四个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为:(w41,w42)=(0.3470,0.6530)。
2.总学分及各类课程学分限制范围数据的确定
通过查阅《国标》可知,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学分数据如下。
(二)模型求解
由于以上模型为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可直接利用LINGO进行求解,求解结果为:
四、结语
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以课程学分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能力量化模型,并以此模型为目标,国标中相关学分要求为约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对优化模型的求解可得到某专业的最优课程体系设置。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检验。本文建立的第一个模型可以作为概念模型,用于学校和企业评价人才能力的工具。第二个模型作为可以作为应用模型,用于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獻:
[1]宋军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能力综合指数评价模型[J].文教资料,2019(5):127-130.
[2]郑锋.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5):41-45.
[3]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122-124.
[4]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4-98.
[5]赵伟,林芬芬.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31-135.
[6]陈均士.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2(3):75-78.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