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论述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了其生态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维度奠定了话语可能。通过对人、自然、土地、劳动等关键范畴的理论辨析,马克思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双重破坏性,指明了科学技术与工业化进程对人与自然解放的双向意义,阐发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生态解放意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指明了生态资本主义的固有局限性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海军的杰出人物。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中,严复以其爱国热忱、政治识见和杰出的学术造诣及社会活动,深入阐发科学民主思想,不仅对近代新文化建设贡献良多,而且为中国海军的“兴复”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摘要:教育学是高师师范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拓展教育学课程思政的功能,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意义重大。教育学课程育人价值的独特内涵表现在: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育人标杆;基于育人立场,坚守课程教学的生命价值;厘清教育学课程的性质,彰显课程独特意义。教育学课程育人价值可从以下方面深度挖掘:明确指导思想,坚守政治立场承担育人使命;丰富教学内容,深入价值维度回归育人初心;研究教学方法,明确价值导向彰显育人效应
案例教学是教师提供案例,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彼此对话,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相较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从“既定性”到“多样成为性”转变,教学内容从“静态固定”到“动态生成”转变,教学过程从“程序性”到“体验性”转变,教学方法从“单向传递”到“多向互动对话”转变.提出加强案例的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重构教师的角色价值、注重课后的反思与研究等优化案例教学的路径,以实现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地方院校卓越师范生培养已在前期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足.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教师资格证国考和师范专业认证等政策引导下,新时代卓越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师范生入学阶段专业意愿、培养初期职业认知、培养过程职业成熟度和培养后期从教意愿的测试,可以摸索出卓越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测试的实施方法及其作用,并为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培养质量提出有效建议.
摘要:新西兰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经历了初创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至今已相对完善。其外部质量体系主要由政府领导、社会机构监管构成,而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师范生的入学与实习及严格的教师注册标准三大方面构建。对新西兰职前教师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呈现出的多元主体的管理体制及严格的学生“输入”与“输出”的宝贵经验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提供相关思考
摘要:研究2000-2018近二十年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学术取向,有助于挖掘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文化根脉,厘清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现代性学术立场和学科逻辑。本文分析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图景,从课程与教学的标准化变革阶段、循证诊断的教学对策实践阶段、教育技术支持的多学科素养发展阶段,深度阐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不同阶段研究的学术取向,最后通过LDA主题分析挖掘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关村论坛的永久主题是“创新与发展”,科技对创新与发展的核心作用毋庸置疑.“传染病防治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论坛”非常好地阐释了创新在解决全球健康问题,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关键作用.其中,最好的例子是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研发出多款高质量的新冠肺炎疫苗,这是史无前例的.但疫苗本身不足以战胜疫情.只有每个人都能获得并接种疫苗,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应.
期刊
摘 要 探讨研究新形势下企业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预防为主的方法、对策和思路,准确掌握企业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 促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和生产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违纪违法案件特点与规律、预防措施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拓展多种教育形式,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期刊
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创新的可专利性问题,目前理论界颇有分歧。而该问题的解决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专利法律制度的创新及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从“劳动概念、人格权扩张理论、激励理论”的法哲学原理入手,就该问题纳入专利法保护的正当性进行证成,再从法政策的角度分析进行专利保护的现实需要,结合具体专利法客体审查条款,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创新符合专利法客体范畴,阐述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三性”审查的冲击,从而提出“拓宽现有技术的范围,提升创造性标准,加强实用性审查,发挥人工智能社会组织作用”的应对建议。