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初探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学生 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人从外界所感知的信息中,最多的就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当然,学生的观察力不等同于简单的用眼看,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更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观察能力为切入点,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内动力的源泉。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
  以美引趣。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以用促趣。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教学中提出如下观察材料:已知X1、X2是方程X2+(K+2)X-1=0的两个根,且X13-11X1=X2,求K的值。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得出:X1+X2=-(K+2)①,X1X2=-1②,X13-11X1=X2③,由此,根据与系数运用时含有的特性——对称性,要求学生进行如下观察:1、③式中的X1与X2的指数是否相等;2、能否用X1的倒数表示X2;3、通过②③两式形变等式,能否表示成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在观察中发现简洁、明了的变形,实施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
  以成导趣。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
  二、掌握科学合理的观察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保障。因此,只有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的渐进性,养成反复观察、仔细观察的习惯。要真正提示内在规律,需要从不同的数学角度出发,进行广泛的观察:既要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点,还要观察内在的、隐蔽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关系。再次,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对比观察等等),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三、以观察力促进观察品质
  积极的观察是学生思维训练发展的过程,能够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
  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初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例如,在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对要求观察的材料: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X-1)2=2,②X2-2X+1=2,③X2-2X-1=0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1、①式左、右两边的代数式有何特征?2、[MSOffice1]②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3、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实现观察目的。
  2、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观察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
  3、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
  4、培养观察的深刻性
  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需求程度、经济的刺激作用、体育法律、法规日渐完善来分析奥运会后大众体育面临的社会机遇与挑战,以此来说明经济、政治、文化对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为奥运会后大众体育的发展打下基础,为奥运会后大众体育发展的不足提出挑战,应该朝哪方面进步与改变。  【关键词】 奥运会后;大众体育;社会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2.3
【摘要】美术教育能使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规律性与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世界的活动。本文研究了制约我国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各项问题,对改革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探索新形势下美术教学的方式,以提高积极心理学对培养学生情趣、艺术审美、创造力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对策
【摘 要】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法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鉴于他对权力理论的深入而独特的研究及其所做的贡献,他曾被称为“权力思想家”。他认为“权力无所不在,不是因为它包围着一切事物,而是因为它在所有的地方出现”。本文侧重从权力与知识,福柯对传统权力观以及对身体和性的生命权力的解构等几方面来探讨福柯的权力系谱学,以便为福柯研究者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
我国铁路桥梁首次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上采用V形墩连续刚构转体施工。施工过程中,线形控制较为复杂。针对线形影响关键因素,制定了相应控制方案,按照方案实施后使梁体线形得到了
【摘要】工程光学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特点,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在工程光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之间引入光学仿真的教改方法。加强直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程光学 光学仿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O4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70-01 
7月28日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世博局和上海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10年世博会环境报告》。((中国2010年世博会环境报告》从上海全力改善环境质量、世博会绿色实践以及
【中图分类号】G623.5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作为任课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基础,也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正确度蹲踞式起跑技术能有效发挥身体机能,节省能量
【摘 要】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处在整个德育过程的最前沿,教师人格风范的辐射驱动着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教师丰富的才华、高尚的人品、豁达的胸怀及博大的爱心上。  【关键词】 德育;教育;教师;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人的问题,在任何时代都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欲成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学校是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家长所依赖的部门与机构。中学阶段是学生的重要发展阶段,而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有利于修正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于学校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浅析。  【关键词】学校管理 工作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