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研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价值观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所处环境、价值认知、利益需求、看待问题的方法等的不同而导致了各创新主体对协同创新看法的不一致性,价值观冲突不可避免。本文从价值观及价值观冲突的基本概念入手,总结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冲突现象,探讨了价值观整合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价值观;冲突与整合;决策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然而,由于创新本身的复杂特性决定了创新主体各自为阵的创新模式已不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多主体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必然。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的提出:“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这意味着我国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协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协同创新打破了以往高校和社会之间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将学校和社会的深入合作和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产生创新的非线性效应,即达到1+1>2的效果。但是近几年,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各创新主体之间仍然存在观念、利益冲突,要把大学、科研机构潜在的能力转化为企业显性的竞争优势还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整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价值观念就尤为必要。
  一、价值观及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评价、衡量其好坏,指导其行为的一种持久的心理倾向系统和内心尺度(彭晓玲等,2005)。具体而言,是人们内心关于“好与坏”的基本判断准则,与一定历史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密切相关。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价值观是人的活动取向、导向问题,渗透于人的活动及其成果之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回答的是“為什么做”的问题。人的活动及其成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而已。
  由于人们所处环境不同、价值认知不同、利益需求不同、看待问题的方法等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价值主体在价值目标、价值追求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价值观冲突由此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价值观的冲突是双方价值观取向与认知判断不同所引起的冲突。我国当前的价值观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义与利的冲突,即传统社会中重义轻利、崇义非利以及重名轻实、忽视物质利益的观念和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进取、效率、求利的新型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即以社会或群体为绝对本位的价值取向和高扬个体价值与自我实现的崭新的个体本位之间的冲突;价值标准的一元与多元的冲突。单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评判标准与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国传统和现代西方价值评判标准等之间的冲突。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冲突的特点
  在汉语里,“协”表示相互合作;“同”表示一致、统一。因此,“协同”可以理解为以一致的步伐进行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加强调打破行业、领域、地域的壁垒,组织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等多种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立体式”、“网络式”的全新合作。但是环顾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认识存在价值观取向与认知判断上的差异。
  高校是创新的主体,是协同创新体系中知识和人才的主要供应源,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有2560个,84万多研发人员,博士研究生比率高达20.5%,承担了国家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项目。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办学规模急速膨胀俨然已经使国内大部分高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机器,仅仅依靠财政拨款、相关企业的捐赠、有限的学费收入等已经很难维持高校高速运转。所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利益是大学谋求产学合作的出发点,争取尽量多的经费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第一要义。另一方面,高校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还期望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来实现一些非经济利益,如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企业是市场化的产物,是面向市场的企业。一般来讲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及丰富的市场信息和营销经验,当然也是生产试验设备和场所的主要拥有者,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施行者,追求純经济利益是企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企业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与人才资源,促进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那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企业的一切活动就是始终围绕经济利益最大化来开展,即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科研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中,科研的投入往往较高,科研的时间往往更长,基于此企业更趋向于直接购买技术成果,而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身于科技研究。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整合的意义
  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的冲突对于协同创新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影响。虽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价值观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协同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价值观冲突同样也会带来各主体思想上的混乱和波动,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行为上的抵触和动荡等不利于协调创新的因素。因此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进行整合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整合”一词是现代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理论范畴,意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一致,即将社会结构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的整合不是将各主体价值观的简单叠加起来,也不是让某部分主体放弃其原来的价值追求,而是各主体自愿认同、服从、接受和内化的过程,比行为层面的整合更加的复杂、多变和长期性。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的整合,对增强各创新主体利益和需要内在驱动的同一性意义重大。价值观取向是各主体的行动指南,体现各主体价值意识、价值理想、价值追求的正确与否。对产学研系统创新系统目标的确定、方案的选择、价值的判断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决定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败与否。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的整合,强调创新系统的大局和整体层面的思想意识、信念使命的共同性、一元性,可以凝聚系统内外人心,沟通各主体之间感情,增进不同主体文化融合,引导各主体超越自我、超越小我、消除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分歧与隔阂,打破身份差异、增强主体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等功能。   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整合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协同创新理念,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异质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存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追求科研成果、探索未知世界的学术文化;以企业为代表的追求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弘扬科技成果市场化的商业文化。两种文化经过相互冲突、碰撞、磨合以后,便会相互渗透并在彼此摩擦中接受对方,这就是协同创新主体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大学应该一改以往学术文化的以学术和金钱为导向的观念,而变成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企业应该一改以往以利润为导向的商业文化观念,变成以企业的品牌效应和持久的文化竞争力为导向。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融合最终将带来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从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协同创新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过程中,协调和保障各方合作关系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缺失,利益分配机制滞后,这些问题导致了产学研活动中各创新主体相互分割、各成体系,严重阻碍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程及效果。政府作为区域协同创新政策环境的提供者和维护者,应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区域实际,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建立并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制度以及相应的政策服务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政府还可以加强专项投入,建立起以政府财税政策为引导、以行业企业研发基金为主体、以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资本为补充,辅之以一定的风险投资机制的资金保障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3.加大奖惩的力度,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价值观整合的意愿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的惰性和惯性,这就导致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本身的惰性存在,即各主体在面临问题时不愿意去摸索新的方式,甚至即使在知道改进方式时也不愿意去实施。因此,加大政府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奖惩力度将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协调创新主体进行价值观整合的积极性。具体来讲: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各组织或者组织内的个人在产学研合作上取得的成绩与组织和个人利益挂钩,使参与组织或者参与人员的产学研合作的意愿提升。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对于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成就的组织或者个人,要结合其需求和背景,采取适宜的精神激励形式。当然,对于不认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或者个人,应该加大其惩罚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黃菁菁.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7(5).
  [2]符太胜.多元价值观下课堂价值冲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蒋庆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效推进产学研協同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3(3).
  作者简介:夏丹(1983.09- ),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其他文献
若企业自身实力有限,“背景”与“关系”再过硬也无济于事,毕竟,“背景”与“关系”也总不能代替企业到市场上去做大做强。
ERP沙盘模拟实训自21世纪被引入到中国的各高校,成为了各高校最先进的教学工具之一,但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图
为研究不同钙、镁离子浓度对鲫鱼孵化的影响,在恒温22±0.5℃条件下,将鲫鱼受精卵分别置于Ca2+浓度为25、100、200、300和400 mg/L及Mg Cl2浓度为25、100、200、300和400
将国内外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指出中国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随着近几年哮喘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不断增高,对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因素的关注和研究凸显其重要意义.采取何种方式应对疾病这一应激源,关系到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及
现代畜禽养殖过程中,腹泻是常见的多发病。目前主要采用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防治畜禽腹泻,尽管其疗效确切,但会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导致动物免疫力、抗病力逐渐下
安徽淮北石榴适合于加工发酵果酒,经试验研究表明,发酵最适温度24℃,SO2的最佳添加量30 mg/L,发酵时间6 d,最终发酵酒精度约为7%.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收治93例鼻出血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程实践环节非常薄弱,楼的教学方式和较差的教学效果急切的需要转变和改变。要想加强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性的改革创新与改革,本文认为应重点打造有效实践教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青年的核心力量,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大学生在未来更好地投身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就必须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价值观引领,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点出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相关概述,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