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因组学科技 助力海洋蓝色经济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由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下称“海洋研究院”)和国家基因库联合发起的“千种鱼类转录组”项目正式宣布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可靠的鱼类系统演化树,解答了许多一直以来鱼类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和难题,成为鱼类演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长期以来,有别于陆地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海洋的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不仅起步晚,且发展滞后。继华大基因在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中声名鹊起,并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后,石琼加入华大组建海洋平台,从此开启了华大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的奠基、成长、发展、推广到产业应用的光辉旅程,为我国水产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迅速步入国际领先行列做出了引领性和示范性突出贡献。
  为进一步加快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步伐,实现国家构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石琼团队以重要水产动物基因组学研究为着力点,解析鱼类适应性进化的重大理论科学问题,同时挖掘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构建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筛选药源性多肽序列,为水产动物良种培育和规模化新型药物研发奠定扎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从基础研究的点(基因组学研究),到技术研究的线(水产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和药源多肽性基因高通量筛选技术),拓展到产业应用的面(水产良种培育和新型海洋药物研发),多方深度结合又相互支撑,石琼与华大海洋(集团)在助推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同时,也在助力着我国海洋蓝色经济发展。
  引领“水产基因组学”知识创新体系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面前,人类总是显得弱小,海洋不仅神秘而危险,也孕育着隐藏在水下的瑰宝。
  在海洋中,鱼类是最具物种多样性,又是进化地位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的鱼类至少超过33900种。构建鱼类的“生命之树”,解析鱼类进化历史,不仅可以找到鱼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揭示鱼类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背后的起因,还可以为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5月14日,由华大海洋和国家基因库联合发起的“千种鱼类转录组”项目正式宣布,课题组通过大数据整合了144种鱼类的基因组数据和159种鱼类的转录组数据,采用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1105个直系同源的外显子序列作為分子标记,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可靠的鱼类系统演化树,也是目前覆盖度最广、最可靠的鱼类“生命之树”。
  这一成果被发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解答了许多一直以来鱼类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和难题,被誉为鱼类演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SCI刊物Genomics于2019年5月出专刊庆贺,在相关8篇论文中,华大海洋研究院就占据了4席。
  不止于此,自2011年加入华大至今,石琼带领科研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仅SCI论文就将近100篇,其中有2篇入选2020 ESI高被引论文。
  回看石琼的简历,颇有厚积薄发的味道。1991年获得湖北大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中山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北上加入孙儒泳院士团队,1999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从华中到华南,又从华南到华北,青年时代的石琼如饥似渴地求学,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科研能力。
  1999年秋,石琼东渡日本,开始了自己在国外11年的研究生涯,他到北海道大学担当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年后,又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马里兰大学和OriGene公司担任研究员和科学家。11年在国外的生活,让石琼饱受艰辛与历练,时间愈久,思乡愈切。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石琼有东方的魂和根,也学到了西方的专与博。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仅让他的科研更加精深和严谨,也大大开拓了他的眼界和创新精神。
  2011年,石琼回到了祖国,他接受华大基因的邀请,在华大集团成立海洋平台,主持组建了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事实证明,这是石琼实现人生价值的新起点,在华大基因这个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平台上,他带领科研团队逐步建立起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领域的领先地位,成为我国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奠基者和产业应用的引路人。
  通过创新性应用高通量基因组学手段,石琼深层次揭示了一些重要经济水产动物的基础生物学特性。截至目前,他已主持和参与完成了80余种水生动物的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工作,积极支撑着我国水产基因组学的国际领先地位。
  早在2014年,石琼就在N a t u r e Communications上主持发表第一个弹涂鱼基因组,首次系统性阐明两栖鱼类的陆生适应机制,首次在国际上打出了深圳市的“生态名片”。
  2015年,他又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发表多种金线鲃基因组,综合阐明鱼类洞穴适应的分子机制;通过推测金线鲃的种群历史变化,构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的生物历史变迁证据,从而推动着我国生物地质学的创新性发展。
  2016年,他带领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在Nature上发表海马基因组(封面文章),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之一。同时,石琼与团队合作发表了全球首个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基因组,为研究相关的生殖洄游及育种研发打下良好的遗传资源基础。华大海洋(集团)下属的镇江华优生态公司已初步筛选培育出具有优良生长特性的大闸蟹新品种,多次获得金蟹奖等奖项。
  在2018年“千种鱼类转录组”项目宣布构建了鱼类系统演化树的前一年,石琼参与合作主编的《后基因组时代鱼类样本库建设与实践》出版,该书系统性介绍了鱼类组学样本的采集、制备、序列分析、数据库建设等指南性标准规范。
  构筑“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   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创新的基因,甚至骨子里流的就是创新的血。
  加入华大基因之后的多年时间里,石琼先后主持组建了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方向、广东省海洋经济动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药物)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并逐步创建“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成为“华大海洋(集团)”的专门科技研发机构。
  这些科技创新平台,有效地弥补了深圳市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领域研究载体存在的短板。
  作为一个跨界科研与产业的双边领导者,石琼与国际国内机构合作,开展基因组支撑的水产分子育种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创新培育新品种。他大力推动水产领域产学研用联盟,主持协调“千种鱼类转录组国际计划”和“中国水产生物十百千组学育种计划”,广泛开展水产基因组学研究、水产分子育种、新型海洋药物研发等科技合作,在推动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转化和产业化。
  利用创新性思维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石琼带领科研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展开合作,建立起鱼类分子育种、新型养殖模式、海洋药物研发等示范基地,为拓宽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的应用领域提供样板性指导。
  早在十年前,国家海洋局、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就曾经联合印发了《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海洋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海洋人才对海洋事业发展的贡献,使海洋人才发展总体水平达到主要海洋国家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建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的海洋强国奠定人才基础”的总体目标。   而在石琼回国之后的第二年(即2012年),他就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并开启了我国首个海洋生物基因组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在引领“水产基因组学”知识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石琼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海洋生物学高层次人才,他带领团队共出版了专著11部,其中就有4部为研究生教材,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教材的空白,为有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他主译的《海洋生物基因组学概论》就是我国首本同类研究生教科书;2017年出版的《后基因组时代鱼类样本库建设与实践》也是海洋基因库领域的首本研究生教材。
  截至2020年,就海洋生物基因组学方向,石琼已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30名、博士后1名,为国内外合作单位指导培训100余名科技人员。
  作为华大海洋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在石琼看来,华大海洋未來可以继续充分发挥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分析、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构建海洋生物信息库,结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水产育种优势,打造水产生物种质资源库,并以深圳为龙头创建智慧海洋大平台的“中国南海海洋基因库”。而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就必须在中国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等专业上,培养更多的海洋生物学高层次人才。
  他认为,华大海洋可以进一步与中山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在深圳建设分中心,引领海洋科技发展。此外,华大还可以与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支撑深圳海洋大学在大鹏落地,促进高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深圳是一个不缺乏创新的城市,但石琼认为,地方仍应高度关注企业的人才支撑。在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支持地方人才和前期引入人才的健康发展,设立省市级人才基金、人才项目;与协会等联合,设置具有公众影响力的人才荣誉称号、人才奖励,并鼓励和支持海洋科技领域的人才、项目向企业流动。
  在深圳海洋大学建设上,石琼建议加强与特色优秀企业合作,让学科、专业多结合社会需求,让企业人才走进课堂(担任讲师、导师),让学生融入企业,真正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引领全球发展的高科技型、实用性高校。
  经略海洋需要以科技为帆,石琼希望深圳能够以创新优势成为这艘战略巨轮的舵手,鼓足风帆,驶向蔚蓝。
  专家简介
  石琼,现任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院长,华大海洋(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博士生导师。兼任深圳大学访问教授,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海洋经济动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农业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休闲渔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水产种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水产基因组学研究、鱼类分子育种与海洋药物研发,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BMC Biology、GigaScience、PLOS Genetics、Marine Drugs、Toxins和《中国科学》、《动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等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13部(包括4部研究生教材)。申请国家专利60余项,已授权25项。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30余项,完成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与80多个水产生物的基因组测序项目;主持协调“千种鱼类转录组国际计划”和“中国水产生物十百千组学育种计划”;参与获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认定水产新品种证书2件、深圳市地方标准1项和企业标准3项;获评镇江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5—2017)、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2015—2017)、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17—2022)、中国水产杰出贡献人物(2018)等,为我国水产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显著地改变着陆面水循环特征和水资源安全。但是,科学界对陆地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仍缺乏系统深入研究。  土壤湿度是陆地水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陆地和大气之间水汽和能量交换过程中的重要因子。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土壤湿度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观测资料极为缺乏。王国杰介绍说,近几年,国际水文与遥感学界致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社会事业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198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30余年持之以恒地推进,实验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勇挑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SKLID)于2005年3月22日经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立且进入建设时期,2011年1月7日通过评估,其依托单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生命筑墙  SKLID紧密围绕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大需求,以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染病预防控制现场工作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入手,密切结合现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技术平台和网络化技术
专家简介:  魏儒义,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學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的光谱成像技术方法和新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包括基于相干色散光谱技术的视向速度法和基于消零干涉技术的直接成像法等系外行星探测技术与方法,行星大气分子光谱模拟,FTIR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微量气体成分探测中的应用,新型高光谱分辨率以及抗倾斜FTIR光谱技术。曾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交织着无数细密的血管和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一旦脑疾病发生,神经元死亡后便很难再生,大脑功能也由此受损。  脑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脑中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症等都属于脑疾病的范畴。在中国,有几千万病人正承受着脑疾病带来的痛苦,而全世界的患者数量,已达到数亿。然而,即便现代医学水平发展至今,疗效显著的药物却寥寥无几。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
医生的真谛是什么?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也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从古至今,人们总习惯于将医务人员当成救死扶伤的天神,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医生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没有特殊的神力加持,他们只是比常人多了一份慈悲心,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抚慰一切病痛。  2020年伊始,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让全社会唱响了对医务
2018年12月19日晚间,英国伦敦机场遭“史上最严重”无人机入侵,瘫痪18小时,12万乘客受影响,损失巨大。近年来,类似的无人机入侵机场事件日益引发关注。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提升以及全球扩散加深了各国的安全忧虑,无人机拦截技术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如何才能有效、环保地拦截捕获侵入无人机?记者专访了一位硬核新青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系统与控制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诸兵。他主要从事旋翼无
“中西医结合,才是当代中医发展之道”,75岁高龄的肖承悰在采访中向记者强调。在50余年的中医妇科生涯中,她始终持有异于常人般的毅力,攻克诸多妇科疑难杂症命题;她崇尚中医经典,与时代同步,把中医宏观理论与西医微观思想相结合,坚持辩证论治,打磨出一个个承古宜今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她家学渊源,初心不改,热衷于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记者面前的她,亲切温和、平易近人,周身仿佛被一种平和宁静的自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2年,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外开放。自开放以来,实验室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科学和民主管理,加强条件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工作能力,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  与时俱进,以国家需求为牵引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探索重要科学问题和解决国家重大
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浪潮引发的科技革命,为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国内外多重变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迈进了历史的关键拐点。在这一进程中,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已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赛场。无数科研人员为此吹起了冲锋的号角,开拓创新,以期赢得智能未来,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李勇就是其中一员。  以电子散热领域为基点,从20世纪末实现机械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